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断指再植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2-01-28 09:41刘转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患指指腹断指

刘转红

58例断指再植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刘转红

目的探讨手指离断后现场急救、离断指的保存方法及再植术后观察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断指再植患者通过基础护理、血液循环的观察、康复训练等护理。结果本组58例,经过再植治疗后完全成活57例,失败1例。结论断指再植术后严密的观察、护理、并发症及时的处理、功能锻炼是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和关键。

断指再植;血液循环;观察;护理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当前临床上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不断提高。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断指再植患者58例,共58指,坏死1例1个手指,余指全部成活。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患者,均为单指离断,男50例,女8例,年龄在18岁~60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机械挤压伤29例,电锯伤16例,切割伤13例;完全离断22指,不完全离断36指;拇指5例,食指12例,中指10例,环指28例,小指3例。

2 围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断指损伤对患者心理上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常常会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再植手指的成活率、功能、外观情况,以及考虑今后的生活、工作是否会受到影响等而情绪低落。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并介绍同类病例愈后效果,使其消除不良心理,建立积极乐观的态度。

2.1.2术前准备断指再植须分秒必争,一方面立即对伤口行简单包扎,完全离断断指用无菌干燥纱布或布类包裹,然后置于完好的塑料袋中,放在 2℃~4℃冰箱中保存,严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指;护理人员为患者常规做术前准备,通知患者禁食禁水;同时应立即通知手术室,进行再植手术,以缩短断指缺血时间。

2.2术后护理

2.2.1病室的温度和环境病室应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室温20℃~25℃,湿度50%~60%,每日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严禁患者及探视人员在室内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极易损害血管的内皮细胞,其又是血小板的吸附剂,易造成血管的痉挛栓塞[1]。

2.2.2体位术后绝对卧床1周,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10cm~20cm,因为再植手指过度抬高,会影响再植指体的血供,过低则影响静脉回流[2],加重患指的肿胀。禁止患侧卧位,以防影响静脉回流。

2.2.3注意保暖局部用60W烤灯24h持续照射7~10d,灯距30cm~40cm。

2.2.4疼痛护理疼痛使机体释放的5-羟色胺等疼痛递质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会导致吻合处血管腔闭塞或血栓形成[3]。待麻醉消失后,为防止血管痉挛,可预防性给药。尤其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使小血管痉挛,患者夜间疼痛感会特别明显,故夜间应进行持续镇痛。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减轻疼痛刺激。

2.3术后观察

2.3.1指体色泽是最容易观察的客观指标,一般断指再植的色泽比正常红润,指体由红润变苍白,说明断指处于缺血状态,首先怀疑动脉痉挛,立即注射罂粟碱30~60mg,严密观察10~30min后致使动脉痉挛解除,指体可由苍白变红润;如上述措施执行后并延长观察时间仍未改善需怀疑有动脉栓塞的可能,应行手术探查;如由红润变灰紫色,指腹张力低,指端侧方切开有少量暗红色血缓慢外溢,说明无动脉供血,溢血是静脉血缓流所致仍是动脉危象,应采取手术探查;如果指体由红润变暗紫色,且指腹力高,则说明有静脉回流障碍,此时可用手术刀在指端侧方作一小切口,立即流出鲜红血液,指体由紫变红。

2.3.2毛细血管充盈实验毛细血管充盈实验正常时,压皮肤后,皮肤毛细血管迅速充盈,在 1~2秒内恢复。当动脉栓塞时返流消失;静脉栓塞时返流早期增快,后期消失;动静脉痉挛时肢体毛细血管返流均不消失。

2.3.3指体温度是反映术后断指血液循环重建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术后常规应用皮肤测温仪进行接触测试,并及时记录,测定的先后次序及每次测定的时间要恒定,压力要恒定。一般情况下,断指温度大致与健指相同,有时略高于健指,温度差在2℃以内。如果患指温度比健指低 4~5℃,说明断指血液循环已发生障碍,应根据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2.3.4指腹张力正常指腹饱满而富有弹性。如果指腹动脉供血障碍,指体呈苍白,指腹力低;如果静脉回流不畅,指腹张力增高。

2.3.5指端侧方切开放血是一种既简单又明确的观察指标,也是鉴别动静脉循环障碍的一种有效而直接的方法。如果切口出血迅速,颜色由暗紫转为鲜红,说明静脉回流受阻;而出血少,缓慢溢出暗红色血液为动脉供血障碍。

3 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

3.1预防并发症防止血管痉挛:盐酸罂粟碱30mg肌肉注射,每6h一次,一般用5~7d。0.9%盐水250ml+山莨菪碱5mg静脉滴注,2次/d,一般用7~10d。防止血栓形成:术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7~10d。防止感染:术后严密观察患指伤口敷料情况,如有渗出要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药物静脉滴注7~10d。

3.2功能锻炼早期康复措施:术后3周为软组织愈合,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促进伤口Ⅰ期愈合,未制动的关节可做轻微的伸屈活动。中期康复措施:术后4~6周开始,为无负荷功能恢复期,此期骨折段尚不牢固,应以主动活动为主,练习患指屈伸,被动活动时动作要轻。后期康复措施:术后6~8周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练习分指、对指,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出院患者定期门诊复查。

4 结果

本组58例患者经过再植治疗57例完全成活,1例因在体位、饮食方面不能有效地配合治疗,引起再植血管痉挛,导致坏死。57例患者经随访1年,功能均恢复良好。

5 体会

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除有离断时间、组织损伤程度及血管吻合技术决定外,严密的观察和恰当的护理也是再植成功的关键。①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良好的治疗和修养环境,防止情绪激动,避免不应有的刺激。②局部观察是再植成功的前提,观察者必须定时定位,认真负责,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伤口感染。④早期功能锻炼,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对出院患者定期门诊复查。

[1]郭秀兰,韩冬梅,宋静.末节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夜间潜在的问题及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692.

[2]余雪梅.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30.

[3]杨振青,赵一虹.断肢再植 17例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8):1283-1284.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湖北武汉 430070

猜你喜欢
患指指腹断指
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弹响指 自我推拿来调理
微型静脉皮瓣在缺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
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