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众喜欢“孟爷爷”

2012-01-28 07:22王旭明
浙江经济 2012年8期
关键词:乐嘉孟非人和事

文/王旭明

自然既是一种待人态度,也是一种自我显现。长期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生活中装的人和事太多了,而能将不装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且坚持住很不容易

第一次看江苏台的《非诚勿扰》,女嘉宾管孟非叫孟爷爷时还有点别扭,以后看到越来越多的女嘉宾这样称呼他,而且男嘉宾也加入了进来,时不时还摸下他的光头,孟爷爷几乎成了男女嘉宾共认的称呼。爷爷姓孟不假,但这位姓孟的称不上爷爷,论年龄不大,论辈份不够,论什么也称不到爷爷的份儿上,但嘉宾乐意叫,公众乐意听,何故?这,与孟非的主持风格有关。

自然既是一种待人态度,也是一种自我显现。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清晨起床不洗漱、不梳头和外出不修边幅那样的人的原生态,而是有必要的修饰、包装甚至夸张,但总的基调和风格是自然的,是修饰后的自然,让人很舒服地接受并能产生愉悦感的状态。村姑没有这样的自然而只有原生态,美女也没有这样的自然而只有脂粉气;唯有经过岁月风霜打磨和独特的人生感悟之后才有这样的自然,也就是“爷爷”待儿孙们的那样一种发自心底的喜爱和由衷的欣赏。明白这一点,年龄和辈份均未到爷爷辈上的孟非能有如此亲切而被人称之为爷爷也就不怪了。

这种自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装。长期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生活中装的人和事太多了,装得像也就罢了,装得不像的人更糟,而能将不装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且坚持住很不容易。孟非自己就说,“因为维护偶像的成本太高了,你要终年终日装,好辛苦的。我可以偶尔装一天。比如说两个小时,你让我长年累月,无时无刻,不行。”这是一种内心自我表白,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启迪。

宽容也是够得上爷爷辈儿上的人必须具有的美德。如果一个到了爷爷辈儿上的人还斤斤计较,还寸土不让、得理不让人,还凡事都要争出个高低,尽管这样的人多得是,但都够不上爷爷之尊称。孟爷爷在他的节目中将宽容表现得也很充分。

例如,有一次在节目中他和乐嘉观点分歧拌了几句嘴,当乐嘉刚摆出一幅辩论姿态时,孟非及时刹车,宣布:得,你赢了,节目继续。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这个节目中经常见到。在“非诚勿扰”节目中,乐嘉与男女嘉宾、男女嘉宾之间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冲突,孟非都以自己必要和适度的宽容不仅化解纠纷,而且疏导情绪,润滑气氛,其乐融融。

一定有人说孟非是艺人、《非诚勿扰》是娱乐,这与正经、严肃和深刻完全无法比。我以为不对。人说话的形式可以不一样,说话的对象也可以不同,但发生器官都是嘴,发生主体都是人,发声对象还是人,是人与人的对话啊,不是人与畜牲的对话。这一点应当完全相同。问题是我们生活中有的官员不是把说话对象当成人和活生生的人,而是当成了部分人或难听点说就是当成畜牲,不仅缺乏应有的亲切、自然、宽容和达观,而且还生硬、做作、计较和心窄,甚至爆粗口、满嘴胡说八道,如此说,媒体和公众服气才算怪呢!

从孟爷爷和《非诚勿扰》节目,我们谈到了电视、教师、家长和领导,其实是联想,我既无能也无才敢奢望所涉之人能改,哪怕是有点触动我都不敢想,这也算不才的一点点达观吧。但完全可以对孟爷爷和《非诚勿扰》节目有更高、更多期待,也包括一丝隐忧。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孟爷爷和《非诚勿扰》在成名之后也面临各种挑战,也开始发热。

请记住,谈话松驰很好但要有度、交流随意也不错但不可无节制。我真诚希望作为已有不少拥踅的《非诚勿扰》和孟爷爷走长些,走好些,在谈话中将爷爷的风度和爷爷的品格守住,HOLD住自己。

猜你喜欢
乐嘉孟非人和事
生与死
乐嘉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樱桃手工坊
乐嘉妙语解尴尬
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孟非
垫高自己的智慧
我永远不会忘记
谁都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