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

2012-01-26 22:16冯彩霞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11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医用器械

冯彩霞

目前,医院的医疗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已成为摆在各医院面前的重要课题。全国发生的众多感染事件多是由于清洗、消毒、灭菌不合格以及无菌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引起。而消毒供应中心这一重要而特殊的科室,承担着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任务[1]。

1 医院消毒中心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1.1 医用物品回收流程

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应在使用各种器械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去除大块、可见污物,用内层包布包裹器械,放入物品收集箱内密闭暂存,在清单上相应名称栏内记录科室名称、数量,以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回收。每日上午、下午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到各科室回收物品收集箱,采用封闭运送车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准备洗消[2]。

1.2 医用器械清洗流程

目前的医院手术器械较为复杂,经常使用带有轴节、卡齿、勾纹、凹凸槽、细孔、管腔的手术器械以及各种型号的吸引管等,如清洗不规范、不彻底,手术器械清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导致灭菌质量不合格。

去污区工作人员对回收的物品进行清点、分类后根据医用器械特点采用相对应的清洗方法进行清洗。为了更彻底的清洗器械,消毒供应中心应配置超声喷淋一体清洗机,这种清洗机综合利用超声清洗机与喷淋清洗机的优点,既对器械表面的污垢有很好的清洗效果,同时通过超声震荡对喷淋清洗无法接触到的轴节、卡齿、勾纹、凹凸槽、细孔及管腔等部位进行清洗,达到全面彻底的清洗效果。针对管腔类器械,尤其是硬式内镜的清洗,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多酶清洗剂超声清洗5~8 min,然后热水冲洗同时配合使用高压水枪,随后放入超声清洗机清洗3 min,取出后使用纯水或蒸馏水配合高压水枪清洗3~5 min,再进行润滑处理,使用高压气枪干燥后传入打包检查区进行质量检查[3-4]。

1.3 医用器械检查包装流程

(1)医用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器械清洗完毕传入检查包装区后工作人员首先要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器械的检查包括物理和生物的检测。物理检查一般是指是否有明显污物、锈迹;生物检查主要通过美国NEOGEN公司ATP检测法[5]。对不合格的器械返回去污区重新清洗。

(2)医用器械功能指标检查:检查器械完好度,包括灵活性、咬合性、锐利器械锋利度,对不合格器械进行维修或更换。

(3)合格器械的包装:检查完毕后根据科室目录进行包装,经过2人核对无误后包内放入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并写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工作代码,等待接下来的灭菌。

(4)灭菌流程:将包装后的物品送到灭菌间,根据器械性质选用高压蒸汽或其他方法灭菌。灭菌必须由专职消毒员进行装载,并按各种灭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5)医用物品发放:物品灭菌完毕后工作人员应检查灭菌包包外化学指示标签、包内指示卡变色是否合格。灭菌物品经检查合格后由消毒人员直接装入无菌物品运送车内由专人下送至各科室。科室医务人员根据清单名称数量清点无误后双方签字,即可将无菌物品放入科室无菌柜内。

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培训机制

2.1 工作人员的培训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属于独立的学科并且专业性较强,工作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因此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6]。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知识的培训不仅能增加感染控制知识的积累、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范措施,同时也能打消临床医务人员对感控制度执行中的抵触情绪,增强感控意识,有效控制感染事件发生,保障医疗安全[7]。

2.1.1 自我防护的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了医院的全部污染器械,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制定自我防护措施。中心的管理者要建立严格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同时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严格监督工作人员对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执行,让工作人员明白这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人生安全的一种必要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对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有详细的介绍,医护人员需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避免感染事故的发生。

2.1.2 管理规范的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全面详细的介绍了供应室的整个工作流程。根据规范精神规范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应该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①各类诊疗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②清洗、消毒和灭菌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程;③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的监测标准;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2.2 根据专业的发展进行知识更新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发现各种新的病毒。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不仅要很好的掌握目前的专业技能还要了解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新学科的发展。

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科室信息沟通

(1)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容不得半点含糊,若一旦出现运转不畅或未发挥其应尽的职责,将会影响整个医院的正常工作,并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工作责任,对于可能面临的困难做好准备,制定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8-9]。

(2)消毒供应中心应与各科室的负责人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对各科室手术器械进行盘点[10],计算出保证科室器械使用周转的数量,对数量不够的器械进行添置。然后制定出科室各类专用包的目录,各种包内目录器械名称、数量,将目录装订成册。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试用阶段要进入各科室辩认器械,学习各类包裹的清洗、配备与包装,熟悉各类包裹以及各种专科器械。了解各科室对灭菌物品的意见并及时反馈,作出改进。

(3)将工作中的困难及时向医院领导汇报,集思广议,发挥群体的力量将工作做好。

4 结论

医院医用器械进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后,从使用后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到最后发放,各个环节都应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物品终端无菌品质,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效控制因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不合格而导致的院内感染。

通过执行标准法规和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能够进一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提高医院清洗消毒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科室的沟通和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有效管理,能有效地节省各科室清洗消毒设施的投资费用,实现资源整合,减少运营成本,避免污染器械对工作人员、患者、周围环境及设施的再次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医疗安全[11]。

[1]卫生部.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2009-04-01.

[2]卫生部.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2009-04-01.

[3]卫生部.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S].2009-04-01.

[4]卫生部办公厅.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S].2004-04-01.

[5]卫生部.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2012-04-05.

[6]钟秀玲,郭燕红.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231.

[7]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罗媛.手术室器械敷料与中心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的意义[J].护理管理杂志,2007,23(2):66-67.

[9]曾俊,任辉.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2005,20(4):148-149.

[10]惠雅君,刘红艳,韩平平.实施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促进手术室专业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2-23.

[11]于翠香,吴可萍,冯秀兰.实施CSSD集中管理实践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9-11.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医用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操作程序在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