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韩寒有现实意义吗?

2012-02-02 11:03
环球时报 2012-02-02
关键词:代笔韩寒逻辑

质疑名人是一种公共理性

彭晓芸

连日来,韩寒早年成名作及其博客有无代笔的争论,成为了一台华丽丽的网络春晚,掀起巨大波澜。

不必忙着就有无代笔下结论,倒是这一场网络社会运动呈现的百态值得深思。将其命名为“网络社会运动”,是由于事件发端并且发酵于网络,参与途径在网络平台即可得以实现。它不是唱歌跳舞活动,不是全民健身运动,不需要地缘上的空间配合,也不需要别的辅助工具,于是草根思想家频出,许多海外人士也纷纷参与分析讨论。

就主战场新浪微博来说,质疑方追求以理据说服人,以技术指标提出可能性,而力挺韩寒的一方则出现较为情绪化的语言风格,未能与质疑一方的疑点一一对应进行论辩,这导致理性论辩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质疑总是基于可能性,因此不可能尽善尽美,更不可能一步到位、证据确凿。但是否因此否定质疑公众人物的合法性,引起了理性的知识分子和网民的讨论。质疑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起码的原则应当是建立在不捏造事实的基础上;其次,这种质疑应当是和公共利益相关的,譬如不能侵犯质疑对象的隐私。质疑者方舟子所做的,是符合这个原则的,他基于公开文本视频资料作出分析,甚至就算下了结论,也只能作为对公众人物的一种批评来看待,如果批评无理,自然无人相信,如果有主观恶意,侵犯名誉权,的确应当诉诸法律来维权。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或不愿意承认这样一条原则,就是对公众人物在遭受批评时的“弱化保护”原则。韩寒自愿成为公众人物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巨大社会声望,相应地,其人格权(名誉权)不可能像普通自然人那样得到完全同等的保护。因为公众人物对社会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他不可能只享受媒体的正面塑造和舆论赞美,而丝毫不能忍受暂时性乃至有偏差的指责,公众人物占用了较多社会资源,则应当承担更多义务,否则就是对公众的不公平。尤其这场质疑的逻辑起点,在于追溯韩寒一举成名的新概念作文比赛有无程序上的违规,更加牵涉到公众的知情权和公平原则。

质疑不是为了打倒谁——很多人的记忆仍然停留在历史记忆当中。更为重要的是,在真相面前,无论左右,应当超越所谓的政治派别划分,以追求真相为最底线共识。否则,一些自由知识分子、媒体人今天的表现,与过去他们对被贴上“新左派”标签的汪晖在长江读书奖、论文抄袭等问题上的穷追不舍,在逻辑上是无法自洽的。公共言论,应当以符合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公平公正为原则,如果丧失这样的公共理性,“民主自由”等字眼很容易成为某一个派别的标签和专利,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作为挡箭牌和遮羞布,而看不到韩寒现象即便不存在代笔问题,也有过度消费政治成为商业明星的巨大利益链所在。究竟是在维护“民主自由”的代言人和意见领袖,还是在维护彼此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建立在对真相的底线共识上才可能辨识。一旦真相被抽空或搁置,价值立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更有人说,韩寒有无代笔无关紧要,他起过宣扬自由价值观的正面效应即善莫大焉,这恐怕是将目的论发挥到极致,并且无视手段、不论程序正义的谬论了,其背后的逻辑实际上是成功学的功利和泡沫,恐将践踏当下公共生活中的伦理底线。还有人认为,韩寒“代笔门”不重要,应当为了长远的民主事业而放下争论,搁置真相的追究,这恐怕又是一种雷同于“目的论”的功利心态。试想,如果我们对一个引起舆论如此热切关注的公共事件真相的追求,由于存在技术、时间上的难度,就失去了耐性和信心,那么,宣扬民主事业还是可信赖的吗?谁都知道,社会转型的阵痛和阶层分裂,其艰辛和漫长程度要远远超过今天区区一个韩寒事件的争执,不经历今天的网络社区民主公共论辩,我们可能面对那样的撕裂和痛楚吗?

