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吉及黄裳生平著述辨证

2012-02-15 09:28李国梁
图书馆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黄裳语录弟子

李国梁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6)

1 引言

江西丰城历史上出现了两位名为黄元吉的道教人物,一是元代道士黄元吉(1271-1325),字希文;另一位姓黄名裳,字元吉,是清后期道光至光绪年间人。

《易·坤》卦:“六五,黄裳元吉。 ”“黄”是大地的本色,古人喜黄,为中色。“裳”为下衣。“元吉”,大为吉祥。意思是穿不显眼的黄色下衣吉祥。《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孔颖达《正义》曰:“黄是中之色,裳是下之饰。坤为臣道,五居君位,是臣之极贵者也。能以中和通于物理,居于臣职,故云‘黄裳元吉’。”‘黄裳元吉’之义,以其文德在中故也。既有中和,又奉臣职,通达文理,故云‘文在其中’,言不用威武也。”上述两位道教人物的名、字及别号都出于此。

两人俱服黄冠,皆来自丰城,且前者名讳与后者表字同,故后世或误以两人为一人,误两人所著书为一人所著书。

1919年龙腾剑 《重刊〈乐育堂语录〉跋》:“右《乐育堂语录》四卷,为黄元吉先生门人记录。先生生于元代,《张三丰集》中叙述师承,先生姓名亦在其列。是书成于道、咸年间,计时几历千载,而犹聚徒讲学,殆所谓留形住世之俦欤。”

孔德《〈乐育堂语录〉新译·前言》亦曰:“查阅《中华道教大辞典》,记有元代黄元吉,乃净明道传人,生平较详。但清代亦有黄元吉,但无生平记载。或两者所记均为一人,限于笔者之浅识,不敢妄断。此著成于道、咸年间,某些引言颇合当时年代,据此断言黄元吉为清代人当不错。古之仙人之寿,住世千百年不去的记载颇多。所记是真是假,它既是方外之士的实践问题,也是现在和将来生命科学值得探讨的问题。妄信妄疑,皆属无知。今无练功之人可多用心于丹功实践,大可不必与人在仙家寿命之上多作争论。”

章文焕的《中华人杰许真君》一书第三篇第一章第二节“嗣教弟子”,记元黄元吉“编集《净明忠孝全书》、《道德经精义》”;第三篇第三章第一节“解老”、第二节“论道”(按据本书《附记》,此二节为“台湾炎黄古道文化学会秘书长赵闻起先生”补撰),记“黄元吉著《老子道德经精义》二卷”,“《净明忠孝全书》,黄元吉著”,“《玄宗口诀》、《醒心求心经》,二书皆黄元吉著,传本已失”,“《道门要语》、《育乐堂录》,黄元吉弟子合著,二书风行海内,各有单行本行世”。

2 元代黄元吉生平及其著作

元代道士黄元吉,净明忠孝道传人。号“中黄先生”,故又称黄中黄。出身豫章丰城(今属江西)望族,在净明道系谱中称净明嗣教、旌阳三传。十二岁入西山玉隆万寿宫,师事清逸堂朱尊师,又得朱师王月航之教。王卒,复得刘玉器重。黄元吉事刘如父,刘玉临终前嘱其嗣教,乃于西山择地立玉真、隐真、洞真三坛以授弟子。刘玉亡故,元吉为第三代旌阳公。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黄元吉游京师,极得赞誉,“公卿大夫士多礼问之,莫不叹异”。元泰定元年(1324年),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向元廷推荐黄元吉。元廷赐号 “净明崇德弘道法师、教门高士”,为“玉隆万寿宫焚修提点”。后住崇真万寿宫,次年卒于京师。

弟子负遗剑归西山,由旌阳公四传徐异嗣教。黄元吉毕生弘扬刘玉的净明“忠孝思想”,并将刘玉生平言行,辑为《玉真先生语录》(分内集、外集、别集)三卷。编集净明忠孝道教典《净明忠孝全书》前五卷,卷六《中黄先生问答》系其语录,由其弟子陈天和编集。

元代虞集的《道园学古录》卷五十,有《黄中黄墓志铭》,记元代道士黄元吉事履甚详。其略曰:

