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欢呼对华诉讼胜利

2012-02-01 10:55
环球时报 2012-02-01
关键词:稀土原材料出口

●本报驻美国、日本、法国特派特约记者 吴成良 李珍 杨明 ●本报记者 段聪聪 ●魏辉

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1月30日裁定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必须解除出口限额。发起诉讼的美国用“巨大胜利”来形容这次裁决。西方媒体同样难掩兴奋之情,“中国输掉WTO官司”、“西方的胜利”成为它们报道标题中最突出的字眼。在它们看来,这次裁决还有更大意义——为西方打破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投石问路”,欧盟贸易代表已经迫不及待地敦促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在美国媒体看来,此案还触及当下最敏感的一个话题——就业,它们指责中国利用控制原材料迫使美国企业把工厂移到中国,“窃取”美国的工作机会。有媒体因此欢呼,这是“美国工人的巨大胜利”。不过这事显然并没有完。清华大学学者周世俭说,保护自己的资源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这些资源美国储量也很大,它现在的政策就是“把你的挖光用光,它自己的就值钱了”。《环球时报》今天发表社评,呼吁中国“消极执行”世贸裁定,对它“软顶”。

美欧希望借判决逼中国放开稀土出口

“这是美国的巨大胜利……奥巴马政府将继续确保中国和其他国家遵守规则,以便美国工人和公司能在公平的平台上竞争和成功。”让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如此兴奋的正是WTO上诉机构的裁定。该机构在1月30日的裁决报告中称,中国对铝土、焦炭、黄磷和锌等9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以及价格和数量控制,违反了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必须马上降低出口关税,并解除出口限额,以履行其作为WTO成员国的义务”。

《纽约时报》1月31日报道说,这一诉讼由美国、欧盟和墨西哥于2009年发起,此案随即成为多年来最受关注的贸易纠纷之一,因为它可以作为其他自然资源贸易裁决的先例。文章称,中国商务部31日在网站上发表声明,对判决表示遗憾,但看起来将会接受裁决。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此案触及世界贸易体系紧张的重要源头——利用出口限制储存原材料用于国内生产。此案也凸显了过去几年商品价格飙升后,全球急于获取原材料供应。此案还表明美国与欧盟联手在贸易问题上对付中国,华盛顿和布鲁塞尔认为这一战略将有助于他们维持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影响。

在西方媒体看来,这次裁决的更大意义是对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发起挑战提供了一个“先例”。《华尔街日报》1月31日说,WTO上诉机构反对中国限制出口钢铁和化学工业原材料,这一决定将为美国和欧洲在类似的稀土问题上提供弹药。《纽约时报》称,贸易专家认为,北京遭受的这一法律挫折可能成为一个判例,使西方挑战中国限制包括稀土在内的其他自然资源出口有例可循。中国生产世界90%以上的稀土,它们是制造计算机、手机、混合动力汽车和风力发电机的重要材料。

事实上,美欧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乘胜追击”了。路透社报道称,尽管当天的裁决不包括稀土,但美国一些议员敦促美国利用这一决定打新官司,迫使北京取消稀土出口限制。美国稀土加工商“美国元素”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西尔弗说:“上诉机构的决定是美国巨大的胜利,这证明引发很大担忧的价格双轨制的存在。”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特更是借此直接敦促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他说:“中国必须迅速取消出口限制,我希望中国所有的出口制度,包括稀土,都符合世贸规则。”

日本舆论同样对这次裁决格外关注,一是因为日本高科技制造业发达,稀土需求量大;二是因为日本媒体一直对2010年的“中国暂停向日本出口稀土”事件耿耿于怀。《日本经济新闻》1月31日说,WTO做出了正确的判决,这次轮到中国说“很遗憾”了。日本商务信息网站“钻石”评论称,这是日美欧“对中战略”的胜利,中国凭借“一国供给”的独占地位,将需求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中,任意支配市场,各国对中国的不满情绪早已高涨。富士电视台说,自从2010年中日之间发生撞船事件以来,中国一直对向日本出口稀土实施限制,使得日本高科技产品制造企业十分紧张。今后在稀土上和中国的斗争,就应当像这样联合起来。

美国工人的胜利?