无论韩寒“代笔门”的真相如何,对个体的宽容原则应当践行,即便有代笔,韩寒走下“神坛”不应当是一件中国公众无法承受的事情,也不应当变成对个体的口诛笔伐。值得深切反思的是,“韩寒现象”究竟是怎样炼成的,有无你我的一分自私与怯懦在其中?实际上,当一个偶像被推到不可预期的位置,背后的推手是值得反思的,这是一种社会整体颓废的惰性,希望有一个神话可以拯救我们,希望他为公众代言、践行,这个过程消弭了个体的力量,抹杀了个体的自由意志。

真正的启蒙,应当从我们自身开启,敢于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作为伦理起点。▲(作者是广东资深媒体人)

质疑作家“代笔”难有定论

张颐武

在“韩三篇”之后出现的方韩之争愈演愈烈,短期内没有平息的可能。近年来,公众人物、企业和社会的诚信问题一直是全社会的焦点,不少公众人物经过质疑而迅速倒掉。中国社会近年的总体趋势是对公众人物的道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而舆论监督的关键也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这次处于争议中心的是一直被视为80后的代表人物、几乎总是在对传统的公众人物提出质疑的韩寒,确实引发了更为复杂的状况。

这次引发的争议其实是一个难以有最后定论的议题——“代笔”,这和文学界常常引发争议的抄袭剽窃的争论或者有关学历、研究成果真假的争论有明显不同。有关抄袭剽窃等的讨论,有已经发表的文本可供比对,也有著作权受到损害的一方。这样的争议常常会有经过对比研究得出相对能让公众一致接受的结论。虽然许多当事人还会对此不服,但已经难以对公众产生影响。但“代笔”是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假定的“原作者”心甘情愿地让渡自己的著作权给作者的行为,代笔者的原作也常常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并没有人利益受损,反而有可能是双赢的结局,因而也不可能有人提供可供比照的版本。

对“代笔”的质疑并没有作为法律上证据的可能,也完全不可能动摇现有著作权人对作品的署名及其所有的各种权利。这种质疑只能基于逻辑推断,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尝试论证作者“不可能”创作这些作品。但作者本人和有关各方也完全有权坚守立场,无需辩论就可以坚持著作权,根本不需要论证自己有无创作这些作品的“可能”,因为目前的著作权不可能由于没有铁证的质疑就发生动摇,也不可能由此承担任何导致法理意义上著作权改变的后果。

从这一点上看,质疑不可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和后果,除非出现关键性的证据和证人,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就是这种质疑既不可能“证实”也不可能“证伪”。

但这仍可能产生对现有著作权人声誉的冲击:一是作者的创造力会受到怀疑,导致声誉下降;二是作者的诚信受到怀疑,也会导致声誉下降。所以,问题不在于法律上的著作权,而在于公众心目中对于作者能力和诚信的判断。因此,这次质疑和方舟子以往打假其实有相当差别。以往那些打假有更多难以辩驳的根据。而这次却是根据文本解读分析进行的。如果这种“代笔”的表述被公众接受,必然导致作者声誉受到更多冲击。因此作者也不得不在公众舆论中进行自证,论证自己不仅“可能”而且确实创作了这些作品同时并不存在任何代笔者。

这里的“官司”其实不是法律上的,而是舆论中的。这里质疑者的有利之处在于他只需要提出逻辑的疑点就可以导致作者的原创性和诚信受损,但不利之处在于不可能得到任何铁证。作者的有利之处在于他天然具有的著作权和作者身份不可能被动摇,不利之处在于“自证”具有极高难度。

因此,这种论战必然难以得到任何“一锤定音”的最终结果,其结果在于人们心中对于作者原创性和诚信的信任程度是否降低。双方杠上的结果最终也就是没有结果。而“韩三篇”的微妙影响也值得深长思之,人们会依据“情感共同体”,如过去的感情和谁接近来下判断,或“利益共同体”,支持谁对我有好处来下判断。争讼不已,最后就会是质疑方通过逻辑、文体风格、时代特点等力证“不可能”。作者方从写作经历、事实方面力证“可能”,而双方的“粉”都是依据过去的感情来判断,也会为逻辑和事实的不断举证而发生微妙变化。逻辑有冲击力,感情有鼓动力,关键是说服中间派,这些原本没有立场的中间派的判断会决定双方影响力的消长。目前论战其实就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反映。而网络争议的问题在于双方“阵营”都有许多激烈的、伤及对方人格或名誉的话语,论战也会为各种偶然的情况和公关策略所影响。

这一争论目前看不可能在短期内终结,即使民事诉讼有了结果也会延续下去。随着争论的延续,韩寒作为作家的声誉以及作为80后某种代表性人物的形象会因为这一事件而发生异常复杂的变化。这里让我们思考的却是公众人物形象、微博和博客的影响力以及当下社会伦理标准等议题。这些议题会长期地继续由此发酵和引发新的争议。▲(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国际论坛版文章除社评外,均不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电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

猜你喜欢
代笔韩寒逻辑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韩寒作品经典语句
没出生时,就叫韩寒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代笔
The Fall of Han
代笔
一加牵手韩寒 确定达成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