黄君元吉,字希文,豫章丰城名族。父某,母吴。年十二入玉隆万寿宫,事清逸堂朱尊师。朱殁,其师王月航而教之。……王尊师殁。久之,西山中有刘玉真者……独重希文,以为可托。及去世,以其传嘱焉。盖其说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而已。希文事刘先生如父,事其夫人如母……乃即其山作玉真、隐真、洞真三坛,以授弟子。至治三年,又以其说游京师,公卿大夫士多礼问之,莫不叹异。明年,泰定改元,嗣汉三十九代张天师朝京师,廷臣荐希文者曰:“中黄公刚介坚鸷,长于干裁。向尝都监其宫,治众严甚,人或不乐。而土田之入,庐舍之完,公而成功。昔为忤者,更交誉之亲之。其后从玉真翁,得旌阳忠孝之教,益折节就冲淡,为达人巨公前席。宜表异之。”乃为书请希文为某法师、玉隆万寿宫焚修提点,未行。玄教大宗师留之崇真宫。期年,将以其名上奏闻,且上有玺书之赐。而希文翛然高居,唯以发明师说为己事。……十二月十一日……希文曰:“吾返玉真之墟矣。明日,用人净吾骨于城东门外,薪尽火绝,有风南来者,吾报汝也。”已而果然。……希文在世五十五年,为道士四十年,度弟子若干。授净明忠孝之教者,人众不可备列。赵中山尝与希文俱,来为之言曰:“子为铭其藏。”予重赵君之请,故为铭曰……

据《黄中黄墓志铭》记载,黄元吉殁于元泰定元年(1324)或二年(1325)之十二月十一日,世寿五十五岁。谓其“留形住世”,至清道、咸间尚能讲学授徒,且假以“生命科学”之说辞,其说之荒诞伪妄,自不待辩。

《黄中黄墓志铭》撰者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邵庵,江西崇仁人,元文宗朝官至奎章阁侍读学士,工诗文,与吴澄、揭斯、欧阳玄并称元四大家,著有《道园学古录》等。虞氏少中黄先生两岁,郡望毗邻,所记当确凿不诬。后世多种道教资料所记中黄生平事迹,皆取材于虞氏所撰《黄中黄墓志铭》。

明正统《道藏》太平部奉字帙,载有《净明忠孝全书》六卷,是书卷首有张珪、赵世延、虞集、滕宾、曾巽申、彭埜及门人徐慧序凡七篇;卷一收净明道宗师传记资料:真君许逊传、洪崖先生张氲传、洞真先生胡慧超传、郭璞传、西山隐士刘玉传、中黄先生碑铭、丹扃道人徐慧事实;卷三至卷五为刘玉语录之内、外、别集;卷六为《中黄先生问答》。徐慧序于泰定四年丁卯(1327),其文略曰:“癸亥(至治三年,1323)夏五月,余拜中黄先生于京师,授《净明忠孝书》并《玉真语录》。数日。复出语录数段,云:‘此尚未刊,异时当并刻之。’丙寅(泰定三年,1326)之秋,余诣玉隆谒仙莹,会先生高弟云隐陈兄,出示所藏先生遣墨,并所集先生平昔答问诸善言,已而复于隐真坛得苍崖熊先生所藏玉真语录数段,即向来先生示余者,因录于《别集》。并以元所传《灵宝坛记》、《道说》、《法说》忠孝诸书,皆锓梓而流传之,总名曰《净明忠孝全书》。”据徐《序》,黄元吉编有《净明忠孝书》及《玉真语录》二书。已刊行。徐慧又合中黄所编二书,增以元吉所集《玉真语录别集》、元吉弟子陈天和所录《中黄先生问答》及《玉真灵宝坛记》等诸真降授于刘玉诸说,重加诠次,为《净明忠孝全书》六卷,刻梓以传。《道藏》本此书卷一有《丹扃道人(徐慧)事实》一篇,当系徐本所无,系徐氏以后嗣教弟子增入。元吉所编二书原刻及徐氏原本,今皆不存。

