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在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中的应用

2012-01-28 09:41谭燕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汀组高血脂阿托

谭燕萍

阿托伐他汀在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中的应用

谭燕萍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在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方法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时间为12周。抽取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与之进行对比,对三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基因、内皮素、一氧化氮、血脂血压等进行检查对比。结果经数据显示,阿托伐他汀组在治疗前血脂血压要比对照组明显较高,治疗后血脂血压明显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10mg与20mg组对比,20mg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改善程度更高。在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的ET与对照组相比显然要高,CGRP与NO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ET明显下降,CGRP与NO则明显上升(P<0.01),阿托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相比,20mg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程度更高。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还含有剂量依赖性,值得注意。

阿托伐他汀;高血压;高血脂;血管内皮功能

经多方面研究证实阿托伐他汀的作用除了降脂外,还具备非调脂的作用。血管内皮功能主要为内分泌,当其功能出现异常情况时会导致动脉壁一氧化氮(NO)系统受到损害,降低NO的活性,影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提高血小板的聚集性,易产生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本文针对服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进行观察,对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随机分为两组,10mg阿托伐他汀使用组和20mg阿托伐他汀使用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以及血脂、血压水平、糖尿病比例、吸烟等,以及使用降压药物上均无显著差异。对60例患者均进行相关检查未发现服用硝酸醋类药物的情况。同期选取5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等情况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在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每天一次,治疗时间持续12周后进行相关检查。

1.3诊断标准高血脂诊断标准:三酞甘油(TG)≥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C)<1.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mmol/L,总胆固醇(TC)≥5.2mmol/L,通常患者只要出现其中一种或是多种血脂成分异常状况即可被诊断为高血脂[1]。高血压诊断标准:舒张压90mmHg或收缩压140mmHg以及正处于服用降压药物者。排除标准:肾功能衰竭者、近两周内有服用降血脂药物者及射血分数低于40%心力衰竭者。

1.4血管内皮功能与生化指标检测三组患者在抽血前必须禁止进食高热高脂食物及饮酒行为,待空腹12h后在静脉处进行抽血,随后分离血清,采取日立 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HDL-C、LDL-C、TG、TC进行检查。同时选择Greiss法对NO进行检测,选择放射免疫法检测CGRP与ET。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选择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非配对与配对资料t进行检测,对两组以上产生的数据进行比较时应选择单因素方差进行相关分析,双侧P<0.01时即为差异存在非常显著的意义,若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在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血脂明显较高,常规降脂治疗后血脂明显下降。阿托伐他汀 10mg组与20mg组相比,20mg组对高血压患者在血脂方面的异常改善要更为有效。

2.2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在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的血压显然高于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比较阿托伐他汀 10mg组与20mg组,显示两组间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在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的E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治疗后明显下降;阿托伐他汀组在治疗前的CURP与NO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通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出现升高现象。阿托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相比,显示20mg组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方面作用更为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10mg组。

3 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有50%出现合并血脂异常情况。血管内皮功能在高血脂与高血压的共同作用下损害更为严重,极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各种研究得出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仅可降低TG、TC水平及LDL-C水平,还可对血管内皮的非调脂功能进行改善,作用较为显著。同时,还可联合其他降压药物一起使用,从而加强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阿托伐他汀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是合成的竞争性选择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HMG-CoA),其血浆半衰期平均为14h,由于受到活性代谢产物的影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活性半衰期可延长至20~30h[3]。关于内皮细胞方面,阿托伐他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LDL-C的氧化阻力增强。②可对NOS直接进行激活,促使内皮细胞释放NO,经转录后的机制上调内皮细胞中的NOS mRNA,从而达到提高NOS活性的目的。③具有抗炎作用,可促使斑块更为稳定。④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进行抑制,该作用跟亲脂性具有一定关系。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表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降低中膜巨噬细胞与斑块内膜的作用,同时还可扩大胶原面积,细胞外脂质沉积减少,并抑制生成内膜新生血管,从而稳定住斑块。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最具有代表性的是NO、CGRP,同时也能对血管扩张与细胞的保护起到很强的作用,促进机体在损伤时进行自稳态调节,而内皮素ET则属于性质较强的缩血管物质[4]。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发现,在采取降脂与降压联合治疗措施,持续12周后,血脂与血压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内皮功能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善,其主要表现为CGRP的水平与NO的水平均得到提升,降低ET的水平,同时还发现阿托伐他汀选用20mg剂量要比10mg剂量的改善作用更强,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且通过此次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还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虽然因例数过少无法完全对此进行认定,但此类特点亦需多加注意,有待日后做进一步深入观察与研究。

[1]陈贺中,杨秀慧.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06):113-114.

[2]杨万勇,高鸿山.福辛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201-202.

[3]杨松,周建中,陈永宏.阿托伐他汀钙对肾性高血压大鼠骨桥蛋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2):34-36.

[4]姜应标,曾富荣,徐国华,危尚.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0):176-177.

广西都安县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30700

猜你喜欢
汀组高血脂阿托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