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探析

2012-01-29 05:30张宇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经济区集群

张宇

(安徽财经大学 国贸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国务院于2009年11月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东营、滨州两市,以及潍坊、德州、淄博和烟台的部分地区,共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6,处于联系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各大经济区的枢纽位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对于推进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培育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1、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具有竞争或合作或其他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地里上集聚所形成的群体.产业集群在横向上可以延伸至服务性供应商、辅助性制造商、专业化供应商、金融支持机构、技术支持等相关的机构,在纵向上则可以延伸至销售渠道及客户.不同产业的延伸程度和结构各有不同.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高效生态经济区”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区域概念,高效生态经济是指为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高效性、区域性、整体性等特点.[1]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现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产业集群通过对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为集群内的企业带来规模效应、外部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等优势,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技术创新速度,加速了集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规模、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区域经济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产业集群间的竞争.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2.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S)

2.1.1.自然资源丰富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以黄河冲积的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该地区内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海洋、淡水、生物等资源,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已探明的矿藏有40余种;石油与天然气储备丰富,胜利油田80%以上的石油储量集中在这一地区;该地区海岸线长,宜盐面积广,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和盐化工基地;该地区还有着丰富的风能、地热能等资源,自然资源的集中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了巨大潜力与可能.[2]

2.1.2.区位优势明显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北部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邻济南省会城市圈,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后方,东部隔海与东北亚地区临近,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该地区发展产业集群与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2.1.3.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山东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尤为迅速,其中,寿光、莱州、广饶、邹平4个县(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7个县(市、区)进入全省50强,某些县区的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石.

2.1.4.工业产业发展较快

黄河三角洲的主要产业体系由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造纸、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等产业组成.其中东营市有闻明世界的胜利油田,滨州市有全亚洲最大的棉纺织生产企业魏桥棉纺织集团和亚洲最大的活塞生产制造商盟威集团,此外,黄河三角洲地区临港盐化工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快速发展的工业产业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W)

2.2.1.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群层次较低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都比较单一,第二产业产能较大,第一产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份额相对不足,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够强大.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长期以来以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源深加工、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小,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两类产业,一类是传统的制造加工业,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偏低;另一类则是高能耗产业,如石化业、装备制造业等,这类产业不仅能耗高,而且往往还会产生较大的污染,使区域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导致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3]

2.2.2.交通网络不健全

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区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对滞后也给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黄河三角洲地区临海港口的规模较小,缺少疏港铁路以及与周边城市或地区相连同的铁路干线,城际高速公路与铁路网络有待建设,交通网络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也严重制约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2.2.3.企业分布零散,产业链条较短

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分布较零散,不利于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不利于集群化的生产与发展.虽然区域内的化工业、制造业、纺织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产品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的附加价值不高,产品的生产技术仍以引进借鉴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链条短,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上游阶段,深加工产品少.

2.2.4.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

黄河三角洲地区区域内与产业集群发展想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与产业集群发展密切相关的金融、物流等行业的发展还较为缓慢.该地区的发展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缺少新兴的科技与金融等产业.

2.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O)

2.3.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后,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使黄河三角洲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向北梯次转移的中间地带,更好地集聚生产要素,发展产业集群,吸引投资,扩大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2.3.2.相邻经济区发展的带动

黄河三角洲地区北部对接京津冀地区,与辽东半岛经济区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部与济南省会城市圈相邻,向东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内,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相邻经济区发展的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必然向区域内集中,先进的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也可以被更好的借鉴,这将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

2.3.3.承接产业转移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重心有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黄河三角洲地区在土地、劳动力、地理位置上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黄河三角洲地区与东北亚的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在接受日韩等国的国际产业资本投资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可能性.

2.3.4.加速区域城市化发展进程

产业集群通过对各种要素的吸引使要素集聚,要素集聚的过程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产业集群不仅能够吸引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同时也引起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加速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城市功能,推动了整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4]

2.4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威胁(T)

2.4.1.产业结构同构化较为严重

黄河三角洲的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布局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再加上各地区为求发展,政府盲目进行招商引资,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取优惠政策上产生寻租行为,这种行为使得各地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互通,基础设施也得不到有效共享,最终造成区域经济同构,造成整个区域发展受到损害.

2.4.2.外部竞争压力大

黄河三角洲地区所处的位置与各个经济区相邻近,周边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为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压力,周边经济区的建设起步较早,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对生产要素、技术、人才、市场的吸引力相对较强,这对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

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区域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目前,黄河三角洲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地经济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地区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产业布局与发展趋于同向,公共资源无法合理共享,为避免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生,政府必须加强各地区之间的政策协调,加强合作,各地方政府之间有规划地制定产业布局和发展计划,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经济.[5]

3.2.建立产业园区,加速集群形成

基于产业链的关联性开展园区建设,明确园区定位,建立专业园区,使为园区内产业服务的人才、物资、信息等充分集中,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产业集聚的条件,培植园区内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为园区内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条件.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竞争力,还能通过强调工业化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来实现区域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功能与黄河三角洲地区提倡的高效生态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3.3.突出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

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协调各种资源与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发展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避免产业布局同构,使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黄河三角洲地区内石油化工、盐化工工业、机械制造业、服装纺织业等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突出这些原有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形成品牌带动效应,在此基础上拉长产业链,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3.4.完善交通网络,建设现代交通系统

便利的交通是发展产业集群的一项基础,完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组成的现代交通系统,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这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集聚各种要素资源、发展产业集群、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6]

3.5.完善融资渠道,扶持产业集群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要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区内产业集群的不断成长、升级,政府方面应积极制定金融优惠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提高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方面应完善金融体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充分了解产业集群的种类以及各产业集群对资金的需要,针对不同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创新集群信贷业务,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便捷服务,成为集群内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企业方面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在申请银行贷款的同时,积极采取其它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面应联合起来提高对发展产业集群的资金支持力度,以满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国建,芦苗苗.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滨州学院学报,2011(8):23-27.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Z].2008-3-17.

[3]王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探析-基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研究[J].经济界,2010(5):76-84.

[4]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18-21.

[5]张红霞,陈磊.黄河三角洲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6):38-42.

[6]庄晓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集群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戏曲生态研究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黄河三角洲海上风机新型吸力锚基础型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