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我国节能建材产业的思路和对策分析

2012-01-26 12:45李准锡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48
中国建材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建材建筑节能产品

李准锡(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48)

1 发展节能建材产业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最快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国民经济对能源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既有的工业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日益加重了能源、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受国内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环境容量制约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

“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累计新建建筑面积将达到40~50 亿平方米[1]。同时,我国已有的近400 亿㎡建筑基本上是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耗能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 ~3倍,建筑高能耗日益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我国建筑物达到发达国家现有的节能水平,那么我国建筑物每年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至少下降一半以上,减排量超过10 亿吨。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节能建材作为节能建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同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建筑材料高品质的需求迅速增加,也为节能建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在建筑中广泛使用各种节能建材,一方面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降低采暖空调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又可以极大地改善使用者的生活、工作环境。为实现国家建筑节能,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亟需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的节能建材产业。

2 国内外节能建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2] [3] [4]

2.1 国外节能建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对建筑节能十分重视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政策鼓励措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其中节能建材的大力推广和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建材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节能建材产业体系。发达国家生产的节能建材产品不仅种类、规格齐全,而且具有低碳、绿色、可再生循环等环境友好特性。国际建材领先企业以其技术研发、资金、人才和专利等优势,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制造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把节能环保型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开发和生产具有低物耗、低能耗、少污染、多功能、可循环再生利用等特征的产品,集可持续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综合效益于一体。

节能建材的研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主导其建材产业发展的理念,节能建材产品日益向着材料功能化、结构一体化、部品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发展多功能型建材、能源节约型建材、资源节约型建材、环境友好型建材成为其建材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2.2 国内节能建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能建材研发和应用经过多年发展,在建筑节能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等品种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产品品种、质量和档次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了我国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2.2.1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建材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0 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4700 亿块标砖,与2005 年相比,年均增长4.9%。保温绝热材料产量411.9 万吨,年均增长15.1%。石膏板产量20.8 亿㎡,年均增长23.1%。

2)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例由44%增长到55%,年均增长5%,建筑板材占墙体材料的比例由4.2%增长到8.2%,年均增长14%。

3)产业技术进步加快。高档节能建材的自给水平逐步提高,纸面石膏板、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墙体材料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岩(矿)棉、复合夹芯板等生产设备部分出口。

4)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0 年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2.8 亿吨,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电厂脱硫石膏利用量稳步增长。5 年间墙体材料行业综合能耗年均降低13.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是,我国节能建材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2.2 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由于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研发投入少且分散,我国很多高端节能建材的研究与应用刚刚开始,在材料性能、生产技术、装备、施工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尚不能够满足建筑业快速发展对高端节能建材产品的需要。

2)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原因,我国节能建材产业呈现出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节能建材产品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发展水平高,消费能力强。中西部地区由于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较低,生产企业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尤其是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大多数节能建材产品人均产量和消费量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3)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不高。目前,我国的节能建材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导致产品低端且同质化竞争激烈,经营效益低下。

3 推进我国节能建材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为加快推进我国节能建材产业的发展,尽快形成竞争优势,应在以下方面加大举措,引领建材行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国家节能减排和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1)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推动节能建材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扶持新型节能建材产业的通行做法,加大对节能建材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技术投入、财政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示范应用、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对符合节能建材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企业或项目重点扶持,引导绿色消费,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市场环境,开拓新型节能建材产品的市场空间。

2)加快提高行业质量标准,规范节能建材市场秩序。提高行业质量标准,完善节能建材材料设计、施工、验收的标准体系,促进节能建材新产品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推广符合国情和产业政策的新型节能建材,实现建筑节能、利废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执行绿色环保强制标准,加大环保、质量监督、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和执法,严格限制拟淘汰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压缩落后产能的生存空间,确保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实施,促进节能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制定有利于推动企业联合重组的相关优惠政策,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和培育大型企业,发挥大企业综合优势,加大联合重组和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快推进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特别是沿着产业链、价值链进行产业重组,掌控产业链高端环节,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全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4)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准确把握创新方向,增加科研开发投入,完善企业技术储备机制,研究、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建材生产技术、产品与装备,实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我国节能建材产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的结构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同时加快企业科技资源整合,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点科技计划中承担重要任务,积极参与国家相关产业规划和标准的制定,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方向转变,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

5)加大建设大型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区域发展规划部署,选择有良好经济基础的区域和发展前景的新型节能建材技术及产品进行重点发展,积极拓展市场,组织实施节能建材综合应用重大工程示范项目,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提升品牌创建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产业集群,使之形成生产规模大、配套能力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大型节能建材及制品产业化生产基地,推动节能建材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在履行社会责任、带动行业进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导向作用。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EB/OL].http://www.mohurd.gov.cn/zcfg/jsbwj_0/jsbwjjskj/201205/t20120531_210093.html,2012-05-09

[2]杨旗.我国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综述[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7,(6).84-86

[3]崔祥.建筑节能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科技传播. 2010,(23). 184-185

[4]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335483.html,2011-11-08

猜你喜欢
建材建筑节能产品
昊星建材 MODERN MASTERS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昊星建材
微生物建材诞生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及其建筑节能检测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EXACT SOLUTIONS FOR THE CAUCHY PROBLEM TO THE 3D SPHERICALLY 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