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及其引导

2012-02-18 06:51郎君立
科技视界 2012年31期
关键词:非理性政治参与大学生

郎君立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在此中存在非理性的表现进行研究与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与水平,维护社会和谐。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非理性;引导措施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及其向人类政治生活领域的渗透,网络政治参与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非理性表现,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以及引导,对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涵义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来自于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的延伸。因此,要弄清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必须先明确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何为政治参与?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把它定义为“公民通过合法的手段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由此看来,网络政治参与就是人民以法律为准绳,以网络为媒介,参与政治活动的行为。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赵雪芬认为,“一个国家的大学生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以网络为媒介,通过政治信息网上发布、网上选举、网上利益表达、网上评论、网上讨论、网上民意调查、网上信访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邢建华则简单概括为“大学生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生活并试图影响和推动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三个因素:第一,参与主体是大学生;第二,参与载体是网络;第三,参与内容和目标是与政治有关的行为。

2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表现

2.1 无所适从的盲目参与

利用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和发表信息,可以为影响决策者提供了新的廉价的平台和机制。网络上,只有那些能够首先获得众人注意的信息才能够产出更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因此,有些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取更多的利益,对人们关心的问题大肆报道,但由于专业水平和立场的不同,这些媒体报道所形成的舆论氛围,不但没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反而造成了大学生政治思维的混乱。

另外,各种反政府反社会的思潮和实力也利用互联网传播不良信息,打着政治民主和网络自由的旗号破坏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例如毫无根据的传闻、恶意中伤的流言等。由于信息数量庞大真假难辨,使得部分大学生在进行政治参与时无所适从,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政治问题时,因不能进行理性的辨别而匆忙地做出了选择,因此,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2 情绪性的偏激参与

由于我国网络政治参与发展刚刚起步,网络参政制度化水平不高,各种参与和沟通渠道还不够畅通,发展还不成熟,有关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不健全,法律约束力弱,使得我国缺乏成熟的参与型公民文化,公民运用网络的整体素质还不高。

大学生群体具有反抗叛逆的个性,而且渴望自主选择,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性、互动性和自由性等满足了他们这一心理需求,促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高涨起来。但是,大学生的年龄段处在心理情绪的急风暴雨期,情感易波动偏激,自律能力较弱,在政治参与中易受制于情绪,导致思想偏激和行为冲动,在鱼龙混杂的网络大环境下,一些大学生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能很好地把握政治参与的方向和原則,仅凭个性和一时冲动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从而产生非理性的参与行为,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2.3 两极化的非适度参与

两极化的非适度参与包括政治冷漠的“零度”参与和政治狂热的过度参与两种。大学生通过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对国家建设建言献策,对社会问题发表评论,多数时候都希望能够得到政府部门及时而有针对性的解答或回应。但出于多方面原因,许多政府部门对大学生群体的诉求或无视、或回避、或回应不力,这些行为挫伤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造成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冷漠”现象。相反,由于网络政治参与的便捷性、自主性以及交流的快捷、及时,在政治参与被充分肯定,并在以往参与目的得以实现的刺激下,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容易高涨,更容易受到政治动员和集体行为的影响,进而表现出过度参与的趋向。无论政治冷漠的“零度”参与还是政治狂热的过度参与都属于非理性,都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政治人格的形成以及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3 引导大学生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措施

以上分析的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非理性问题,要消除这个问题,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与水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3.1 加强文化和法律建设,净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环境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因此,全社会要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文化阵地,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奠定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

面对网络政治参与出现的非理性状态,网络参政的法制建设迫在眉睫。政府要积极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执法,要加强在网络政治参与立法方面的预见性,网络政治参与执法方面的可操作性,以及对网络政治参与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性和强制性等方面建设。

3.2 高校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素质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弘扬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高校要通过创建“红色网站”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等相关政治内容的网站和主页,加强政治、理想和信念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免疫力,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其次,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疏导,培养健康的政治参与心理品格。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心态对其政治参与的理性程度具有重要影响。最后,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的宣传及普及教育,树立依法参政观念。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网络法规网络法制以及运用法律的基本技能进行参政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意识,实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法治化、有序化,预防大学生过激的参政行为,实现法制下的理性参政。

3.3 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文化水平和法制意识

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应是自觉、自愿的政治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大学生要注意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能够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此外,大学生要加强法律意识,重视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讨论和鼓吹各种违法活动,不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不良信息,理性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赵君慧.当前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

[3]邢建华.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4]武芷漪.浅谈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5]赵雪芬,王洪顺.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的挑战及对策[J].党史博采,2007(5).

[责任编辑:王迎迎]

猜你喜欢
非理性政治参与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