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2012-01-28 09:41黄赛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副作用类风湿

黄赛赛

浅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黄赛赛

中医和西医虽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上各有特点,但若将其合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用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都有显著的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西医治疗

众所周知,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无常,难以治愈,号称“致残疾病之首”,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顽疾之一。类风湿的性关节炎最早的病变部位是关节囊内层滑膜炎,表现为水肿、增生和充血。这时患者可有关节肿胀、疼痛和晨间关节发僵及活动困难。如果早期治疗不当或者未治,滑膜炎长期不愈,过度增生的滑膜组织可侵犯软骨下骨质和关节软骨,并导致关节的破坏。这时患者不仅有关节肿胀和疼痛的表现,而且还有关节不能逆转的功能障碍,变形和强直。X线片上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模糊,关节面糜烂等异常。这一时期称为类风湿的晚期。一般在前两年发病的滑膜炎,如果没有获得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90%以上的关节损伤会发生。且一旦关节被损毁,即使以后的治疗合理也很难完全恢复。所以类风湿发病的前两年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的时期,任何误诊、拖延和误治都会导致关节的终身残疾。

1 西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般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治法(包括不同类型手术)、人工关节的置换、滑膜切除等,其他疗法如物理、康复、心理、职业训练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所选药物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线药物包括水杨酸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二线药物又称改变病情药物或慢性作用抗风湿药包括甲胺蝶呤、环甲酰胺、雷公藤、青霉胺等;三线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治疗方案包括金字塔法案、下台阶方案、上台阶方案、锯齿方案、联合方案。但非甾体类抗炎药虽具有消炎止痛的效果,却不影响免疫的致病作用。而激素经历了“肯定-否定-重新肯定”的过程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争议仍然很大,20世纪40年代末激素一度被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救命稻草,但到了50年代后期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副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且70~80年代其被列为治疗的未选药。近年来经过重新评价慢作用药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发现小剂量激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一定要防止过度使用,必须把握好其应用的剂量、疗程和时机,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细菌或病毒感染、无菌性骨坏死等,这些危害并不小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的危害。

2 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中医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内存、邪子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寒、湿、邪、肾气虚,皆为本病发病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骨痹”、“顽痹”范畴,多因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致内虚,进而外邪乘虚而入,不同于一般风寒湿痹的是,其邪多在骨骼经筋,与瘀血、痰湿胶结在一起,难解难去并循经游走,因此,就病治病或以毒攻毒往往难以根治。究其病理,多为肾虚及脾胃虚弱,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足则骨骼得养,肾阳不虚,滋养筋骨,病邪才不得深伏,感邪后才易祛除;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不足以运化五谷、补养真气,脾胃健则自然真气足,邪不可干。因此以补正为主,辅以搜风通络散寒祛湿,方为根治类风湿病的正法。因为肾主骨,并主一身之阳气,故选用温肾壮阳,散瘀涤痰通络之骨碎补、仙灵脾、金狗脊、地黄、当归、寻骨风、苍耳子、徐长卿、透骨草、千年健、牛大力、鸡骨香和具有透骨搜络之虫类药地龙、全蝎、白僵蚕等配伍而成,共奏益肾温阳,祛瘀通络,搜风除湿剔痹的功效。

若关节肿大,活动不利者,可用千年健加配松节、地龙、伸筋草;僵直变形者加金狗脊、地龙、白僵蚕等,配伍组合上着眼于肾,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草本药与虫类药互为融配,故收效较佳。类风湿关节炎在辨证上除注重温肾补肾外,还要抓住阴、阳、寒、热四字,阳虚多偏寒,以细辛、肉桂、鹿角片、制附片、川乌、草乌等加强温阳散寒之品;阴虚多偏热,以麦冬、石斛、秦艽、青蒿等养阴清热之甘寒之品,尽量不选苦寒之药,以免损阳伤中。其分型辨治可分为肝肾气血亏虚型: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调补气血、活血通络、滋养肝肾。风寒湿痹型:治以除湿通络,驱风散寒,可用蠲痹汤加减。寒湿瘀热错杂型: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以清热除湿、温经化瘀,寒热并用。风热湿痹型:用白虎桂枝汤、四妙散等加减,以化瘀通络,清热利湿。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长,且病势缠绵,故除中医除辨证论治和内治法外,还应当配合针灸、按摩,中药外治等,对于改善功能、缓解症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

3 中西医结合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除西医法和中医法外还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西医具有近期控制病情及起效迅速的优势,但常常由于副作用较大而影响治疗效果。中医具有稳定疗效,调节整体功能,副作用少的优点。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作用效果更加长久,其中六步一结合免疫平衡疗法是其最具代表的典型。该疗法是根据其免疫发病机理和中医扶正祛邪的的理论,把中西医内外治的各方面长处合为一体,用精心研制的中药制剂来遏制病情的发展,控制免疫病情损害,以治本为主、标本兼顾。将内治与外治结合一体,以消除、控制和消除关节病变。为尽早恢复关节功能,提倡以动为主,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不断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并增强体质。大量的实践证明坚持适当的功能锻炼是防止关节僵硬、畸形及恢复关节功能的有效措施。以上的治疗方法都应同步进行,这是全方位立体的治疗方案,其具体方法包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辨病为主;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外治与内治相结合,以内治为主;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以整体治疗为主;动静结合,以动为主;分期治疗,强调早治。

一旦确定类风湿性关节炎且病情严重者即早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以缓解病情,同时配合中医药辨证论治。中药一方面可以补肾固本扶住正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调节人体的内环境;另一方面它具有祛邪通络的作用无论散寒祛湿活瘀均可对免疫环节起到调节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逐渐代替西药的免疫抑制剂,减少西药的副作用,起到巩固疗效和缓解病情的作用。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具体情况的不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再结合整体辨证治疗,通过中药与西药的灵活结合,可大大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是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措施,相信随着现代医药事业的发展更多更有效的药物会被研制出来以更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可以将它制服。

[1]蒋明.风湿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

[2]刘向源.表格式临床学系列丛书.风湿病分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1.

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副作用类风湿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药物副作用,到底怎么解?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