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92家医院药学人力资源与知识结构调查分析*

2012-01-29 03:09张宜清王蔚青邵志高郭玉娇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药剂科药师药学

孟 玲,张宜清,王蔚青,邵志高,郭玉娇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2江苏省卫生厅,南京 210008

医院药学工作主要是协助医师合理选药,安全用药的临床药学和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和参与新药的综合评价等工作[1]。目前社会对于药品的关注程度在不断的增强,公众对于药学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药师职责正在逐步发生变化,需要药学服务型的药师。尽管每所医院药剂科实际情况有差异,有不同的地域、人口和经济条件等,但是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医院药学,其药学人力资源和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是关键,是我们须要认真探讨的课题。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连云港市、淮安市、泰州市、徐州市、常州市等七个地区92所医疗机构药剂科。

1.2 调查内容

医院、药剂科基本情况;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技术职务状况,药学专业岗位分布与药学人才的现状;药剂科负责人的基本状况;临床药学工作与临床药师培养。

1.3 调查方法

对上述医疗机构统一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见表1、表2、表3),由各医疗机构药剂科相关人员进行填写,在设定时间内寄回,统一收集后通过Excel数据处理及相关文献参考。

2 调查结果

2.1 医院基本情况

在调研的92所医疗机构中,本科以上学历和主管药师技术职称以上药学人员占有相当的比例,具有一定的培养临床药师的基础和潜力。我国药师一般只注重药学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拓展,对临床医学知识严重缺乏,医院应当对药师进行继续教育或参加培训,补充必要的医学知识和深入临床实践。

2.2 药剂科基本情况

2.2.1 年龄分布 20~29岁药学人员占药学总人数的 22.63%;30~39岁者占 31.55%;40~49岁者占29.60%;50~59岁者占16.22%,年龄分布比较合理。2.2.2 岗位分布 调剂人员占药学总人数的65.7%;制剂人员占8.3%;质控人员占3.1%;库管人员占8.8%;行政人员占5.3%;临床药学人员占5.4%;临床药理人员占0.6%;配置中心人员占2.7%。(见图1)

图1 七地区92所医院药学服务岗位

2.2.3 药剂科主任学历 多为本科学历,职称过半是副高和正高,这也符合对药剂科负责人的相关规定。不过也有医师和护师担任药剂科负责人的情况。

表1 七地区92所医院基本情况

表2 七地区92所医院药学人员学历构成

表3 七地区92所医院药学人员职称构成

3 分 析

3.1 药学人员配备不足

国家卫生部颁布的 《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在卫生技术人员中,药剂人员占8%[2]。据调查结果,三级甲等医院药学人数占医技总人数平均为5.83%,三级乙等为5.55%,二级甲等为6.87%,二级乙等为7.68%,其他为5.57%;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医院药学人数占医技总人数平均为6.19%,徐州占6.37%,常州占6.62%,苏北四地区(盐城、连云港、淮安、泰州)占6.53%。不论从不同级别的医院还是地域,药学人员比例与规定比例数相差甚远,如此人力资源很难保障临床药学的开展。社会对药学人力资源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为了尽快达到要求、解决药师与患者的比例失衡、保证服务质量,势必要扩大药师队伍,增加符合要求的药学专业人员。

3.2 提高药学人员学历层次

医院药学越来越重视临床药学和科研工作,这种转变需要充分的药学人才准备,对药学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七地区博士学历药学人员只有12名,硕士学历84名,本科、大专、中专学历人数相当。从经济、科技实力等方面来看,江苏省属于比较发达地区,学历层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要与现代药学发展相适应,还须进一步提高。平均每所三级医院的硕士、本科学历人数和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技术职务人数显著高于二级及其他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药学技术水平有差距,进而使患者的选择和信任度有所倾向性,致大医院患者多,小医院患者少。短期来看,只是小医院的利益受到影响,但长此以往,大医院也会因为患者过多,而人力资源有限,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在这新知识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药学人员胜任工作就要整体提高学历水平,适当地引进高学历人才,扩大本科生数量,为大专、中专学历人员深造创造条件,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造就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药学人员队伍。

3.3 药学人员过于集中在传统药学岗位

据调查,医院药剂科人员大多从事调剂工作,医院药学处于“以药品供应为主”的保障型工作中,其他方面的工作未能重点涉及,尤其是缺乏足够的人力去开展临床药学,包括治疗药物监测、药物治疗方案设计、提供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等。现在很多大学生进医院仅仅配方发药,造成人才的浪费,高学历、高素质的药师无法摆脱发药的旧有工作模式,临床药学研究的人才梯队也难以形成[3]。简单的调剂、发药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药学工作模式和药师职能的转变进展迟缓,严重阻滞现代药学的发展。医院应将调剂等简单工作安排给初级药学人员去做,而让更多的中、高层次人员从事药学技术性工作。

3.4 静脉配置中心的价值与人员的分配

国外医院 (如美国90%以上,澳大利亚近100%)均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简称PIVAS)[4],我国目前也有2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PIVAS。在本次调查的92家医院中,有15家医院建立了PIVAS,2.7%的药学人员从事相关工作。通过建立PIVAS,不仅使医院药师工作方向发生了转变——积极参与到临床用药管理中去,还可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开设,拓展了医院药学服务的内涵,使临床药师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同时配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为我国医院药学事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奠定坚实的基础[5]。PIVAS的建立,除了要考虑投资和运行成本外,还要重视相关药学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合理配置,必须经过系统化培训后才能正式担负岗位工作,审核处方、排药、配药、核对等都要分工到位,责任到人。

