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辨治冠心病心绞痛验案赏析※

2012-01-28 13:56高尚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心脉国医胸痹

高尚社

(河南省460-01医院,中牟451460)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辨治冠心病心绞痛验案赏析※

高尚社

(河南省460-01医院,中牟451460)

按语:为了弘扬国医大师名医文化,学习国医大师高尚医德,传承国医大师临床技艺,特设此栏目。请广大作者参照本期文稿之模板撰写论文。凡此类论文,均将列入“北京2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No:21C125TCM001)”中统一管理,欢迎来稿!

本刊编辑部

胸痹;真心痛;名医经验;国医大师;邓铁涛;验案;冠心病心绞痛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医术精湛,验识俱丰,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方面造诣颇深,屡起沉疴。尤其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证治的认识和邓老调治病的本验案,冀以弘扬邓老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传承仁术。

1 病机阐微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酒春惠[1]等认为其病机为气虚血瘀,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本虚标实,痰浊阻滞胸阳,使血脉不畅,而发生心绞痛。夏卫明[2]等认为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则血脉运行不畅于脉道,不通则痛。季长春[3]等认为气虚、痰浊、瘀血是本病的病理基础,在气虚痰浊瘀血的基础上,形成气虚(脾气虚弱)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的本虚标实证,致使心脉痹阻而成不稳定型心绞痛(脏器组织浊病)。安洪泽[4]等认为病机以心之气虚、阳虚、阴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为标。但临床多兼夹为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病机制也发生着重大变化。现代人群大多体力活动减少,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失常,血液瘀滞,瘀热互结,致心脉痹阻或挛急而不畅。痰瘀久郁而化热化毒,上犯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展,心之脉络痹阻,遂成心痛。所以,湿(痰)、热(毒)、郁三者始终贯穿于胸痹的发病过程。侯学贤[5]认为本病以阳气虚弱、血行不畅、痰浊内停、心脉痹阻为基本病机,病位在心。除本虚外,临床上以痰瘀互结、遇阻心脉的标实为多见。李国臣[6]等认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系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标实乃气滞、寒凝、痰浊与血瘀的形成。心主血脉,胸为清阳之府,体阴而用阳,浊阴内干,心脉闭阻而发病。本病的发生与五脏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跟心肾的关系最为密切。“阳本乎阴,心本乎肾”,肾之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也是心阴心阳之化源。若心阳不振,一方面不能温运心气,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则血脉瘀阻;另一方面寒从内生,寒凝血滞。心气功能发挥正常,有赖于肾气摄纳,摄纳涣散可致胸痹心悸,甚至胸痹心脱。肾阳不能温煦心阳,心阳不能下温肾阳,以致寒水不化而上凌于心,心阳进一步虚衰,可致肾阳大衰而发生阳气厥脱,从而形成胸痹心水、胸痹心脱。肾虚可致脾虚、肺虚。肺虚致宗气内虚,心肺同居上焦则相邻,宗气推动无力致气虚血瘀而闭阻血脉。脾虚运化失常痰浊内生。心气心血受控于肝肾,肝术肾水相互滋养维持动态平衡,肝木过旺,气机不畅而气滞血瘀则胸痹心痛。故胸痹病“其位在心,其本在肾”,发病本虚不离肾,标实不离肾,心不离肾,五脏不离肾。季聚良[7]等认为本病的发生乃虚实夹杂之证,虚主要表现为正气亏虚,实主要表现为痰、瘀等病理因素互结,阻塞脉络。而且在观察100例冠脉造影结果中发现,虚实夹杂占整个病例的57%,单支、多支病变及重度狭窄者以气虚痰浊和气虚血瘀多见。而邓老认为,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心阴阳不足,痰瘀阻滞。

2 治则探幽

对于本病的治疗,韩仲国[8]常用分型论治。寒凝心脉,胸阳失展型,治宜温通散寒,振奋心阳;情志内伤,气机郁滞型,治宜宽胸理气,养血和营;痰浊内阻,心脉不和型,治宜涤痰化浊,宽胸止痛。张俊彪[9]等认为在治法上宜补益心肾,活血通痹,理气通络为主。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通补并用。李涵[10]等认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宜宗“痛随利减”。“痛随利减”语出《医学发明·卷第二》:“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利者,通利也。东垣于后文云:“……究其痛在何经络之闭,以行本经,行其气血,气血利则愈矣”,此为实痛证证治纲领,亦为冠心病之治疗大法,对冠心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吴启相[11]认为对本病宜分型论治。心血瘀阻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寒凝心脉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寒凝心脉型,治宜祛寒活血,温阳通痹;痰浊内阻型,治宜通阳泄浊,豁痰降逆;气阴(血)亏虚型,治宜益气养阴,养心安神。卢渊[12]认为对本病的治疗,要分清标本缓急,急性期要以指标为主,缓解期要以治本为主或标本兼治。颜德馨[13]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视阳气的重要性,对《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致则折寿而不彰”和“气者返则生,不返则死”之说备加赞赏,强调温运阳气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法则,尤其对于一些危重的心血管病,更不可忽视温补阳气。而邓老认为胸痹确为本虚标实,本虚有心阳(气)虚、心阴(血)虚,标实主要为痰瘀。故治疗应当健脾化痰为主,佐以化瘀;化痰为先,祛痰为辅。