WTO的裁决真能让中国放松稀土出口限制吗?西方媒体在欢呼胜利的同时,对这个问题保持了谨慎。路透社报道称,虽然中国可能被迫调整一些出口政策,但北京限制稀土出口和控制价格的战略可能不会改变。报道援引一名分析人士的话说:“谈论影响如何为时尚早,但我认为不会对价格产生大的影响——供求关系仍将是大问题。”法国《新工厂》的分析说,中国会转而采取其他措施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不可能在关乎自身重大利益问题上做出关键性让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教授屠新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采取限制出口措施有多方面考虑,一是保护环境,防止乱采乱挖;另一方面是要调整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低价出口现象。现在来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能主要依靠贸易政策,而应寻找其他政策手段来替代。并不是说这个案子输了,稀土政策就要马上调整或者取消出口限制。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认为,保护自己的资源是一个国家应有的经济主权。而且这些资源不是只中国有,美国储量也很大,排世界第三,

但它现在的策略就是“把你的挖光用光,它自己的就值钱了”。中国有必要调整保护政策,要真正保护这些资源就要从源头做起,即从开采上做起,开采规范后西方也就没办法了。

美国媒体还把这次裁决与美国的就业联系起来。美国“市场观察”网站报道称,WTO的裁决是美国工人的巨大胜利。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国际业务主席杰勒德说:“中国出口限制成为当前明显的危险。他们限制供应,提高价格,引发恐慌。他们犹如一块磁铁,吸引公司将生产和采购转移到中国,以获取这些重要原材料。”法国《世界报》称,美国和欧盟指责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造成“不公平竞争”,而背后的真正含义,是阻止医疗设备、光盘、汽车和白色家电制造、有色金属冶炼、蓄电池等众多行业及其就业机会外流。

就业正是当下美国最敏感话题之一,也是美国指责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华尔街日报》1月31日报道说,国会和大选的双重政治压力迫使奥巴马政府对中国贸易政策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参议员谢罗德·布朗当天呼吁对中国采取更猛烈的贸易强制措施,他还准备在国会与工会领导人探讨中国不正当竞争导致美国工作流失问题。《福布斯》网站称,多年来就业市场从未成为华盛顿的头号关切,但随着欧盟再次濒临金融灾难的边缘,美国就业市场暗淡无比,在贸易问题上找中国的茬已成为政客的政策偏好。美国政府正在“更大的劳动战争框架中”看待中国。

对于美国媒体的这种联系,周世俭并不认同。他对记者说,美国企业追求的是廉价劳动力、廉价环境和超级利润,资源在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有关中国通过限制原材料出口获取就业机会的说法站不住脚。屠新泉则表示,美国借就业问题指责中国,更多是一种“情绪发泄”。就业的确是个大问题,但不是哪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全球化的结果,也是美国推动的结果,需要反思的是美国自己。他还表示,整个裁决对美国的意义也没那么大,美国之所以欢呼,是因为他们把这看做一种象征,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越来越强,美国人心里不平衡,希望打破中国的这种控制力,美国媒体是在搞“精神胜利法”。

美在多个方面构筑对华“贸易冲突大战场”

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看来,此次西方对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的诉讼,不过是双方“贸易冲突大战场”的一环。报道称,双方的贸易冲突正拉开大战场,美国已经对中国支持可再生能源工业展开调查,美国太阳能公司近来还要求对进口的中国太阳能电池征收紧急反补贴关税。《福布斯》网站说,奥巴马日前在国情咨文中骄傲地宣布,他对中国加征的贸易关税比布什还多。中国公司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多。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与北京的贸易竞争正在增加。1月31日,美国一个工会连同民主党政治家和贸易保护组织计划发起一项运动,拿中国汽车工业开刀。他们指责北京不公正地补贴中国汽车零件制造商,非法限制出口外国零件厂商维护竞争力所需的重要原材料。该组织称,过去10年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件增加900%,导致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工作大量流失,而这三州正是奥巴马政府选举之年不可忽视的摇摆州。

然而即使美国媒体也认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冲突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指责中国违反贸易规则,宣布成立新的贸易执法机构,加强对“中国等国家不当贸易行为”的调查,承诺加强对中国出口商的调查。奥巴马政府迄今已经在世贸组织内与中国打了5场官司,去年底又将矛头对准中国太阳能产业,上周还宣布将调查中国风力发电行业。但不管对中国商品制造什么新的障碍,都难以保护美国的工作。以中国轮胎为例,奥巴马2009年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的关税,并称阻止“中国轮胎涌入”挽救了1000个工作岗位。但事实是,这一关税并未帮助美国轮胎制造商,采购只是从中国转移到泰国、印尼和墨西哥。报道称,中国很容易成为政治目标,特别是在美国经济焦虑时期。

法国《解放报》的一篇评论称,欧盟对中国“露出牙齿”的做法可能适得其反,中国可以轻易提出三个令欧洲难以辩驳的例子——对华武器禁运、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市场经济地位的给予,欧盟在这三大领域都对中国采取了非市场的限制措施,中国大可以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猜你喜欢
稀土原材料出口
德媒:中国收紧重要原材料出口
王牌稀 土
知识无穷尽
企业降低成本与原材料成本核算探究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家具绿色设计中的原材料选择
2020年我国稀土年度开采量将控制在14万吨以内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