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大款毁了唐伯虎政治前途

2012-02-11 11:52刘黎平
百家讲坛 2012年19期
关键词:唐伯虎试题考试

刘黎平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29岁,他是一位秀才和举人考试连续第一的江南才子;那一年,天下会考,在北京。

29岁了,是继续做小鲤鱼,还是化龙腾跃而去?唐伯虎的才气当然不会答应他继续做小鲤鱼,天下人也不会答应。

首先,唐伯虎的爸爸准备好了。别以为阿虎出身书香门第,巨贾大富,他真实的生活环境是“居身屠酤,鼓刀涤血”,从小住在屠宰行和大排档,每日里看杀鸡剖鱼污血横流的营生。唐爸爸和唐妈妈就在吴县(今苏州)做小生意。唐爸爸不想让阿虎跟他一样当小市民,不仅重金请名师教阿虎,还给阿虎报名参加了明朝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唐爸爸还有素质教育意识,他请经常来自己大排档吃烧烤、喝啤酒的美术教授周臣,教阿虎学美术。

唐伯虎也准备好了。他一直不问生产,专心读书,与世隔绝,在寺庙的钟声中伴着寒灯苦读。14岁去苏州府参考,考中当地秀才第一名,这个成绩惊动四海,不要小看秀才,范进考到50多岁才考上;弘治十一年,唐伯虎28岁,赴南京考試,又是举人中的第一名:解元。烧烤店里飞出金凤凰,阿虎在应试教育这一关是没得说了。

天下人也准备好了。弘治十年科考时,考官“对其有成见,弃之不取”。在唐伯虎中秀才第一名之后,当时的苏州刺史非常惜才,极力为其辩白,才使其补录名末。地方省厅级干部看重,中央来的领导也看重,唐伯虎参加举人考试,南京方面主考官梁储是吏部高官,看了唐伯虎的文章,一句话定调:“这不就是现成的解元吗?”于是,唐伯虎是解元了。好运似乎还没停止在中央下派干部那里,梁储回到北京后,找到了当时的中央部委级高官,天子的辅导老师—程敏政,激动地说了自己在南京主考的感受:“有个叫唐伯虎的,是江南考区的尖子生,程老师,拜托您多多关照。”锦上添花的是,程敏政刚接手主持全国会试的工作,偏偏他老人家又凑上这么一句话:“我也听说过,唐伯虎同学是江南考区的优异生呢。”

从中央到地方,一顶桂冠已经为唐伯虎定制好,只要通过一道法定的考试,就要戴到唐伯虎的头上了。而唐伯虎最不怕的就是考试,他自称当时的盛况是:“岐舌而赞,并口而称。”大家恨不得一个舌头变成两个舌头来赞美他。

29岁这一年,唐伯虎来到北京参加考试,那一年的考题特别古怪,考得天下英雄束手无策,却有两份考卷异常出众,主考官程敏政拿起这两份试卷,在不知道考生姓名的情况下说:“这两份肯定是唐寅和徐经的。”徐经是谁?是唐伯虎的好友。

唐伯虎,面对未来的光辉岁月,你准备好了吗?天下很多人都准备好了,尤其是妒忌你的人。

在那一年,在北京各大街和胡同里,在大明王朝的山山水水和大街小巷,传着一条这样的信息:今年的新科状元已经内定,就是吴县小贩的儿子唐伯虎。群众的眼睛不仅是雪亮的,也是血红的,各地人都为其行径所不齿。大家都握起拳头想打他,好似面对着杀父仇人一般,认不认识唐同学的,都对他竖起中指吐口水。

事件很快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个叫华昶的户部给事中向弘治帝打报告,弹劾皇帝的老师泄露试题,报告里将泄题情节描述得十分恶劣:三场考试还未入场,题目就已满大街都有了。考生唐伯虎和徐经昏了头,拿着试题到处炫耀,简直给我大明盛世脸上抹黑,“此岂科目所宜有,盛世所宜容”?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居然要靠泄露的试题来博取功名?开什么玩笑,究竟哪里掉链子了?

金銮殿里的弘治帝也不明白,万岁爷倒不怎么看重江南才子的名节,他看重的是自己老师的清白,于是将告密信下达礼部处理,礼部报告很快出来了:华昶的告密未必空穴来风,建议查卷。当然,程老师是要避嫌的了。主持查卷的工作小组经过反复查阅,最后得出结果:程敏政审阅过的考生中没有唐伯虎和徐经。

老师的清白得到了证明,弘治帝松了口气,然后对告密的人和涉案人员勃然大怒,居然出动了国家安全机器—锦衣卫。就在当年三月,唐伯虎蹲班房了,告密者华昶也下了班房。

唐考生、徐考生,居然玷污帝师清白,打;华昶,一个处级干部,居然诬告帝师,也要打。真不敢想象,锦衣卫里的弟兄们,一个个甄子丹、李连杰那样的身手,两腿下去能将桌子踢断,那拳脚皮鞭落在文质彬彬的唐伯虎身上,会是怎样的结果。