3.5 提高药剂科主任综合素质

药剂科主任是科室全面建设的带头人,是全科各项工作的决策者[6]。92所医院的药剂科主任中本科学历占了大部分,技术职称主要为副主任药师和主管药师,基本符合要求,能够肩负起医院药学的任务,但有少数医院药剂科主任学历和技术职务并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任职资格。

在本次调查的药剂科主任中有4人是跨专业担任科室负责人,有医师和护师。在任职资格中药剂科主任教育背景应为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有副主任药师以上职称[7],故跨专业任职违背了相关规定。医师和护师相对于药师来说,对药学领域了解较少,对药学专业知识和信息掌握程度不够等,是影响其管理药剂科的重要因素。

3.6 树立新观念,完善法规制度

过去药学工作定位观念陈旧,医疗重视程度低,仍以药品的供应和调剂为中心。药学人员首先要意识到本身的职责和地位,积极主动地为提高临床治疗质量作出贡献,提高临床对药学工作的信任,以此得到医生、患者的欢迎。未来医院药学的发展依赖于形成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障,促使药学人力资源的开发[9],但是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对临床药师没有一套现行有效的法规,对临床药师地位、权责等都无明确的规定,无法可依,使得临床药师工作成效甚少。因此对药学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准入控制来保证药学从业人员的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健康。要加快执业药师制度的立法,通过制定《药师法》,从根本上解决药师的地位、职责、权利、义务等问题[10]。建立相关的疾病治疗指南,使临床药师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降低其执业风险。

3.7 强化药学临床服务,培养临床药师

有报道显示:目前大多数医师对临床药学服务的认知度较差,对临床药师处于既欢迎又怀疑、排斥的矛盾心理[8],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比较困难。

在美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为社会所认可,临床药师获得良好荣誉。反观我国,关于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建议几乎是和国外同期提出的,但一直举步维艰,发展缓慢,各地的发展情况不平衡[11]。调查的七地区92家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有了一定的开展,还不够全面,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占药学总人数的5.4%,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现在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公众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全程化的药学服务,药剂科在强大的转变压力下,首先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强化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实施治疗药物监测、参与药物治疗方案设计、收集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等[12]。

要强化药学临床服务、提高临床药学水平,关键是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临床药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临床药师应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按有关规定取得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药师须下临床开展工作,例如参与临床医师查房、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品信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建议等。在临床实践中将药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融合,学会与医生沟通和患者交流的技巧,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虽然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已经启动,由于存在准入门槛高、培训费用贵、培训人员少等问题,临床药师队伍建设的路还很长[13],需要药师和相关药学人员共同的努力和探索。

3.8 积极开展药学继续教育

药学继续教育是继高等医药院校基本教育和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药学教育[14]。要保证药学人力资源有充足的后续力量,就必须要积极开展适合医院发展的药学继续教育。目的是使药学工作者在整个专业生涯中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能够跟上药学科学的发展。药学继续教育工作要形成制度,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行网上药师继续教育[15]。

4 结 论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将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药剂科的价值和作用将重新定位。药学人员的工作重点应尽快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上来,确保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和经济;加快人才培养,转化经济管理模式,向提高管理服务质量要效益,充分发挥药学人员的作用和科学管理水平,在保证药品、制剂供应及时、效能并重的同时,还要深入临床,实行“床前、床后”的药学服务,使医院药学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朝着高质量化、常态化方向迈进;只有临床药学服务不断向前发展,才能实现医院药学真正成为临床学科,与医疗、护理作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16]。充分的人力资源战略计划是药学事业与时俱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才的培养,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临床药师队伍,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树立和加强医院药学的学科地位,使之快速、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1] 胡学民,李 荣,沈 岚.医院药学人力资源的构建与培养现代医院[J].2007,7(7):102-3.

[2] 黄泰康.现代药事管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3] 蔡为民.我国医院药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5):471.

[4] 何梦乔,沈炜明.浅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13(2):110-1.

[5] 李荣英,孙昌友,康 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医院药师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9):841-3.

[6] 姜 红,袁恒杰.药剂科主任的素质与修养[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6):375.

[7] 常 明,陆 进.医院药学工作规范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 裴保香,杨立红.实现临床药学战略目标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院,2007,11(1):74-5.

[9] Wuliji T.Current status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raining in hospital pharmacy[J].Am J Health-Sys Pharm., 2009,66(5 Suppl 3):S56-60.

[10] 胡银环.我国药学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药事,2004,18(3):165-6.

[11] 冷 萍,孙 伟,李冬梅,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4):310-1.

[12] Bond CA,Real SL.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pharmacy staffing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United States hospitals[J].Pharmacotherapy,2006,26:735-47.

[13] 章 萍,陆瑶华,郭 澄.医院药房《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和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7):552-3.

[14] 吴永佩,颜 青.医院药师毕业后教育和继续药学教育[J].中国药师,2000,3(1):10.

[15] 刘 辉,王 平,李海萍.美国互联网上的药师继续教育[J].中国药房,2002,13(6):377.

[16] 陈玉文,史国兵,李秀娟.论医院药学服务的多学科支撑性及其有效开展 [J].中国药房,2003,14(4):196-8.

猜你喜欢
药剂科药师药学
药剂科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效果分析
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用于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分析药剂科加强药事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分析药剂科加强药事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