3 清代黄裳及其著作

清朝道士黄裳,字元吉。其生平未能知详,为清代著名养生学家、传统内丹学一代宗师。《中华道教大词典》之道教门派、人物载:“黄裳,字元吉。清末道士,内丹家。江西丰城人。道光、咸丰年间于乐育堂讲授内丹法诀。”黄裳著有《道德经讲义》(一名《道德经精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三书传世。又有《玄宗口诀》、《醒心经注》、《求心经注》三种,今未见存本。由其存世诸书,知其尝于四川乐育堂讲授丹经诀法十余年,弟子甚众。《乐育堂语录》卷二“吸舐撮闭”中引有清道士柳华阳语,又《道德经讲义》有其光绪十年(1884)自序。由此判断,黄裳生活在清道、咸、同、光间,当无大误。

《道德经讲义》,光绪十年初(1884)刻于四川自流井,凡四卷,有光绪十年自序及授业弟子序。自序记其书原委曰:“群尊予以讲席,故日夜讲论《道德》一经,以为修身立德之证,不觉连篇累牍。……众友请付欹劂,公诸天下后世。……兹值刊刻肇始,予故弁数言于篇首。”初刻之后,又屡经翻刻重印,有江起鲲校本、上海新学会社刊本、华阳汪氏养性斋刊本,南京红十字会道院刊本、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道教丹道修炼系列丛书》蒋门马校注本等。1960年台北萧天石翻印此书,在《例言》中赞曰:“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揭世法,次述丹法,道学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赅,体用咸宜……衡情而论,确为《道统经》解本中之不朽名著”。朱有芬序此书,谓“丰城黄元吉以四子书注释《五千言》,张皇幽渺,参互异同,道家者珍若鸿宝”。

《乐育堂语录》为黄裳弟子所辑,有四卷、五卷两种。五卷本有成都二仙庵刻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以影印。四卷本有光绪十四年(1888)镇江道德分社刊本,泰国赞化宫刊本、1933年北京天华馆印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蒋门马校注本、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孔德译 《〈乐育堂语录〉新译》等。

《道门语要》不分卷。凡分十四则,皆阐发道家修炼之旨及教诫弟子之语,前有六言韵语一篇,以为序。此书有北京天华馆本、藏外道书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蒋门马校注诸本行世。

存世黄裳诸书之序、跋中,称黄氏有《玄宗口诀》、《醒心经注》、《求心经注》。 其弟子序其《乐育堂语录》:“先生自丰城应运而来,设帐于兹十有余载。 每于注《醒心经》、《求心经》、《道德经》之余,辄与及门讲究性命双修之理、天人一贯之原,无一不阐发尽致。”蒋门马注《乐育堂语录》,谓:“《吕祖全书》中有《醒心经》,得自扶乩,与《太上感应篇》相类,未知是否?《求心经》,不知是否为《吕祖求心篇》?”黄裳这三种书,不知是否刊行,其书既不可得见,碍难究知其详。

4 结束语

元道士黄元吉,清道士黄裳,二者年代迥殊,著述亦界划判然,事实俱在。混淆两人为一人,托古以玄其教,假以种种说辞,皆不可取。

[1] 阮元.十三经注疏[M]//[作者不详].周易.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黄元吉.道德经讲义[M].蒋门马,校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M].蒋门马,校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4]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新译[M].孔德,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5]章文焕.中华人杰许真君[M].台北:文芳印刷公司,1995.

[6] 虞集.道园学古录[M]//[作者不详].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 金桂馨,漆逢源.逍遥山万寿宫通志[M].刻本.[刻书地不详].[刻书者不详],1878.

[8] 娄近垣.龙虎山志 [M].刻本.[刻书地不详]:[刻书不详],[刻书时间不详].

[9] 柏春修,鲁琪光.南丰县志[M].刻本.[刻书地不详]:[刻书不详],1871.

[10] 顾嗣立,席世臣.元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1] 道藏[M].影印本.上海:上海涵芬楼,1926.

猜你喜欢
黄裳语录弟子
皇帝任性,状元到手
皇帝任性,状元到手
弟子规
弟子规
语录
语录
扫净心尘
关于黄裳
好象得到了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