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2012-01-25 01:10袁卫华蔡圣朝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膀胱经灸法风湿性关节炎

王 丽,袁卫华,蔡圣朝△

(1.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61)

艾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久远,产生于针刺及中药疗法之前,而且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显著的特点而经久不衰。铺灸是艾灸疗法中隔物灸的一种,流传于民间,在后世医家的不断继承和发扬下,形成了今天独特而丰富的铺灸疗法。为了发掘和推广这一特色疗法,笔者也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历史渊源

铺灸疗法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的传统灸疗方法,又称“长蛇灸”、“督灸”等。铺灸疗法属于隔物灸,与临床常见隔物灸相比,其最大特点在于施灸面积大,是一种大面积灸法。因民间“长蛇灸”对于虚劳性疾病及顽痹等疗效显著,故这种特殊的艾灸疗法逐渐被临床医家所认识,并在传统“长蛇灸”的基础上,对铺灸物质、铺灸部位等加以变化,对铺灸理论不断探索,涌现出许多特色的铺灸疗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罗诗荣的“督肾同治”铺灸疗法,何天有的何氏药物铺灸疗法。

2 疗法介绍

我科在对铺灸疗法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铺灸疗法,其特点主要包括艾灸理论的创新、铺灸部位及铺灸材料的选择、铺灸器械的研发,这里主要对后两者进行介绍。

2.1 铺灸部位

在传统“长蛇灸”行督脉施灸的基础上,结合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督脉施灸的理论依据为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阳经皆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为“阳脉之海”,故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而阳气为人之根本,是人体抗御病邪的主要物质,通过艾灸督脉可振奋机体的阳气,阳气足则顽疾自去。《庄子·养生》篇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正是对督脉重要性的概括。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施灸的理论依据为膀胱经是督脉循行路线中的一条重要分支,与督脉关系密切,《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骨尃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膀胱经还与肾经相表里,与肾经的命门之气相通,命门之气通过膀胱经的气化作用而输布于全身[1]。可见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施灸可加强督脉振奋阳气的作用,且全身脏腑在此线上皆有对应的腧穴,还可起到通调全身脏腑气血的作用。

2.2 铺灸材料

选用姜泥作为隔灸材料,主要考虑到姜泥较蒜泥、斑麝粉等材料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不易发泡,患者易于接受,并可短时间内重复操作,不会因刺激强度不够而影响疗效,反而有加强疗效之功。隔灸材料通用姜泥,一是为了取材方便,对皮肤刺激相对较小,更主要的是取姜之温性,有温阳驱寒、温通气血、畅通经络之功。另外,笔者将一些疏经通络的药物制成液体在铺灸前擦拭于铺灸部位,这样药物更易被皮肤所吸收,对穴位刺激加强,功效提高。

2.3 铺灸器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的开展铺灸这一疗法,提高其安全性,笔者对于铺灸的器械也进行了研发,其中贺成功医师所发明的“通脉温阳督灸盒”已申请了国家专利。督灸盒重点考虑到人体脊柱存在生理弧度这一问题,但人体有差异性,督灸盒设计的弧度并不能完全吻合人体的生理弧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玩具蛇的原理又制成了完全符合人体生理弧度并能根据不同生理弧度而进行调节的“蛇形铺灸器”。为了解决铺灸中的排烟问题笔者安装了排气扇,但艾烟容易弥散开来造成排烟不全的问题,笔者采用了大纸盒扣住铺灸部位,在盒上连接一到两个类似于烟囱一样的排烟管,这样不仅解决了排烟不全问题,还使得灸火更为集中,更易引发感传,治疗作用就更加明显。另外为了方便制作艾炷并使其大小一致,还用铁皮等硬质材料制成了“△”制艾器。

3 临床应用

铺灸疗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证明其可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以慢性顽固性疾病为主。罗氏[2]多用其治疗虚寒性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腰肌劳损、增生性脊柱炎、神经衰弱等。在《何氏药物铺灸疗法》一书中,更是采用药物铺灸法治疗了60余种临床疾病。笔者在临床也采用铺灸治疗了一些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背肌筋膜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鼻窦炎、干燥综合征、产后风等疾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下面例举其中典型病例并进行分析。

3.1 发热待查

吴某,男,48岁,2008年8月14日初诊。主诉:低热反复发作两月余。患者两月前因冒雨感寒出现低热,自服感冒药、退烧药及抗生素后低热仍未缓解,体温波动在37.5℃ ~37.8℃。半月前至当地人民医院住院,三大常规、心电图及胸部X片等正常,多次血培养未见异常,西医对症处理后症状未能减轻,而后就诊于我科门诊。刻下:患者面色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后经询问后得知患者平素就畏寒喜暖。中医诊断:内伤发热,证属阳气亏虚型。治以背部督脉及膀胱经铺灸疗法,每7天1次。第1次治疗,患者因体虚不能长时间耐受此法而只灸了两壮,治后患者畏寒及四肢不温的症状改善,低热仍发作但次数减少。3次治疗后低热消除。

