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茶掠影

2012-02-08 05:46姚晓燕
茶博览 2012年9期
关键词:茶点高丽茶具

■ 姚晓燕

韩茶掠影

■ 姚晓燕

宝城观光茶园

丽春的五月韩国气候温暖,景色宜人,我开始了一段难忘的茶文化之旅,途经宝城、大邱、首尔等地,近距离感受了韩国茶文化,韩国茶人那种对茶文化的专注和热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以茶为媒的中韩文化交流,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盛衰起浮的韩国茶文化

中韩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历史文化交流频繁,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也较早地传入了朝鲜半岛。早在新罗时代(公元前57年~公元935年),茶就以僧侣往来的方式传到韩国。其实对茶文化传入韩国的时机有众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新罗善德女王时期传入这一说法是有史料记载,最具说服力的。据《三国史记》记载,兴德王三年(公元828年)使臣大廉带回茶籽,王令植于智异山。也就是说,在唐代初期,茶叶已传入新罗。由于佛教的影响,许多韩国僧侣纷纷赴唐和天竺留学,回国时也喜欢携带茶叶或茶籽,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中传播并流行,由此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土化的发展。

高丽王朝时期(918年~1392年),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韩国茶礼,并普及于各个阶层之中,饮茶达到全盛时期,无论是王室贵族、僧侣、平民百姓都会在各种节日庆典中行茶礼,饮茶风气极为普遍。由于高丽时期整个跨度是从我国五代至明朝,因此也经历了唐煮宋点明冲泡的饮茶过程。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徐兢奉命出使高丽,回国后第二年(1124年),便撰写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详细记录了自己在高丽的所见所闻,并在三十二卷《器皿》三“茶俎”条中记载了高丽时期的一些茶事情况:“土产茶,味苦涩不可入口,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自锡赉之外,商贾亦通贩。故迩来颇喜饮茶。益治茶具,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皆窃效中国制度……。”从中,我们还能看出当时韩国有土产茶和进口茶之分,以及所用的茶具类型,如黑釉盏、青瓷小瓯、银制茶具等等,其中青瓷小瓯是高丽时代较为推崇的茶具,频繁出现在各种茶礼之中,直到现在人们对高丽青瓷还是记忆犹新。

朝鲜时期,受明朝茶文化的影响,饮茶方式流行散茶壶泡法,韩国茶礼也进一步得到了规范。但到朝鲜后期,由于佛教的衰退以及茶叶价格昂贵等一系列原因,茶文化开始衰落。幸得高僧草衣禅师、学者丁若镛和金正喜等人的大力提倡,才再度复兴了韩国茶道。

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朝鲜推行日式教育,给韩国茶文化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战后,茶文化又开始复苏,之后韩国成立了茶人联合会等一系列茶文化组织,并开始再度发展韩国茶文化。

清香鲜爽的宝城绿茶

宝城是韩国最西南的城市,全罗南道宝城郡是韩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地。由于宝城作为山、海、湖水融为一体的地区,位于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交汇之处,昼夜温差大,对茶的氨基酸形成影响较大,因此茶汤较为鲜爽。

宝城茶的历史在朝鲜初期的《世宗实录地理志》、《东国舆地胜揽》、《旧郡志》等书籍中均将宝城绿茶作为土特产进行了记载。特别是从设有茶所上推断,高丽时代宝城茶极有可能为贡品。从 1960年代开始大规模扩建茶园,宝城成了产量占韩国总产量40%以上最大的绿茶产地。

宝城绿茶的制作遵循严格的步骤:1、采摘茶叶:茶叶开出 5叶前,在每个芽上采摘 2-3叶。采摘时期分:雨前(谷雨以前)、谷雨(谷雨之际)、细雀(4月下旬~5月上旬)、中雀(5月上旬~5月中旬)、大雀(5月中旬~5月下旬)。2、炒青:在250~300℃中翻炒8~10分钟后,摊开晾凉。3、揉捻:揉捻5~10分钟,解块分散后再重复揉捻2-3次,使成分充分揉出。4、干燥 :在80~90℃锅温中干燥,使茶叶的水分含量达到4-7%。

炒青

揉捻

室外茶席

韩果

茶食

色味俱佳的韩国茶点

随着中国的茶文化传到韩国,并溶入了韩国自身文化特点,从而形成的韩国茶礼。茶礼作为一种为祭祀而进行的仪式,糕饼则是祭品中不可或缺的茶点,其外观比较精致,品种十分丰富。作为韩国传统美食之一的茶点,每逢节日或特殊日子则是招待客人或是饭后甜点的必备糕点,看似简单,但制作精细。

年糕:以糯米制成,切成小块,外蘸豆面。吃起来口感类似于中国的“驴打滚”。

韩果:是有着鲜艳的色泽和各种形状的韩国甜点的总称,可以品茶时作为茶点的健康甜点,外形十分精美。据当地人介绍,这种茶点是榨取各种蔬果汁作为原料调色,再与糯米制成各种好看的形状,制作过程较为精细。

茶食:将栗子粉,茶叶,松黄粉和蜂蜜等混在一起捣碎后再放在多种模子里做成各种形状,最后烘烤而成。

通过茶叶这个媒介,让我们感受了别样的韩茶文化,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各种茶事活动的组织举办,加强了两国茶文化的交流,增近了两国茶人的友谊,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佳饮品,它的精神境界是祥和的,使我们跨越了国界,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文化财富。

猜你喜欢
茶点高丽茶具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极简主义在坭兴陶茶具设计中的应用
有些东西是用来欣赏的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基于西式面点工艺的广式茶点创新策略
茶点选配指南
高丽莉作品赏析
母与子
美轮美奂的茶具
浅议茶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