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2-02-15 18:15朱光东赵海军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内涵评估职业

朱光东,赵海军

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朱光东,赵海军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400)

认真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评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全面恢复、探索与调整、确立高职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和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质量五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服务区域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更好的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深入探究符合中国国情、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教委,通过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推动和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由规模扩张向加强内涵建设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向的转变。这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好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切实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为了使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取得实效。必须加强对评估工作的领导,要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学校要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整体评建工作;同时成立评建办公室,具体负责评建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分解、材料质量把关、具体指导评建工作。把评估、整改与建设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中。

二、认真学习、全面动员、深刻领会文件精神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目的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根据评建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搞好学习动员,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好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习培训活动。首先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新指标体系》)和相关文件精神,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引导教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推进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其次,要深入研究《新指标体系》及其附件,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掌握各项评估指标与关键要素的重要内涵,对照标准寻找差距迅速整改。切实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危机感和主人翁意识。促进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与自我评价机制的形成,实现学校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事求是,建立并使用好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任务是: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信息的分析以及现场的重点考察,全面了解学校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做出分析、诊断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

因此,建立并使用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搞好评建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学校应组建专门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状态数据平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要制定工作流程,建立制度落实责任。保证数据的源头生成以及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学校评建办公室要组织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要素,严格把握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信息填报与评估指标体的一致性、关联性和佐证性。充分发挥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的监控和反馈作用。围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与关键因素,通过对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量化分析,找到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人才培养质量。

四、以评促建,全面加强内涵建设

以评促建,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涵盖了 “软、硬件”建设的诸多方面,依据《新指标体系》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前提。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科学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从发展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面向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准确定位。要立足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根本任务。要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为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和奉献精神,具备“双师”素质要求的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科学发展的关键。

1.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神圣职责。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要具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崇高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政治素质。因此,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政治思想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加强教师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使广大教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识水平和过硬的实践技能,教育、感染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

要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专任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依托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采取在职进修、境内外培训和定期到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培训“双师素质”教师。

3.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学校要制定兼职教师聘用和考核标准。把具备工程师、技师或能工巧匠资格;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优秀人才聘为校外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以及承担实践性教学任务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建立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逐步实现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全部由校外兼职教师担任的理想目标。

(三)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加大建设与改革力度。

专业的建设与开发,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瞄准区域重点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跟进市场变化,适时合理开设新专业,调整现行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向,重点打造品牌与特色专业,强化技能培养。建设一批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行业特色鲜明、适应性广、针对性强、职业性突出的重点和骨干专业。

为了与区域经济产业链相衔接,发挥专业的“聚集效应”。要大力加强专业群建设(所谓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相近专业组成的集群)。要瞄准区域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前景,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以骨干和特色专业为龙头,以服务相关产业链及职业岗位群为目的,对接组建专业群。优化、整合专业群内各专业共性要素,重点共建,达成共享,产生群体“聚集效应”。进而实现专业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四)加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开发,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成功范例之一。其基本内涵是: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的认知规律,依据工作过程的完整性,通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这样一条逻辑主线进行课程的开发建设。

1.行动领域分析

行动领域分析,首先,要对专业所服务的行业、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归纳,提炼出相关专业的技术领域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其次,将其所需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规范和任职要求等进行梳理、排序、完整准确的概括出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对从业者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从而确定相应的行动领域。

2.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领是指由行动领域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典型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以及理论和实践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综合学习学时等构成的主体学习单元。

学习领域设计,要遵循职业特点与人的认知规律;依据工作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遵循层次性、渐进性以及源于岗位而高于岗位和前瞻性原则,按照完成工作过程的实际顺序,将行动领域进行设置、分类并转化为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能力要求,从而确定相应的学习领域。

3.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呈现形式,是依据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将学习领域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职业能力目标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转换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学习情境设计,是对岗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化处理。将每一个子任务作为一个学习情境,依据工作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遵循层次性与渐进性原则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实现由岗位工作任务向学习任务单元的转换。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体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创新;要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方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

(五)大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分系统建设好高水平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确保教学、培训以及基本实践环节的实施。其次,要依托行业和企业,以不同的合作方式,建设生产型的实训基地,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创新“厂校实质性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第三,要立足当地,辐射生源地区,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毕业生顶岗实习基地,将订单培养、毕业生的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确保学生的顶岗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落到实处。

政府、行业、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逐步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六)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学院要建立由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以及各相关部门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加强对教学工作、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评估;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坚强对教学的组织安排及教学运行过程的质量价差指导;加强对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反馈;加强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监督与保障,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高度重视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反馈。主动接受企业指导与监督。要依据企业及用人单位的标准与要求及时调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社会与企业广泛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灵魂。学校要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建设。努力创设一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

首先,从创建优美校园、创设高雅的人文环境入手,重点加强校园、班级、宿舍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营造学府氛围。

其次,要切实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院、系两级管理、考核与评价体系。推进依法治校。

第三,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精心培育校园精神文化。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要凸显学校特色,培育人文精神,凝练校风、教风和学风,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精心培育,重点打造。

五、以评促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新的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新指标体系》)包含7个主要指标,22个关键要素(其中含8个核心要素)。《新指标体系》体现了 (教高〔2006〕16号)的基本精神。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改革,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

对照《新的指标体系》笔者认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1.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全面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2.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3.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4.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能力培养;5.深度校企融合,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6.加强“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7.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质量评价体系建设;8.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引导高等职业教育遵循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深化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发现不足,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切实把学校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勒国庆.打造高职教育品牌与特色的五大战略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7-01-03.

[2]秦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11-29.

[3]朱萍华.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促进内涵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09).

To I mpr ove Training Quality Thr ough Personnel Training Assess ment

ZHU Guang-dong,ZHAO Hai-jun

(Tianjin Metall ur gy Vocational College,Tianjin,300400 China)

It should be serious in talents cultivation assess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schooling mode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 ms,and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in the purpose of i mproving training quality.

assessment;connotation construction;quality i mprovement

G718

A

1673-582X(2012)02-0003-05

2011-11-25

朱光东(1959-),男,天津市人,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冶金机械、工商管理、学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钢铁冶金等;

赵海军(1960-),女,天津市人,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等。

猜你喜欢
内涵评估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职业写作
内涵漫画
我爱的职业
评估依据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