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险企调整管窥央企高管互调

2012-02-19 06:59齐岳峰
中国新时代 2012年5期
关键词:李丹人事高管

| 文 · 本刊特约记者 齐岳峰

李丹的姑妈最近一直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沾沾自喜。

在姑妈看来,当初力排众议将李丹调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做法,无疑具有先见之明。这也成就了姑妈在李丹家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家人每次对李丹谈起她的工作,都不忘提示一句——这可是你一辈子的事情!

就因为李丹调进的职位,是这个公司里看似平常但极难进入的。而就在李丹调入公司不久,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相关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国四大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正式升格为副部级单位,其组织关系及人事权也已统一由保监会移至中组部。四大国有保险公司新班子的调整及组成人员的重新排位也相继展开。整个保险业随之迎来高管集中大洗牌。

保监会副主席杨明生接替袁力出任中国人寿新掌门;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则专任董事长,不再兼任总裁;人保集团监事长由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林帆担任。

四大险企升级央企过程中,呈现出的高管互调格局,亦颇引人关注。

调整意在加强市场调控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上任后,积极“落实四大险企升格副部级,人事权移交中组部”。此次调整后四大险企的人事任命权将移交中组部,而保监会将主要负责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据了解,在保险业,保监会集人事任命、业务发展、规范市场与保护消费者的权力于一身。

这是国内保险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高管集中调整,长久来看,升级为副部级单位的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将加大。与此同时,随着银行系高管逐渐渗入保险业,未来保险业的银保业务将迎来规模化、精细专业化的大发展。从这两点来看,将长期利好保险业。

四大险企有着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依靠大型保险公司的影响力将有助于政府部门加强调控市场,从而帮助行业稳定发展。长期来看,几大险企未来在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将加大。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对此提出:保险正在告别“卖产品”的时代。在她的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开始,保险开始进入理财领域,一方面加强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对客户的理财服务。保险人从站在公司利益上“卖产品”转向客户偏好的“买产品”。彼时中国保险业尚未复苏,难免“跑马圈地”的卖产品,改革滞后20多年,至今欲求大发展却遇到了社会信任和销售人员素质的瓶颈。

在杨燕绥的解释中,四大险企是整个保险行业中的巨无霸,有着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实行国有化有助于政府部门加强调控市场,从而帮助行业转型发展。但需要取其“利”和避其“害”。利即指改变急功近利的经营风格,多一些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一面培育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一面培养理财师,与客户建立相互信任的理财关系,取得社会信任;害即指避免沾染政府的官僚习气,避免国有企业组织臃肿和创新不足的弊端,增加公司的内部运营成本,再转嫁给保险产品的消费者。

其实不仅在上述四大企业,近些年,中国保险企业先后进行了多轮调整。大众寿险江苏分公司的李颖对本刊记者称,2011年,为进一步加强资本实力,提升管理水平,公司作为上海市市属金融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市市政府有力的推动和支持下,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向史带国际集团旗下的史带保险和再保险有限公司定向增发2.865亿股普通股,正式与史带国际在全球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也就是说,大众寿险凭借国家资源为自己转型,而根据李颖的了解,目前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基本都是国企或者国企的衍生物。

根据相关规定,我国目前采取依据投资主体的注册地(即投资的来源地)为原则,判断投资者在我国的投资是否为外商直接投资。如果拟设立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中,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等于或大于25%,则拟设立的有限公司应当依据先行有效的管理外商投资的法律和法规所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批等事宜,否则,拟议的有限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无法合法设立(无论是否拟将其设立成内资公司)。李颖称,至少在她们这个行业,外资持股不能超过25%。

当初,美国史带国际公司入主大众寿险后,亦只持有20%的股份。从股权角度来看,大众寿险是不折不扣的国有控股企业。李颖称,尽管外资背景的史带保险现已握有大众保险20%的股份,但是她亦提示记者,公司中国区领导也是从保监局转岗的。这种转岗在相关企业已然成为常态。

