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pe法合成1,4-丁炔二醇EQ-201型炔化催化剂的研究

2012-01-30 10:49赵新明李海侠李耀会吕小婉李小定
化工设计通讯 2012年5期
关键词:二醇乙炔甲醛

罗 平,赵新明,李海侠,张 浩,李耀会,吕小婉,李小定

(1.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2.陕西比迪欧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渭南 714100)

0 引 言

20世纪40年代,Reppe发明了以甲醛(甲醇下游产品)和乙炔为原料合成1,4-丁炔二醇的工艺。该工艺使用炔铜催化剂,在反应压力下,增加了乙炔与炔铜的操作危险性。70年代后,又开发了新型合成1,4-丁炔二醇催化剂,使Reppe工艺得以改良;其催化剂为孔雀石,颗粒小,活性有了较大提高,在淤浆床中反应,改善了操作压力,降低了爆炸的危险性。但这种催化剂不耐磨损,容易流失。针对这种情况,后来出现了以二氧化硅、沸石、硅藻土为载体的炔化催化剂。文献[1]介绍了以分子筛和硅酸镁为载体制备的1,4-丁炔二醇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多采用浸渍法,由于铜的负载量受到限制,因此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短;同时,焙烧还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造成环保问题。

国内对醛炔法制备1,4-丁炔二醇催化剂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上生产1,4-丁炔二醇的淤浆床工艺较为复杂,使得国内对该催化剂的研究还处在实验室探索阶段。

EQ-201型催化剂是一种适用于甲醛与乙炔在淤浆床中反应制1,4-丁炔二醇的铜系催化剂,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活性好、寿命长、流失少等显著优点,具有明显的工业应用价值。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制备

催化剂制备方法采用本课题组发明的制备方法[2]:先将一定镁铝含量的高岭土经一定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无机酸洗后,过滤,滤饼洗涤,干燥,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铵研磨,焙烧,洗涤,干燥,筛分即得到经处理过的高岭土载体。再将载体放入反应釜,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升温到一定值后,将一定量和一定浓度的可溶性铜、M盐与可溶性碱液并流滴入反应釜,控制反应液pH值,反应完成后老化,洗涤,干燥,焙烧,筛分后得到催化剂。

1.2 活性评价方法

EQ-201催化剂活性评价实验在水浴加热的夹套玻璃反应釜中进行,评价条件见表1。

表1 EQ-201型催化剂活性评价条件

压力为常压、温度从室温升到70℃(每分钟升1℃)时,先向反应系统通入氮气置换20~30min后,关掉氮气;再通入乙炔气体,流量为150ml/min。当温度达到90℃后,将乙炔流量调至280ml/min。反应3~5h后基本活化完全。温度达到90℃后,每小时监测一次反应液pH值。此过程中活化和催化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反应温度达到90℃约8~12h后,将催化剂与产物抽滤分离,得到液体产物。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活性评价装置示意图1—转子流量计;2—乙炔净化器;3—恒温水槽;4—气体分布器;5—冷凝回流器;6—温度计;7—甲醇吸收器;8—皂膜流量计

1.3 XRD分析

由于XRD法能很好地测定化合物存在的形态,故选用日本理学3015X射线衍射—荧光两用仪对上述样品进行分析。主要实验条件如下:

Cu kα、35kV、25mA;扫描速度4°/min,纸速20mm/min;脉冲高度分析器。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液pH值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在常压,反应温度为90℃,甲醛含量为35.5%,固(催化剂)液(甲醛溶液)投放比为25∶300,乙炔流量为280ml/min条件下,通过调节反应液pH值,在分别反应2h、4h、8h后取样分析反应液中产物的含量,所得数据如图2所示。

图2 反应液pH值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反应液pH值在6~7.5时,产物1,4-丁炔二醇在反应液中的含量最高,pH值高于8后含量开始下降。反应液呈酸性时对反应也是不利的;当反应液pH值在3~3.5时,反应2h到8h后产物含量仅增加了1倍多;而当pH值在6~7.5时,反应2h到8h后产物含量增加了近4倍。因此,反应液pH值控制在6~7.5对生产是有利的。

2.2 反应液pH值对丙炔醇生成的影响

产物1,4-丁炔二醇生成过程为:

可见,丙炔醇是反应的中间产物。与2.1同样的评价条件下,取样分析反应液中丙炔醇的质量百分含量,所得数据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当反应液pH值在6~7.5时,中间产物丙炔醇的含量是最低的;该结果表明,此条件下中间产物向产物1,4-丁炔二醇的转化是最快的。从而进一步验证了2.1的结论的正确性,即反应液pH值应控制在6~7.5。

图3 反应液pH值对丙炔醇生成的影响

2.3 反应温度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在常压,反应液pH值6.5±0.5,甲醛含量为35.5%,固液投放比为25∶300,乙炔流量为280ml/min条件下,改变反应温度,在不同反应时间取样分析反应液中产物的含量,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反应温度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反应温度对产物的生成速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物生成速度明显加快,但到90℃反应6~8h后产物的生成速度基本没有变化,故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

2.4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在常压,反应液pH值为6.5±0.5,反应温度为90℃,甲醛含量为35.5%(300g),乙炔流量为280ml/min条件下,改变催化剂的投入量,分别为7.5g、15g、25g、50g、100g、200g,在不同反应时间取样分析反应液中产物的含量,所得数据如图5所示。

