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高应如何选药?

2012-02-15 06:37王建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苏木降糖药黎明

餐后高血糖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餐后高血糖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延缓小肠内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减慢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代表药物有:①阿卡波糖:如拜唐平、卡博平,治疗餐后高血糖效果较好,是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首选药物之一。为了减少或避免服药后出现腹胀、排气等不良反应,在开始时剂量宜小,通常起始剂量为25毫克,每日3次,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一起嚼服,以后可根据餐后血糖水平逐渐调整剂量,最大剂量100毫克,每日3次。单独应用阿卡波糖不易发生低血糖,使用比较安全。②伏格列波糖:如倍欣,常用剂量为0.2毫克,每日3次,如降糖效果不明显,可将每次剂量增加到0.3毫克。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每次0.1毫克)开始。

餐时血糖调节剂:即格列奈类降糖药物,它能很好地模拟生理性餐时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快而且作用维持时间短,恰好与餐后血糖变化相一致,既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而且很少会引起低血糖。①瑞格列奈:如诺和龙、孚来迪,开始剂量为0.5毫克,餐前15分钟内服用,以后根据餐后血糖浓度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单次剂量4毫克,最大日剂量不超过16毫克。对身体衰弱和营养不良者调整剂量时应慎重。②那格列奈:如唐力、唐瑞,口服后15分钟起效,1~2小时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控制餐后高血糖效果好。常规用法是:120毫克,每日3次,餐前10分钟内服用。

短效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起效快,作用时间较短,对餐后血糖控制较好。①格列吡嗪:如美吡哒,服药后30分钟即在血液中出现,血药浓度高峰出现在服药后1~2小时,因此能较好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开始剂量为2.5~5毫克,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毫克。②格列喹酮:如糖适平,服用后吸收快而且完全,半衰期仅为1~2小时,该药不仅对控制餐后高血糖效果较好,而且比较安全,对肾脏影响小,很少发生低血糖,故适合于老年糖尿病人以及糖尿病伴轻度肾功能不全者。通常用法是30毫克,每日三次、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最大剂量180毫克。

相关链接

空腹血糖升高先别急慌增加降糖药——谈“苏木杰现象”和“黎明现象”的鉴别与处理

临床实例:不久前的一天,我在病房听夜班。天刚蒙蒙亮,急症室来电话请我速去会诊。到了急症室,只见床上躺着一位昏迷不醒的中年男子,患者面色苍白、浑身汗津津的。站在一旁的病人妻子告诉我,患者三年前查出有2型糖尿病,因口服降糖效果不佳,半年前开始换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前不久,他在家自测空腹血糖有点偏高,就把晚餐前的胰岛素增加了2个单位,之后的几天里,他夜里睡觉特别能出汗,而且老是做恶梦,前天自己又复查了一次,空腹血糖非但没降,而且比上次结果还要高,他认为还是胰岛素用量不足,于是昨晚又擅自增加了2个单位。今天凌晨四点左右,家人发现他全身冷汗、呼之不应。赶紧打120把他送到医院。患者是“低血糖昏迷”。马上静推葡萄糖,半小时后病人意识逐渐清醒,一直在旁守候的家人这时终于松了一口气。

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很多,原因不同,处理迥异。像以上病例这种情况,药量不但不能增加,反而应该适当减少。

揭开空腹高血糖的秘密

每个病友几乎都有过空腹高血糖的经历,究其原因有很多。在此谈谈最常见的两种情况:即“苏木吉现象”和“黎明现象”。

1.苏木吉现象:也叫“苏木吉反应”,是指由于降糖药(尤其是胰岛素)用量过大或过度饥饿而引起短暂低血糖,随后出现血糖反跳性增高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实际上是人体对血糖平衡的一种自我调节,当人体出现低血糖以后,机体内的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帮助机体纠正低血糖。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反应才使体内血糖不致于过低而发生危险。

2.黎明现象:它是指病人夜间不曾发生低血糖,其血糖在每天黎明后(凌晨3点~8点)逐渐升高的现象。黎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午夜过后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等)逐渐增多有关。为了对抗血液中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增多,需要分泌较多的胰岛素才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缺乏,因而无法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从而造成空腹血糖升高。

如何区分“苏木吉现象”和“黎明现象”

尽管“苏木吉现象”和“黎明现象”在临床上都表现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但两者病因不同,处理迥异,故需仔细鉴别。

具体做法是,病人可从夜间零点开始,每隔2小时测一次血糖,直至第二天早晨。如果在黎明前后发现有低血糖(<3.3mmol/L),则为“苏木吉现象”;如果此间没有低血糖发生,血糖渐次升高,则为“黎明现象”。

不少糖尿病人平时只查空腹血糖,并以此作为了解病情和调整药量的依据,这是不妥的。否则,很容易被一些假象所蒙蔽,而导致误诊误治。

同是高血糖,处理却迥异

由于引起“苏木吉现象”和“黎明现象”的原因截然不同,前者是因降糖药用量过大引起低血糖之后,血糖反跳性增高;后者是胰岛素用量不足引起的空腹血糖升高,所以两者的处理原则完全不同。

尽管都是空腹血糖高,但若属于“苏木吉现象”,其处理应当是减少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用量,并于睡前适当加餐;而如果属于“黎明现象”,则应加大胰岛素或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剂量,且要使其作用维持到第二天早上。

猜你喜欢
苏木降糖药黎明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黎明之光
黎明之子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浅谈苏木山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美若黎明
黎明
蒙药苏木-6治疗股骨头坏死97例临床疗效观察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