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军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2-02-18 06:51赵忠国孙志邢祎
科技视界 2012年31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

赵忠国 孙志 邢祎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军队院校管理人员队伍现状的分析,结合新形势下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更高要求,提出了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促进教育管理创新,从而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队伍;教育管理创新

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地,是生长军官的摇篮,发挥着集体干部部的作用。提高军队院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仅是加强院校全面建设的需要,也是搞好院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

1 军队院校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从总体上看,军队院校管理人员队伍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正在逐步提高,但其管理素质的现状,却远不能适应各项工作发展的需要。

1.1 多数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普遍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

随着“教授治校”,“专家治校”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职称、科研能力强的非管理领域的业务骨干走上或被推上中高层管理岗位。事实证明“某一领域的专家”不一定是管理专家,在院校自身的迅速发展中,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决策内容,他们深感不能胜任管理工作,特别是管理决策工作的需要。

1.2 院校对管理人员队伍素质的认识存在误区

管理工作被看成是人人都能做的事情,特别是党群管理工作经常处于说起来重视,用起来忽视的尴尬境地。院校重视学术权威,高学历、高职称、较强的科研能力是对教学科研人员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但如果直接移植到对管理人员的评价体系中就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时,这种对管理人员高学历、高职称和科研能力片面推崇的人才评价标准,如同高考指挥棒一样,将导致管理人员特别是年轻的管理人员从步入岗位的一刻起,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以晋级提升为目的的考博、考硕以及以评定职称为目的的论文资本积累上。

2 新一轮院校体制改革,加速了教育管理创新的进程,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一轮院校体制改革中,如何通过院校与教职员工在改革中的有效互动,寻求并达成院校与教职员工在院校体制改革理念、目标、方案以及改革推进程序等诸方面的共识?怎样才能建立适度的激励模式和公平的竞争机制?改革目标的制定及目标的实现步骤是否科学?改革方案是否贴近院校和教职工实际?是否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绩效考核指标的测算是否准确?对不同岗位教职工评价体系的制定是否科学等改革实践活动,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支撑,这就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直接参与改革目标制定,或为改革目标制定提供相关数据依据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在院校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人员队伍素质越来越成为影响军事教育发展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

3 提高院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促进教育管理创新

实现高效率的管理是院校发展追求的目标,因此要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树立“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的观念,通过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协调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教育管理创新,从而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3.1 兼顾院校组织的特殊性,通过主动吸收企业管理科学的有益营养来丰富教育管理理论,是提高院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促进教育管理创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些院校借鉴企业管理科学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院校师资现状、学科优势及劣势、发展机会、部队需求和同类竞争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提出和制定科学的学科建设管理策略和规划。

3.2 通过民主管理中的有效互动,规范院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是提升院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促进教育管理创新、有效实现育人目的的重要保障

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的过程,在院校民主管理实践中,通过建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机制可以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使管理者在制定和推行有关管理政策时,能更多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被管理者的合理需求。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普遍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共同制定并完善与院校发展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程,并以此来规范和指导双方的行为。

3.3 转变“人人都可以做管理者”的观念,加强对院校管理人员、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建立专业化的管理人员队伍,促进教育管理创新

正如牛津大学校长提出的“创新是大学的神圣使命,能否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管理本身的创新尤其重要。”因此,院校要像政府重视公务员培训,企业重视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一样,重视院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要像制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那样制定周密的管理人员队伍培养规划,并使之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像引进和培养某一学科领域人才那样重视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吸纳更多具有现代院校管理理论和管理素养,掌握先进管理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领域知识的专业化管理者,并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实用性专业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效果,特别要重视对普通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因为他们提供的信息数据是中高层管理者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的依据,也是新的管理政策科学性,贴近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和高执行性的重要保障。

3.4 积极推行职员制是稳定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促进院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有效机制

实行职员制,架设管理人员队伍的职业发展阶梯,逐步建立一支高效精简、职责分明、能上能下的职业化、服务型管理队伍。在用人机制上,实行竞聘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院校管理具有生机和活力。在分配激励机制上,从淡化身份、强调岗位的理念出发,按照优劳优酬的原则,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发掘管理人员的潜能,有效地调动管理人员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5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遵循教育、教学、管理规律,以观念创新带动管理创新,努力提高院校管理人員队伍素质,促进教育管理创新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院校管理的实施主体和管理对象都是具有不同文化状况的“人”,其管理观念必然存在差异,院校管理也必然受到管理者特有的价值取向的支配。因此,需要通过具有管理专业知识、熟悉院校管理运作规范、掌握先进院校管理理论且受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管理者,按照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被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开展管理活动,以观念创新带动管理创新,形成和固化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文化。在此基础上,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文化的讨论,凝炼出能够对教员、学员产生积极影响的管理理念,并形成“以人为本”的院校管理模式,围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服务于人来开展管理活动,就能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赢”在提高院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的同时,促进教育管理创新,从而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秦铁辉.科学活动与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广信.现代管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王迎迎]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高校管理人员职员制改革的困境和改进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管理人员落实安全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全国邮政报刊接办管理人员名录
论高校管理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社会支持视角下的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倦怠干预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