在其他评价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催化剂的投放量对产物生成速度有明显的影响。当催化剂与甲醛(35.5%)300g的投放比(质量比)在0.05~0.1范围内时,产物生成速度最高;当投放比(固液比)低于15∶300后,产物生成速度快速下降,可能是过低催化剂含量时气、固、液碰撞、接触几率下降所致;当投放比(固液比)高于50∶300后,产物生成速度也下降很快,可能是当催化剂含量增加时,虽乙炔气量没变,但导致气体扩散阻力增加,从而降低了产物生成速度。为此,我们做了2.5的验证实验。

图5 不同催化剂投放量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2.5 乙炔流量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在2.4的评价条件下,我们固定催化剂与甲醛(35.5%)的投放比(50∶300),乙炔流量由280ml/min增加到480ml/min,在不同反应时间取样分析产物的含量,所得数据如图6所示。

图6 乙炔流量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由图6可见,当催化剂投放量增加后,提高乙炔的流量能显著提高产物的生成速度,说明此过程受气体扩散和传质阻力影响较大,从而验证了2.4的推断。

2.6 不同甲醛含量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在常压,反应液pH值6.5±0.5,反应温度为90℃,乙炔流量为280ml/min,催化剂投放量为25g,甲醛投放量为300g条件下,改变甲醛的质量百分含量,在不同反应时间取样分析产物的含量,所得数据如图7所示。

图7 甲醛质量百分含量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由图7可见,当甲醛初始浓度在5%~10%时,产物生成速度随甲醛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当甲醛初始浓度在10%~30%时,产物生成速度随甲醛浓度增加而快速增加;当甲醛初始浓度大于30%时,产物生成速度略有下降。

有学者认为,甲醛初始浓度对反应速率常数有影响。Kale等[3]研究了甲醛初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为反应速率与甲醛浓度呈非线性关系,表观级数为0.4。赵玉龙等[4]认为,甲醛浓度高时,由于盐效应的作用,使乙炔的溶解度下降,因而导致反应速率常数降低。徐邦澄等[5]认为,可能是溶剂化效应影响,使反应速率常数随甲醛初始浓度的降低而升高。

虽然甲醛初始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后,产物的生成速度会有所下降,但采用较高浓度甲醛溶液进行反应,可以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降低后处理能源消耗,所以,对于淤浆床反应器,采用尽可能高的甲醛含量的原料进行生产是有利的。

2.7 寿命实验(与进口工业样对比)

在常压,反应液pH值6.5±0.5,反应温度为90℃,乙炔流量为280ml/min,催化剂(已活化好)投放量为25g,甲醛(35.5%)投放量为300g,反应12h后将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分析产物的含量和甲醛含量,分离出的催化剂继续做下一次实验。如此反复做了近20次,所得数据如图8、图9所示。

由图8、图9可见,在上述实验评价条件下,EQ-201的寿命和活性要明显优于进口工业样,进一步表明EQ-201型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图8 反应时间与甲醛转化率的关系

图9 反应时间与1,4-丁炔二醇收率的关系

2.8 X-射线衍射分析(XRD)

将未活化的工业样和EQ-201做了XRD分析,结果如图10所示。

图10 未活化工业样与EQ-201XRD图

由图10可以看出,EQ-201的活性组分氧化铜的特征衍射峰比进口工业样更弥散,半高峰更宽,说明EQ-201催化剂中氧化铜的分散性更好,晶粒尺寸更小,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中心。我们对它们的比表面积的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

3 结 论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EQ-201型炔化催化剂在常压,反应温度为90℃,甲醛含量为35.5%,反应液pH值6~7.5,催化剂与甲醛投放质量比为0.05~0.1,乙炔对催化剂空速12h-1的工艺条件下,甲醛转化率达95%,1,4-丁炔二醇收率达92%,明显优于进口工业样。

(2)EQ-201型炔化催化剂在上述工艺条件下,经230h寿命实验后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较进口工业样表现出了良好的耐热性和稳定性。

(3)EQ-201型催化剂采用华烁科技发明的专利生产方法制备,其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废水排放,但排放物质主要为硝酸钠,不属于国家环保控制因子。

[1]Franco Codignola,Castenedolo,Giorgio Vergini,et al.,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4-butynediol and related catalyst[P].ITLY:US4288641,1981.

[2]罗平,武文豹,李耀会,等.Reppe法合成1,4-丁炔二醇的含载体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P].CHINA:CN201110034749.4,2012.

[3]S.S.Kale,R.V.Chaudhart,P.A.Ramachandranet.Butunediol Synthesis.A Kinetic Study[J].Ind.Eng.Chem.Prod.Res.Dev.,1981;20(2):309~315.

[4]赵玉龙,顾其威,朱炳辰.丁炔二醇催化合成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研究[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4,28(2):153~160.

[5]徐邦澄,顾其威.淤浆床低压法合成1,4-丁炔二醇的研究[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9,33(3):272~276.

猜你喜欢
二醇乙炔甲醛
微生物降解甲醛的研究概述
如何确定“甲醛”临界量
烷美无炔
人参水解物中人参二醇的工艺优化及其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
新人参二醇滴丸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超导电乙炔炭黑DENKA BLACK(电池用途)
人参二醇磺酰化反应的研究
对氟苯甲醛的合成研究
在线激光乙炔分析仪在醋酸乙烯合成中的应用
美国延迟甲醛排放施行标准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