3 方药撷萃

对于本病的组方用药,周扬[14]常用舒血宁注射液10ml,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每日2次静脉滴注。郭子光[15]常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药由黄芪、制首乌、川芎、丹参、葛根组成。方中以黄芪益气,“血为气母”,故用制首乌养血,旨在益气;川芎、丹参行血活血;妙在葛根的升散,型动,用之以减弱经络中阴血凝聚属静的性质,达到通经活血的目的。本方益气活血通络。主要用于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心脉痹阻不通而发的心绞痛。刘中华[16]常用益气通脉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桂枝10g,丹参15g,当归15g,红花15g,赤芍10g,川芎10g,葛根15g,柴胡15g,桔梗15g,枳壳15g,牛膝15g,三七粉15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李辅仁[17]常用益心汤治疗,药物组成:党参20g,丹参20g,麦冬15g,五味子10g,龙眼肉10g,郁金10g,炒远志10g,菖蒲10g,柏子仁10g,瓜蒌15g,薤白10g,葛根10g,生黄芪20g。本方养心安神,化瘀通痹。用于治疗早搏、多发性早搏、心房纤颤、冠心病属于气虚血瘀型疗效颇为显著。颜德馨[18]认为在组方药阳时一定要注意温运心肾之阳。仲景《伤寒论》中通脉四逆汤、附子汤、桂枝附子汤等方均为温运心阳之剂。其中用人参、附子培元气以壮心阳,干姜散其寒,茯苓以利阴阳,桂枝、甘草,取其温和血脉,是方全赖附子大力,以拨乱反正,犹如日丽当空,群阴消散。还有万年青、茶树根有振奋心气,提高心率之功,也常加入处方中。关于解凝之剂,颜师独到经验为三七粉、血竭粉各1.5g和匀吞服,治心绞痛速效。也即“气通血活,何患不除”之义。急性发作时芳香开窍有速效止痛之功,也属温法范畴,颜老习以六神丸10粒含服或云南白药保险子2粒吞服,有立竿见影之效,均可供临床运用。王保星[19]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6g,紫胡3g,甘草6g,桔梗5g,川芎5g,怀牛膝9g。加减:气虚者,加黄芪15~30g;气滞者,加柴胡12g;痰盛者,加瓜蒌10g。而邓老认为组方用药宜因地制宜,我国南方地区以痰浊为多,强调在仲景辛温通阳的基础上,加甘温健脾法,既益气,又温通化浊,仲景治胸痹方多温燥,不能久服,邓老主张以温胆汤加味为主方加减治疗。

4 验案欣赏

黄某,女,58岁。因胸前区闷痛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1周入院,伴纳差,气短,胸闷,耳鸣,喉中痰多,疲乏无力,二便调,舌淡红苔浊,脉沉弱。经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Ⅱ期。曾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服药后腹泻,服右归丸则感胃脘不适。邓老会诊,诊断为胸痹,辨证属脾胃虚弱,痰湿阻滞。拟加味温胆汤治疗:竹茹、法半夏、胆南星各10g,枳壳、橘红各6g,茯苓、白术、丹参各15g,党参30g,薏苡仁2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服上方7剂后,胸闷胸痛已不明显,纳食增加,精神好转,痰少。继续以上方调治月余,明显好转出院[20]。

5 大师心法

5.1 补气健脾重用六君从邓老此验案脉证可知,脾胃虚弱,痰湿阻滞是病机之关键。治宜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化痰祛湿。故邓老在方中取六君子汤意(人参易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方中党参甘温益气补中为主药;脾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每易生湿,辅以白术甘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二药合党参以益气健脾;湿聚为痰,痰瘀互结,脉络瘀阻,配以陈皮、半夏化痰祛湿,通经活络为佐药;使以炙甘草甘缓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化痰除湿,通经活络之效。脾胃健、痰湿除、经络通,诸症自愈。

5.2 祛痰通痹巧用温胆邓老认为,本病的成因乃“痰瘀相关,以痰为主”。而治疗冠心病一般多重视瘀血,而对痰浊这一病理因素关注不足。邓老根据临床实践,最早提出了“痰瘀相关”的理论,并认为痰为先导,由痰致瘀,以痰为主。津液停聚而为痰,血液滞涩则成瘀。津液与血液,二者同源,可分而不能分。痰和瘀相比,瘀为血分,痰则多属气分,因痰随气升,无处不到,而瘀血则相关固定。故痰瘀相兼,以治痰为先。所以,邓老在方中取温胆汤意(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竹茹、枳实易枳壳)加胆南星。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陈皮辛苦温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而痰消,共为主药;辅以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俾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是兼顾其本之法;竹茹甘苦微寒,清热涤痰,胆南星味苦性凉,清热化痰;枳壳味辛苦性寒,宽中行气,消痰降痞。此三味药物共为方中佐药。这三味药物的配伍使用,邓老寓意尤深,一则考虑南方地域多湿热,其痰以湿热交炽为多;二则可制约其它温燥化痰药之热性,以成“温和涤痰”之意。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通经和络之功。组方贵在行而不竣,破不伤正,温而不热,凉而不寒。故全方温和畅利,轻灵通达,对痰湿痹阻心脉颇为适合。痰湿祛,经络通,百脉利,气血和,诸症自愈。

