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的病理诊断要点

2012-01-25 02:04谢坤鹏高玉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9期
关键词:膀胱炎囊性乳头状

谷 雨 谢坤鹏 高玉凤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8300)

1 材料与方法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化生病变,也是癌前病变,易与膀胱癌混淆,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7例确诊的腺性膀胱炎,男5例,女2例,发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7岁,7例均行CT、B超检查,5例行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下检查4例为乳头状改变,2例黏膜粗糙,小丘样隆起。

2 结 果

2.1 肉眼所见

7例均为经腹手术治疗,其中4例为膀胱三角区病变呈乳头状改变,病变范围0.6~1.5cm;其余2例为黏膜呈颗粒状改变,病变范围0.3~0.7cm,其中1例为水泡样及实性团块,切面灰白实性质地脆。

2.2 镜下所见

移行上皮的基底细胞层增生,进而向黏膜下层出芽性生长,并形成实性的细胞巢,称为von Brunn细胞巢或细胞岛。有一些细胞巢中心囊性变,充以粘液。囊壁被覆的上皮呈移行上皮时,称囊性膀胱炎(cystitis cystica),囊壁被覆上皮具有柱状的肠上皮特点时,称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移行上皮与上述化生病变之间,常与内翻性乳头状瘤在发生上有关。

免疫组化显示,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SAP)阳性的细胞,一些女性病例也有同样现象。证明膀胱有前列腺样化生,说明在发育过程中,膀胱原基可能与前列腺有密切关系。

2.3 鉴别诊断

与内翻性乳头状瘤: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膀胱的良性上皮性肿瘤,中老年男性多发,多出现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以及前列腺部尿道。常单发,引起血尿和尿路梗阻。膀胱镜下显示带蒂的表面平滑的息肉状肿胀。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向黏膜下生长的移行细胞巢索,有如密集的Brunn巢,无非典型表现,表面常有一层正常的移行被覆,有少量结缔组织间质,但无向腔面生长的乳头状结构。

有的肿瘤细胞排列成柱状,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有的肿瘤瘤细胞呈岛状排列并有分泌粘液的腺样结构,实际上是腺性或囊性膀胱炎过度增生形成的。具有嗜伊红颗粒胞浆的内分泌细胞可混在上述肿瘤中。虽然尚缺乏内翻性乳头状瘤发展为癌的确切证据,但两者可同时存在,说明两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

3 讨 论

目前腺性膀胱炎病因尚不明确,多数是由膀胱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引起的一种黏膜增生性疾病。本组1例腺性膀胱炎合并有膀胱结石,另1例经膀胱内灌注抗生素后病变消失,说明复合病因所述。膀胱镜显示腺性膀胱炎常见部位膀胱颈部、底部、三角区和输尿管周围,分型可分为:①菜花样;②乳头状瘤型;③滤泡样;④绒毛样水肿型。本组病变部位及类型均复合其改变。膀胱内不含腺组织,其发生腺性膀胱炎有2种可能,一是正常尿路上皮间变,二是内胚层组织的胚胎残留,本组一例腺性膀胱炎合并有子宫内膜移位症,吻合这种说法。

笔者发现7例除表现为膀胱占位病变外,同时伴随膀胱壁广泛增厚,增厚的膀胱壁厚度较一致,范围占整个膀胱圆周的1/3以上,有的达1/2以上,这与浸润性膀胱癌可区别。此外,腺性膀胱炎者无膀胱壁外的浸润和精囊侵犯,可与膀胱癌鉴别。但仅表现为膀胱充盈缺损,而膀胱壁无广泛增厚,或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癌时,CT上难以作出正确诊断。本次回顾性分析,7例腺性膀胱炎中有1例腺性膀胱炎伴随膀胱移行细胞癌,1例伴随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乳头状腺性膀胱炎病因不明,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改变,但出现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应考虑本病,及时做膀胱镜,采取样本,做病理常规切片检查,在B超和CT显示在膀胱壁广泛增厚,应及时进行膀胱镜下活检,以确诊腺性膀胱炎[1-3]。

[1]张祖豹,祝宇.腺性囊性急性膀胱炎17例临床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3,14(2):232-232.

[2]罗赛.阿克曼外科病理学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9:234-236.

[3]罗赛.外科病理学上册[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9:156-160.

猜你喜欢
膀胱炎囊性乳头状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膀胱炎是怎么回事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