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促发展 千里长淮涌春潮

2012-01-26 18:58杜红志
治淮 2012年1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防汛

本刊记者 杜红志

新年的曙光使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年,已经过去的2011年是治淮史上一个让人难忘的纪年,承载了新中国治淮60年厚重积淀的治淮人,在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加快各项改革的步伐,全力推进治淮事业新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为进一步治理淮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面完成19项战略骨干工程后,淮河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千里淮河春潮涌动,新一轮治淮全面展开。

一、强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会议精神

善弈者谋势。过去的一年里,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如何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把进一步治理淮河作为大江大河治理的首要任务。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切实做好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指导意见》,要求用5~10年基本完成38项进一步治理淮河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治淮的机遇极其难得。淮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紧密结合治淮和淮河流域实际,明确提出六项具体措施:一是大力推进进一步治淮工作,二是大力推进科学治水进程,三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四是大力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五是大力推进“四大体系”建设,六是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水利部关于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有关任务分工要求,淮委及时印发《淮委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工作方案》,对梳理出的61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工,明确责任要求,落实时间安排。同时,把贯彻落实情况与各部门、单位目标管理考核相结合,初步建立起目标管理考核、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有布置、有检查。按照委统一部署,各部门、单位周密制订细化落实方案,狠抓重点任务落实,真正做到了把目标任务分解到科室、实化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各项任务都按既定目标得到有序推进。

二、规划先行,科学谋划进一步治淮宏伟蓝图

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淮河治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重点。淮委抢抓机遇,开拓奋进,狠抓落实,治淮事业全面推进,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进一步治淮的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中前期工作已具备实施条件的工程总投资约85亿元,可研已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程总投资约110亿元,可研已报水利部的工程总投资约63亿元,可研即将报水利部的工程总投资约90亿元,为新一轮淮河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重要规划编制进展顺利,淮河流域综合规划修改完善工作已完成。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已报水利部。淮河流域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水利科技“十二五”规划、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等编制完成,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2010年)、淮河流域上游水土保持规划、省际重点水事敏感地区水利规划补充、引江济淮工程规划、全国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管理规划正在抓紧编制,部分规划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全国统一要求,配合开展了全国防洪重点薄弱环节近期建设总体规划、“十二五”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等有关规划的编制、复核和汇总工作。一批重要规划的编制,为科学治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狠抓落实,加快进一步治理淮河建设步伐

2011年12月9日,新一轮治淮重点工程——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在江苏高邮正式开工建设,随着进一步治淮的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兴建和部分工程建设完成扫尾,治淮新旧建设项目实现了完美的衔接,进一步治淮建设科学有序地展开。2011年白莲崖水库工程全面完成,韩中骆、沂沭邳治理、南四湖湖内、分沂入沭等主体工程已完成,南四湖湖西大堤、新沭河治理、淮干补充等工程正加快实施。燕山水库、韩中骆省界段工程、淮干南润段和邱家湖进(退)洪闸、江风口分洪闸扩建等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分沂入沭工程即将竣工验收。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东线二级坝泵站、大沙河闸、杨官屯河闸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加紧建设,主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已达总投资的60%。进一步治理淮河风生水起,千里长淮掀起了新一轮治理高潮。

四、强化监管,严守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三条红线”

2011年11月,淮委发布《淮河流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制定淮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和水量分配工作方针,明确淮河流域内各行政区允许耗用水资源量,确定不同时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红线。制定淮河流域主要江河湖泊水量分配方案,并根据各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逐级分配控制指标。完成2015年流域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分解意见,提出淮河区2015年水功能区达标方案。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水功能区管理,每月监测的重点水功能区数量已由2010年的153个增加到拟纳入全国重要河流湖泊的449个。省界缓冲区水质监督管理不断加强,省界断面水质观察员制度已初步建立。不断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严格新建入河排污口审批。继续加强水质动态监测,及时依法通报水质监测情况。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有力保障了城乡饮水安全。组织开展洪泽湖、骆马湖生态监测,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评估一期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果。水污染联防工作稳步推进,全流域入河排污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淮河干流未发生水污染事件,干流主要控制断面水质总体为Ⅲ~Ⅳ类。

五、科学调度,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2011 年,作为粮食主产地的淮河流域,实现了粮食生产“八连增”,持续治淮和科学调度功不可没。2010年,淮河流域降雨偏少,河湖、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旱情持续发展。淮委和流域至2011年春,四省积极抗旱保苗,全面加强旱情监测预报,科学调配抗旱水源,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和城乡用水安全,为流域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作出了重大贡献。6月24日至29日,淮委积极协调苏鲁两省,科学调引南四湖上级湖水源补给下级湖,累计补水4000m3,有效缓解微山湖水位下降速度,有力保障了地方抗旱用水需求,维护了河湖生态健康。针对汛期可能发生的汛情,淮委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扎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精心组织开展汛前检查,认真督促各项防汛责任落实,确保防汛工作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不断夯实防汛抗旱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防汛抗旱预案,修订完成《淮河防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淮委防汛应急预案》,继续强化水文和通信保障,防汛抗旱能力建设得到持续加强。

六、依法治水,维护千里长淮健康和谐

2011 年夏季,淮河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全面铺开,有效地打击和遏制了非法采砂活动,加强了淮河流域河道采砂管理,促进了淮河河道采砂管理形势根本好转。水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强化,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涉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等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小流域试点示范工程进展顺利,1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竣工验收。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完成13个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做好省际边界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组织开展省际水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有力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有效防范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经过了新中国治淮60年来的砥砺前行,治淮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为治淮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征途漫漫,时不我待,正如淮委党组书记、主任钱敏所说:“我们要以对时代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治淮人的历史使命,促进治淮事业的健康发展,早日把淮河打造为一条安澜之河、清澈之河、富庶之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淮河防汛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夏季防洪防汛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防汛当前莫添乱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