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重视老年患者心肺复苏

2012-02-08 06:21周苏明
实用老年医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脏器存活率医生

周苏明

周苏明教授

心跳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其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资料显示,全球院外心跳骤停在所有年龄总计的发生率为每年每10万人口中82.9例,成人组为213例。院外心跳骤停意图复苏的病例在各地区的分布为(每年每10万人口):亚洲55例,欧洲86例,北美洲94例,澳大利亚113例。医院内心跳骤停的发生率资料有限,2003年文献报道,美国心脏病学的调查显示,207家参与研究的医院共发生心跳骤停14 720例,平均每年每张病床发生成人心跳骤停0.174例。2011年美国GWTG-R研究表明,2003~2007年,平均每年发生心跳骤停约20万例。在心跳骤停的病例中老年人群占有相当比例,瑞典的一个全国性调查显示,1992~2005年14年间经急诊救护系统抢救的院外心跳骤停患者共38 646例,各年度患者的中位数年龄均在71~72岁,提示老年患者是心跳骤停发病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内尚无这方面的报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机体储备功能下降,而且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或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肿瘤、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等,进一步损害了各脏器功能,使得老年人承受意外打击的能力显著下降。较多资料显示,发生心跳骤停并接受心肺复苏(CPR)的老年人预后差,存活出院率、生活质量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

在实施了众多医疗措施之后,大多数老人仍然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一方面增加了老年患者自身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患者家属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如何提高CPR的效率(复苏存活率),更有效地利用医疗、社会资源,获得更高的效益,是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

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生理特点,尽早正确应用CPR技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了解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心跳骤停的发生;复苏后脏器功能支持同样是决定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老年患者的脑保护、循环功能及其他脏器的功能保护与成年患者有较大不同,复苏后各脏器功能维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年患者的预后;知晓影响CPR预后的因素,可使临床医生明白:对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跳骤停不应轻易放弃,而对于那些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再长时间的复苏和脏器功能维持往往都是徒劳的,应减少他们的痛苦,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去;临床医生同样必须明确的是什么情况下不施行CPR、什么时候停止CPR,以及如何看待患者和家属(监护人)的意愿,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处理CPR中的伦理问题。

总之,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临床医生尤其是从事老年医学的医生会越来越多地面临老年患者CPR的问题,如何正确地实施CPR、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如何合理应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猜你喜欢
脏器存活率医生
最美医生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在达古雪山巅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白内障大鼠主要脏器重量与脏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