按语:患者素体阳虚,加之外感寒邪,导致阴寒内盛而遏阳于外至发热。《景岳全书·火证》说:“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患者表现为真寒假热证,治宜温补阳气、引火归原,故选用温阳散寒之力较强的铺灸疗法。

3.2 类风湿性关节炎

李某,女,55岁,2009年6月20日就诊。主诉:双手多个关节反复红肿疼痛半年余,加重3天。患者半年前出现多个手关节疼痛,晨起有僵硬感,活动后减轻,在我科行 血液检查后,RF(+)、ESR25 mm/h、CRP60 mg/L,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来氟米特及痹痛灵(院内中成药制剂)。近日因在家中用凉水洗碗后关节疼痛加重,红肿明显,遂来我科就诊。刻下:关节红肿灼痛,活动不利,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尫痹,证属湿热痹阻型。治拟背部铺灸疗法,5日1次。第1次治疗后,红肿灼痛未见减轻反见加重,嘱患者此为治疗后正常现象,3次治疗后患者红肿症状消失,7次后疼痛基本缓解、晨僵减轻。

按语:《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患者感受寒湿之邪,卫阳奋起抗邪,但疾病日久卫阳无力驱邪于外,寒湿入里,郁而化热,热阻气血而见关节红肿灼痛。治法理当清热通络、祛风除湿,采用铺灸疗法治疗,源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火郁发之”一说,法在因势利导、驱邪外出。《理瀹骈文》也提到:“若夫热症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即从治之法也。”选用铺灸疗法正可起到生阳扶正、以热引热之功。

3.3 慢性支气管炎

李某,女,65岁,2010年7月13日就诊。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时有胸闷,加重10天。患者因感受风寒而致咳嗽、咳痰加剧,在外院行西医止咳化痰及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症状未完全缓解,遂来我科寻求中医治疗。患者自诉干咳,无力咯痰,痰少质粘,伴胸闷乏力。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舌红苔少,脉细弱。中医证属气阴两虚型。拟背部铺灸治疗,5日1次。患者两次治疗后,自觉咯痰顺畅,5次后告知咯出大量粘痰,7次后患者偶有咳嗽,咳痰及胸闷症状基本缓解。

按语:患者久病致气阴两虚,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治宜补气滋阴、扶正祛邪,应补泻兼施。西医的止咳化痰及抗感染治疗可以看成是泻法,一味的泻而不补,只治其标,疾病自然难以痊愈。阴虚历来被视为灸法的慎用症或禁忌症,大多认为灸法易伤津耗液,加重阴虚之症。笔者将灸法中灸力甚强的背部铺灸疗法用于阴虚患者,源于导师蔡圣朝主任医师在继承周楣声教授“热症贵灸”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新观点“灸法自然,阳生阴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从中可以看出,阴阳是万物的根本,阴阳双方互相依存,互为根本,只有阳气生化正常,阴精才能不断滋长,可见补阳不仅可以生阳,亦可以滋阴。铺灸疗法温阳效佳,故亦可滋阴。

4 结语

为了继承和发扬铺灸这一特色疗法,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探讨,在导师“灸法自然,阳生阴长”的理论指导下,认为“阳可温煦”、“阳可抗邪”、“阳可滋阴”,在继承传统铺灸疗法可治疗虚、寒性疾病的同时,将铺灸疗法应用于实热证及阴虚证疾病的治疗中,并开展了相关临床实践,取得一定疗效,但目前只是处于探索阶段,只进行了小样本阶段性的观察。在具体的铺灸方法中笔者也在不断摸索,为了保持“长蛇灸”的特色在不改变督灸的基础上加用了膀胱经第一侧线,为了便于患者接受、取材方便,选用刺激温和、不易发泡的姜泥,为了加强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将药粉换成药液,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安全性还对铺灸的器械进行了发明创造。现阶段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为了在临床中更好地应用这一传统疗法,今后将就其理论和临床应用展开更多的研究。

[1]李绘娟,黄倩怡,李玉军.从扶阳论脊柱相关性疾病[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5-66

[2]朱月伟.罗诗荣老中医学术特长与临证经验[J].中国针灸,2003,23(3):162-164

猜你喜欢
膀胱经灸法风湿性关节炎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