5.3 活血化瘀丹参收功邓老认为,冠心病患者之痰浊,往往出现较早,其后影响及血,方成痰瘀互结之局。从二者的因果关系来看,常常痰浊在前,为因;而瘀后在后,为果。因此,论治之时更要强调痰浊的先导作用,突出化痰为主,佐以祛瘀,二者有所偏重,而非等量齐观。据此观点,邓老在组方用药时用了大量的化痰药,而只用了一味丹参祛瘀药。这也是邓老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和治疗反馈而形成的。就广东地区冠心病所见,脾虚痰盛者占有相当大比例,瘀血虽均有不同程度存在,但治疗时如果过用活血祛瘀药,往往脾胃更伤,痰不易化,而健脾化痰为主佐用活血,则可避免此弊。正因为如此,邓老才主张治疗痰瘀同病时重在化痰,辅以祛瘀。故在本方中在用多味化痰药的同时,只配用了一味丹参。本品降而行血,善入血分,能通血脉,化瘀滞、消症积,去瘀生新,行而不破,活中有养,故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如此与祛痰药配伍,虽各有所偏,却相辅相成,共成祛痰化瘀,痰瘀同治,通经活络,宣痹止痛之剂。瘀血祛,经络通,心脉畅,其症自愈。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邓老调治此案,辨证精心,立法严谨,配伍缜密,用药巧妙入微,故方简效宏。如此之沉疴重症,用药仅7剂诸症大减,后稍事调理月余而愈。邓老妙手回春之术,足资借鉴。

[1]酒春慧,肖玮,崔丹丹.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99.

[2]夏卫明,宋宇新,刘春辉,等.生脉散注射液联合丹参治疗冠心病55例[J].光明中医,2010,25(6):1019.

[3]季长春,董志,郭俊杰,等.益气祛瘀化痰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6例[J].光明中医,2010,25(6):980.

[4]安洪泽,陈旭梅.化湿解毒开郁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7):35.

[5]侯学贤.自拟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7例[J].光明中医,2010,25(6):97.

[6]李国臣,王静敏.谈冠心病从肾论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 (5):67.

[7]季聚良,车志莫,黄斌.十味温胆汤加味对气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和CRP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0,25(7):1203.

[8]韩仲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J].中国中医药现在远程教育,2010,8(8):67.

[9]张俊彪,于萧.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1, 26(4):785.

[10]李涵,张明雪.易水学派论治冠心病撷要[J].光明中医,2010,25(5):771.

[11]吴启相.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概述[J].光明中医,2010,25(4):672.

[12]卢渊.中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3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8(17):39.

[13]李剑颖,赵丹丹,杨建宇.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心脑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1.

[14]周扬.舒血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0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82.

[15]李剑颖,赵丹丹,杨建宇.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心脑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9.

[16]刘中华.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J].光明中医,2011,26 (4):709.

[17]李剑颖,赵丹丹,杨建宇.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心脑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9.

[18]刘宏军.益气健脾养心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J].光明中医,2011,26 (4):720.

[19]王保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5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8(15):50.

[20]李剑颖,赵丹丹,杨建宇.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心脑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3-14.

免费刊发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宣传信息及优惠刊发论文

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负责人:

我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我国唯一的专门服务于中医药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期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由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共同联办。本刊以“服务中医药远程教育,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为宗旨,全面服务中医药学术进步。为了促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各项目的顺利开展,更好的服务于中医药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及学术活动。本刊决定,免费刊发全国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术活动)的宣传信息,优惠刊发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本刊自今日起,免费刊发各级(国家级、省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的宣传信息(含招生信息、宣传信息)。字数以300字为宜。

2.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的纪要、总结文章。本刊一律免收审稿费,版面费按每篇字数5000字以下者仅收450元人民币之优惠。

3.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之优秀论文结集正式出版(按本刊正规期刊刊发或增刊出版或出版社出版)之出版(含排版)费用另议。编辑工作由我刊负责,免收编辑劳务费。

4.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不结集而仅有少数几篇需在我刊直接发表者,免收审稿费,版面费优惠,走科研论文绿色通道优先刊发。

未尽事宜,另行商议。

通联方式:北京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邮编100031

新专用投稿邮箱:①tougao@zyyycjy.com②zhongyuan@ichnamd.com

编辑部电话:010-57289308/57289309

主编热线:13520823252杨建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2011年12月8日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2.003

1672-2779(2012)-12-0005-03

:韩世辉

2012-04-30)

北京2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No:21C125TCM001]

猜你喜欢
心脉国医胸痹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国医大师金世元的养生经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重庆举办第十五届国医名师大讲堂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了解社会底层心态为精准扶贫把“心脉”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