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2-02-18 06:51汪浩寰
科技视界 2012年31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本科生改革

汪浩寰

【摘 要】现存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进行课程改革是提高普通本科院校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经之一。在阐述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改革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加强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等措施。从而激发普通本科院校大学体育的体育学习动机,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目标。

【关键词】本科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途径。现存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大学体育课程同样需要改革,可以说进行课程改革是提高普通本科院校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经之一。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在实现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学校风格和特色自主构建大学体育课程,这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

1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僵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僵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束缚了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太刻板,所有的同学都用相同的大纲,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体育发展。其实,大学体育课程大纲应该主注意灵活性。

1.2 落后的课程教学观念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大学体育学习动机

以下是对部分缺乏体育学习动机学生的访谈记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学生甲:我缺乏体育学习动机是因为自己易于紧张忧虑,怕累,自己对体育课程没有兴趣。学生乙:我不喜欢上体育课因为上课内容单调重复,缺乏新鲜感。学生丙:我上体育课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

2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全面贯彻《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方案》的精神,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具有健康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具体课程发展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运动参与、運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

2)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体育活动能力和科学健身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尚的团队精神;

4)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3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3.1 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从教师擅长的运动项目为主,转向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为主。以往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总是根据教师的自身情况而忽视了广大学生的需求;现在强调体育教师要“因材施教”,要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体现的是高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此外,注意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应力求丰富,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重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重与中学课程内容的衔接。最后,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课程内容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有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的养成。

3.2 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加强大学体育课程建设

体育课程建设分学生和教师两大工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工程建设是以学生为本,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体育教师管理工程建设是以教师为本,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切入点,以激励机制为主要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3.3 课程教材编写要发展个性,区别对待原则

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材选编必须要有整体性和全局观。同时,由于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年龄等各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因此教材选编必须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3.4 改革大学体育考核方式,实现菜单式考核

“菜单式”考核是在身体素质或专项技术的考核中,同一考核内容设置若干不同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为了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与选择空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更好地体现考核的公正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5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学习评价环节的改革

课程体系在课程学习评价环节上,应该实现四个方面的重要转变:①评价观念由体现甄别,选拔功能变为强化激励、发展功能;②评价内容由单一的“生物学”领域扩大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领域;③评价标准由定量、绝对性评价转变为定量、定性相结合、绝对性与个体内差异性评价相结合; ④评价方法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转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程改革的进度是密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才能达到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金芳.谈如何激发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浙江体育科学,1993(4).

[2]王国林.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探析[J].体育教学,2000(1).

[3]于素梅,等.“体育与健康”课教学问题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姚蕾.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

[5]毛振明.近阶段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若干成果[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6]杨静.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6)

[7]郑婕.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创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责任编辑:尹雪梅]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本科生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改革创新(二)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瞧,那些改革推手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