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可行性探讨

2012-01-29 14:41赵志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31期
关键词:公益性筹资医疗机构

王 莹 赵志军 刘 闯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开封 475001

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可行性探讨

王 莹 赵志军 刘 闯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开封 47500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立医院筹资方式现状,指出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现实意义,并从我国公立医院所处的新形势、新政策等方面出发对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可行性进行论述。

公立医院;社会资本;可行性;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资金短缺仍然是阻碍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的引入能够起到有效解决公立医院资金不足,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的作用。因此,探讨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可行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公立医院筹资现状

在新医改方案实施之前,我国公立医院的筹资途径主要包括:财政补偿、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加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卫生事业方面的的投资逐渐增加。然而,这远远不能满足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1]。所以,我国公立医院经费的主要来源并非政府财政投入,而是药品加成和医疗服务价格。此外,还包括银行贷款、内部职工筹资、社会捐赠和社会融资等方式。由于国家对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偿有限,部分医疗机构需要依靠银行贷款来维持经营和发展,并且负债经营的公立医院也普遍存在。

2009年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公立医院在国家财政补助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其医疗服务价格不能合理补偿医疗服务消耗,同时又取消药品加成的话,对于那些负债经营和发展的医疗机构来说将无法偿还贷款。取消药品加成收入,使原本就处于经济困难的医疗机构举步维艰[2]。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不断改进医疗条件,完善医疗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然而,我国卫生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医疗机构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保持其公益性。一方面要坚持公益性,同时又要保证优质廉价的服务,这使医疗机构处于两难境地。

研究显示,大部分非营利性医院认为传统的三大筹资途径得到的资金不能满足医院的经营和发展需求,投资不足是它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单一的筹资途径影响着医院的长期发展。所以,医院筹资渠道应该多元化,公立医院对社会投资的需求是共同的[1]。将社会资本引进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 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意义

国际学界关于公立医院资金筹措的研究越来越强调公立部门和私立部门合作[3]。国外公立医院无论政府财政补贴情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都引入了社会资本,甚至连英国这样的高福利性质的国家近几年也开始引入私人投资计划,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慈善捐赠、融资租赁等。各国政府为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振兴公益性事业,也普遍采取了优惠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较实际需求仍显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短缺、低效运作已经成为阻碍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而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医院发展无力,公立医院已处于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西方国家利用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公立医院来说,为妥善解决公立医院原有资金筹集机制的弊端,促进公立医院持续的健康发展,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本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转变现有的医院筹资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当今,显得尤为迫切,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已成为医院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3 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的可行性

3.1 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医院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深入地改革。医院制度转变的基础是融资机制的转变,公立医院融资体制必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为根本出发点。医院融资机制的改革是医疗机构资源重组、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先决条件,也是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对卫生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先决条件[4]。我国公立医院融资体制改革从财政补助与业务收入相结合的双重补偿到政府投入逐年减少,放宽医疗收费制度;医院自主经营意识强化,银行贷款逐渐出现,社会资本多渠道进入医院融资机制;最后是在新医改的背景下进行的新一轮医院融资改革。从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融资机制的政策演变历程来看,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政拨款由最初的政府供给模式逐步变为医院申请模式[5]。医院筹资模式也从单纯的依靠政府垂直拨款,向多元化筹资转变。这些都成为社会资本多渠道进入公立医院的推动力量。

3.2 政策依据

近年来,我国有关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的政策规定为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2009年新医改的出台为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医改中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向医疗救助、医疗机构等慈善捐赠”等。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各界充分认识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的重要性,更为社会资本合理、合法地进入医疗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随后,国办发[2010]58号由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多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进一步放宽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的条件。

公立医院改革被列入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方案,这为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医改方案在为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提出了约束条件。例如,新医改提出要“严格控制医院的贷款规模”,这无疑是对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一项约束制度。这表明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投融资行为要建立在“公益性”和“适度规模”的基础上。

3.3 矛盾的解决

社会资本能否进入公立医院?传统思想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资本的逐利性相冲突。但是,从公立医院的本质来看,医院在作为公益性事业的同时,又是具有盈利性质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医院的社会责任,却忽略了医院的经济属性。公益性不等于无偿性,它只是承担国家社会公益事业的载体。公立医院在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医院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压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公立医院的经营和发展也是要追求一定的经济回报的。

吴奇飞等[6]、张勇[7]、周武[8]也认为在不触及产权的情况下,实现公立医院同社会资本的结合具有现实操作性。社会资本的引入既可以弥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又可以提高公立医院的运作效率。只要能够制定配套的法律制度,切实保障融资各方的利益,明确融资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公立医院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健全的法律体制和政策导向下,社会资本和公立医院的投融资行为并不会使引入社会资本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发生改变。医院的公益性与社会资本的逐利性本身是并不矛盾的。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融入社会资本,既是对政府投入的有力补充,又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公立医院之间开展竞争的有效手段。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在给医院带来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运行规则,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了公立医院的运作效率。此外,政府要明确自身职责,增加投入、加强规划、强化监管,使社会资本成为发展我国公立医院的重要补充。

[1]嘎瓦.非营利性医院吸收社会投资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经济,2003,5(22):47.

[2] 解庆东,姚红卫.取消药品加成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36):3371-3373.

[3l秦银河,王谦,刘美良.医院经济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06-108.

[4]周尚成,宁君云,方鹏骞.公立医院融资机制形成的理论分析及现实路径选择[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9):28-30.

[5]闫磊磊.我国社会资本在公立医院的发展状况及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12-32.

[6]吴奇飞,马丽平.公立医院股权融资不可行[J].中国卫生,2009,(4):56-57.

[7]张勇.公立医院不触动产权的几种筹资模式[J].山东卫生,2004,(8):17-19.

[8]周武.浅谈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如何筹集资金[J].中国卫生经济,2005,(12):72-73.

Discussion on the feasibility of public hospital introducing social capital

WANG YingZHAO Zhijun LIU Chua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This article pointes ou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troduced by public hospitals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public hospital financing in our country;and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public hospital introducing social capital from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olicy.

Public hospital;Social capital;Feasibility;Significance

R197.3

C

1674-4721(2012)11(a)-0152-02

河南省卫生厅2011年度卫生政策研究课题(YWZYZ2011001)。

2012-07-26 本文编辑:陈 俊)

猜你喜欢
公益性筹资医疗机构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