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新内涵与新空间

2012-01-29 10:13郭文革
中国远程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实用型广播电视办学

□ 郭文革

实践教学:新内涵与新空间

□ 郭文革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过程中关注的一个研究议题,也是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关于实践教学,这里主要谈三个观点:

第一,实践教学在我国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播电视大学讨论实践教学问题,经常从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探讨,其实不仅仅如此,对实践教学的提倡,还涉及我们如何从哲学认识论的层面上看待“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的团队也一直在研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问题。在多年的研究和观察中,我们发现“实践”常常是行动的、连续的、复杂的和混沌的;而“理论”常常是符号的、切合的、简化的和框架化的。在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中,我们往往发现解释很多现象的最适用的理论是“混沌理论”。为了解释复杂的社会现实,常常把连续的社会实践从纵向、横向切割成不同的条块,然后去研究实践在某一个局部的特点,并把这种解释符号化地(最常见的是用文字)表述出来。因此,理论是把实践中可观察到的很多点放到某一个理论框架里,它是框架化的;理论常常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简化的符号描述,它是符号化的。从“理论”和“实践”的这个特点不难看到,实践具有不可替代性。

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用(文字)符号表达,很多“实践性知识”需要借助于“行动”的方式来表达和交流,“教学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很多教师在接受师范教育的时候,都学习了大量的教学法的理论。但是当他真的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脑子里会立刻浮现出做学生的过程中,所观察、体验和看到的他的老师上课的样子。显然,以“行动”方式接触到的“实践教学法”,比以“文字”表达的教学理论,对教师的教学“行动”有更强的影响力。因此,美国学者康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历史上,大部分教师愿意接受并使用他们做学生时的传统教学方法,长期的学校学习使他们习惯于这种方法。”

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无论是从认识论上,还是从人才培养的方式上,都确实代表了一种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这样,不光广播电视大学关心实践教学问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也在启动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研究项目,包括在高等院校设立100所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在大中型企业设立100所教师培训基地等。从这个角度看,这次教师论坛的主题,呼应了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前沿性课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

第二,信息技术正在赋予“实践”这个词一系列新的涵义,网络已成为实实在在的“实践场所”,而不是“虚拟”空间。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艾伦·布林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下一个10年劳动力市场不一定会按照对教育水平的要求来划分,未来最重要的区别可能是: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络或无线传输而不会降低其质量的工作,以及不可能通过远距离方式提供而必须通过面对面方式提供的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职业,传统职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也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实践”的内涵和场所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对于“电子商务”或“数字媒体”这样的新兴职业来说,“网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践场所”。离开了“互联网”,它们还真的找不到“实践的空间”。这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赋予“实践”这个词的一个新的涵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基于互联网的实践系统和实践空间的建构。其次,很多传统职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包括企业的组织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以“会计”专业为例,原来的会计系统是记在“账本”上的,现在大量的会计信息是依靠软件系统来记账的。对于电子商务、通讯计费、网络银行等业务来说,需要依靠自动会计处理系统来记账。因此,传统职业的实用型人才培训,也同样要考虑信息技术对“实践”的影响。最后,信息技术为建立跨越校园、网络、企业的混合型“实践”教育机构,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知道,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建设专门的流水线、车间和企业是非常昂贵的,理想方式是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网络是这种混合办学模式的一个连接纽带和管理平台。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一个护士远程培训项目,就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建立了一个“学校+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分布式的临床医院和临床导师”的混合式组织和管理机构。这是新技术赋予“实践教学”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第三,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可能成为国家开放大学争创一流的一个突破口。

现在,很多大学都制定了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国家开放大学争创一流的最有可能的突破口就是实践教学。在这方面,国家开放大学有两点独特的优势。首先,广播电视大学的触角遍布全国,一直向下延伸到县里,这使得广播电视大学完全有可能触摸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前沿需求,这是北大、清华都不具有的优势。其次,广播电视大学对于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办学模式有很多的研究和实践,有可能依托网络建立一个跨越多个学校、企业以及多空间的(教室空间,网络空间,以及实际的基地)、新型的、混合的实践教学办学模式。基于这两点优势,有理由相信,广播电视大学有可能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方面,做出一系列开拓性、创新性的贡献。今天的这个研讨,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和目标。

当广播电视大学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办学模式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的突破,做出了北大、清华都做不到的独创性贡献的时候,广播电视大学就具有了一流的办学目标和一流的办学成果。

(本文系作者在“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教学一线的探索与反思”教师论坛上的点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 石 子

猜你喜欢
实用型广播电视办学
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创新教育下高校大学生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