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2-02-18 06:51陈凌佳吴秀英
科技视界 2012年31期
关键词:养老保障存在问题建议

陈凌佳 吴秀英

【摘 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的比重逐渐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变的日趋严重,相比于城市老年养老问题的完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容忽视。农村经济基础差,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突出。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对赣州市更好进行新农村建设,共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养老保障;存在问题;建议

赣州简称虔,赣州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也是江西省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户籍总人口897万(2010年),其中常住人口830万,约占江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65岁及以上人口为662528人,占总人口的7.9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8个百分点。(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其中,城镇户口占37.53%,农村户口占62.47%,虽然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6. 97个百分点,但是农村户口的老年人比重依然重大。由此可见,我市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老龄化特征日益显著,这意味着我市所承受着来自老龄方面问题的社会压力将日益增大,面对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加上农村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因此如何改变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现状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村养老服务现状

1.1 养老经济保障

中国农村老年人受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养儿防老”这个观念的影响下,把毕生的经济收入基本用在儿女的身上或者是为儿女建造房子方面,没有为自己将来养老做打算。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基能下降,降低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经济来源,加上自身积蓄不多甚至没有積蓄,从而必须依靠儿女来维持生活。再加上农村经济来源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使得农村单一家庭养老困难重重。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出台前,我市广大农村长期游离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而乡镇、村政府也只是负责政策方面的指导,基本不具备农村集体养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1.2 养老制度保障

在我国,农村养老基本有这三个模式:家庭养老、集体养老、保险养老。

1.2.1 家庭养老

所谓家庭养老,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由自己的子女或直系亲属后代赡养老年人的养老方式。这一方式仍然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

1.2.2 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是农村养老的积极表现形式,由集体筹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其表现形式有五保户制度、乡镇敬老院和农村低保制度。这个模式只要是资金来源渠道稳定,资金落实到位,可以大大缓解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1.2.3 保险养老

养老保险在农村主要是合作医疗保险,只要缴纳很低的保险费用,在老年人生病的时候可以报销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有一部分由其子女为其购买商业保险,可以为其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但是这个比率是比较低。

1.3 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

当前我市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简单匮乏,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只能通过聊天、看电视、赶集等方式打发,精神文化生活很单调。有儿孙在家的还可以享受点天伦之乐,对于儿孙外出的或者孤寡老人就十分孤独。

2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农村养老观念落后

“土地养老”、“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导致目前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窘迫。据调查,农村老年人对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自己储蓄养老比较了解和认可,而对集体养老,特别是去敬老院养老比较反感,认为是自己的子女不孝或者没有子女的才会住进去。而对于商业保险养老更是基本不了解,有些老人买了商业保险的,也基本是其在外工作的子女为其购买。这个现状也基本反映出后面几种的养老模式在农村的缺失和不完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和宣传的不到位。

2.2 土地养老功能弱化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的基本保障,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正在逐渐下降。目前,我市农民人均耕地只有0.96亩不足一亩。再加上一些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土地养老保障的功能不断弱化,难以承受农村养老的需求。

2.3 流动家庭的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形式的不断增加,大多数农村年轻人不愿意呆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同时,仍然受到城乡户籍制度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严重限制,大多数农民工无法再城市中为其家人提供稳定的住所、良好的就医和稳定的城市养老保障。这个就导致家庭处于“分离”状态——年轻人在城市中,老年人留守农村。而处于城市中的年轻人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特别是高房价,不仅年轻人没有尽到赡养老年人的责任,反而是大多数老年人要竭尽所能去帮助年轻人,进一步恶化老年人的养老情况。

2.4 公共娱乐设施少

农村老年人受制于文化程度和经济实力,可能一辈子没有走出去。他们的子女在赡养的时候也大多数只考虑物质问题,很少考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另外一方面,农村可供群众娱乐的公共设施少之又少,农民也只能把聊天、打牌、赶集等作为消遣。再加上流动家庭的增加,大多数老年人留守农村,更显孤独。

2.5 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在农村,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还是依靠家庭的经济供养。农村的医疗保障形式包括合作医疗、公费医疗、商业保险医疗三种形式,覆盖面分别为8.9%、1.8%0¥。由此可见农村总体的医疗保障还是很薄弱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而现在大力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轻了这个问题,但是也没根本解决农民长期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导致一些老年人都不想去看病,除了没钱外也不想增加子女的负担,而一些孤寡老人更是可怜。

3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改变观念

虽然由于中国国情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养老占据及其重的比重,老年人也愿意享受家庭养老,不仅在物质生活有所保障,在精神层面上可以享受合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国家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改变固定观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应新的养老机制,结合家庭养老,做到多种养老机制结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3.2 政府扶持、财政支持

在集体养老方面,国家政府机关要承担自身必须承担的责任。各级政府应该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设计和财政投入方面保障支出,并落实到实处。也可以相对应的引入社会资金进入,由政府牵头把关,社会资金投入运营,提高服务质量。

3.3 完善和推广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目前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乡镇机关政府应该配合进行宣传引导,使农民真正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扩大筹资渠道。采取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支持,鼓励民间社会团体资助。

3.4 丰富精神文化

建立一些公共娱乐设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鼓励学校和社会团体的志愿者走访、慰问、关心老年人,为其排忧解难,陪他们聊聊天,使老年人感觉有人关心。

农民在中国是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的群体,农村的养老问题更是备受关注。最近几年,国家相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方案,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出。相信赣州人民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建设新农村,更好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共建和谐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已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2]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OL].百度文库.

[3]李荣华.赣州市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现在与发展思路[S].

[4]刘晓梅.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与实务研究[M].科学出版社.

[5]王国林.失地农民调查[M].新华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洪泽]

猜你喜欢
养老保障存在问题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城市失独老人养老保障问题分析
河北省阜平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