华昶毕竟是官场老手,知道一旦交代就会将牢底坐穿,他扛住了,没有交代真正的告密人。在明朝当官,还真得皮糙肉厚呀。唐伯虎毕竟是小门小户出身,扛住了,当才子也得皮糙肉厚啊。徐经,这个千金之子,皮娇肉嫩,却经不住打,招了。招的是什么?招的是他确实向程敏政打听过试题,程老师还给过他一份模拟题。

这回,轮到弘治帝头大了,本想证明老师的清白,顺便揪出告黑状的,结果把老师也逮进去了。程敏政进去了,一番审问,还是没有泄题的证据,放出来不久就气死了。别以为没有罪证就说明你是清白的,有些事情,只要你一卷入,就等于宣判你清白的死刑了。

全身充满艺术灵气的唐伯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蹚这么一潭浑水,事关帝师的荣誉,事关天下人对科举的信任。他只是参加了一场考试而已,却没想到考试这么复杂,这么艰险,他根本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

唐伯虎考生,到底哪个环节出错了?

还要把镜头往回放,回到唐伯虎进北京的前夕和进北京的当初。当时,唐伯虎是坐船北上的,在船上认识了徐经,这人不怎么有名,他的后人倒挺有名—徐霞客。不怎么有名的徐经考生想傍一下大名鼎鼎的江南才子唐伯虎,因为增些名气可为考试加分;不怎么有钱的唐伯虎是不是也想傍一傍有钱的徐同学呢?不得而知,徐同学出身江阴望族,钱多,书多,人也不傻,三年前考了个举人第41名。于是,有才的唐伯虎和有钱的徐经,相得益彰地在游轮上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路到北京。

有才的人和有钱的人混在一起,想不嚣张都不行。徐大公子手下有一帮大明王朝的一线艺员歌手,每日每夜从这家夜总会混到那家夜总会,邀请京城里的达官贵人来聚会,见面就介绍:“这就是未来的新科状元唐伯虎。我徐经呢,是新科状元的挚友。”唐伯虎同学大概也默认了。当时的高干梁储也放出这样的风声来,大力营造气氛。

风光来得太早,往往是暴风雨的前奏。“侧目在旁,而仆(我)不知”。有钱又有野心的人,必定要生事。据不太可靠的材料称,徐经曾经找到程敏政的随从,重金买题,而且买到手了,然后让唐伯虎做;而唐伯虎也花了一个金币向程乞文。这个算不算泄题呢?关键要看这事有没有被捅出去,一旦公众化就难说了。

不幸的是,这事被捅出去了。捅出去的人,就是唐伯虎。唐伯虎做完模拟试题,兴奋得不得了,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另一个考生:都穆。唐伯虎的意思大概是说:今年的试题可能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跟高考猜题差不多。但究竟是猜题还是泄题,就看利益的角逐了。

都穆去一个姓马的官员家蹭饭吃,忽然部里来人,都穆回避,可人回避了,耳朵没回避,他听到部里的人说了这么句话:“考生唐伯虎此次又是第一。”一个考生最不喜欢听别人说另一个考生考得好,于是羡慕忌妒恨的都穆告密了……

这是在以流言著称的笔记《游石湖纪事》中出现的故事。据说华昶被打得死去活来都没招出来的告密人,就是都穆。然而,唐伯虎终其一生都对科场舞弊案耿耿于怀,但他与都穆的友谊也持续了一生。在弘治十二年科考之前,他们是“莫逆”,此后几十年间,二人又多次合作书画,都穆与唐伯虎好友祝枝山、文徵明也是故旧,相见时往往喜极而泣。如果真是都穆陷害了唐,唐会这么淡定吗?还是祝枝山的判断更有可能:“乃仇视徐经者所为。”无论怎样,朝廷已经把唐伯虎这条龙打回小鲤鱼—永远取消考试资格,降格为事业编制,前往浙江工作。徐经也如此。

这件发生在唐伯虎而立之年的惊变事件,成了他人生和理想的一个分水岭。他的人生如何?“愧色满面……夫妻反目”,第二任妻子和他离婚,而他的父母、元配和儿子早在他考举人之前就已亡故。他连死的心都有了,但想到弟弟“弱不任门户”,还是屈辱地活了下来。人生理想呢?他坚定了要死心塌地做一个文艺青年的决心,他要把自己对文化、对艺术的感悟,整理记录下来,“传之好事,托之高山”,传给对这些有兴趣的人,藏到深山里。就在那一年,唐伯虎决定做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他的决定也许对了,因为凭那张大嘴巴,他真的很难在官场混下去。

第二年,唐伯虎给挚友文徵明留下一封信,拒绝去浙江做那份屈辱的工作,便走了,没有秋香陪伴,只有人世的沧桑,只有对艺术的执著,陪他走,走入庐山,走入洞庭湖,从16世纪的艺术长廊走来,走了500年了,越走越光明,越走路越宽,似乎还走不完。

唐伯虎考场的悲剧在于,他的落榜既不能归结于他的才华不够,也不能归结于考试制度不合理,他是冤枉的,可他的冤枉又不能靠司法还他以公道。人生是不是本来就有一些无法去抗争的“局”?这些“局”算不上陷阱和陷害,却能制造你人生的悲剧。

编 辑/晓 雪

猜你喜欢
唐伯虎试题考试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唐伯虎戏商人
唐伯虎赞画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唐伯虎送画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