自2011年金融监管机构设立后,中央持续对电信、民航、石化等央企高管进行相关调整。经过频密调整,一系列核心重点行业的央企掀起了新一轮换帅潮。

从去年的年报来看,目前,除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中国人保业绩较为乐观外,中国人寿、中国太平的业绩都不佳。故此,有分析称,监管层有意通过企业升级(四大险企部级地位的重新回归),体现对保险业地位的高度重视。

变革模式影响有限

按央企管理惯例,一定时间的业绩考核过后,会进行常规人事调整。这样的调整通常会由央企“大股东”国资委或掌管人事任命权的中组部操刀。

此次险企调整中,保监会副主席杨明生出任中国人寿新掌门;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则专任董事长;人保集团监事长由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林帆担任。

尽管在李丹看来,公司掌门人的更换,并没有为公司带来任何重大变动,但她还是从同事们的议论中注意到,人们似乎都在期待一场新的变革,一场足以让公司升格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变革。

在发改委国资研究中心主任高粱看来,高管互调体现了监管层对下属企业人事管理的一种方式,更加便于通过人事手段,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在高粱的意见中,现在监管层可能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央企的出资代表,即董事会的一个大股东,而大股东拥有对董事进行调整的权利。

央企高管频繁换人换岗,既有人事布局的考量,也有行业发展思路的考量。管理层期望通过高管互换,换来现有体制下央企的健康发展。从目的来看,监管层旨在遏制央企间的恶性竞争。减少现有行业资源的浪费,在提高整体行业效益的同时令央企成为具有独立竞争能力的实体。

通常,人事变动是行业整合的前兆。相关系统中,行业矛盾比较突出,高管互换对加强行业间沟通协调的意义较大。此外,监管层也希望加强其对企业的控制,并通过高管对调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高层调整后,企业在管理层面上获得了新的思路,这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站在更高的战略格局观察,在不同领域各有擅长的高管之间相互交叉对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行业企业的机制改革。国家亦期望通过高管对调,磨合相关产业,并通过产业整合,打造行业巨头。

此外,源于国内架构矛盾,央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央企亟需避免日益严重的内耗,着力开拓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境下,高管对调被赋予了强化企业合作、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含义。

从战略决策角度看,央企高管互调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未来的资源重新分配和央企整合。但过于频繁的调动,不利于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

不过,缘于相似背景与同类行业管理经验,同行业央企高管对调,对企业运营并不会带来较大影响。企业研究学者曹建海认为,只要不引入市场化的机制,央企高层的调换对企业发展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此外,高管空降式的互调,企业竞争亦丧失了市场化的准则。面对可能发生的互调,各行业央企高管在竞争中可能会为彼此留下足够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却不包括保守企业秘密,高管互调之后,原来企业的商业秘密随即被带至另一家企业,这样的格局,或许只能在央企之间发生。

此外,由监管层空降至企业的高管,亦面临多重问题。尤其是在行业改革的当口,原来的监管角色换为管理者,尽管来自监管层的高管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政治和相关资源,但空降的弊端始终是坊间争议的焦点。尽管监管层诸如国资委对央企拥有监督管理权力,但在学者张承耀看来,监管层在相关程序中过多介入央企管理层的任命,当属越权行为。

监管乏力背后的权力洗牌

在当下中国的格局中,央企高管的任免直接由政府负责,而政府并不能时刻进行有力监管。在这种背景下,央企高层对调也凸显了中国监管机制的乏力。

缺乏足够监管机制,很容易滋生腐败。

而央企领导人互换其实是中国官员监管机制的一种方式。监管当局期望通过高管互调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利益集团的出现。

当相关央企发生腐败案件时,伴随着纪检委的介入,还会引发主管部门对高层人事的大调整。这样的调整旨在打乱高管既有人事网络格局,并通过人事调动,重新对国企高管生态链进行洗牌。而在诸多猜测和解读面前,官方向来坚持称:企业高层领导的变动是正常的人事调动。

研究国企制度的学者曹建海称,央企多为垄断性企业,在现行体制内,高管同时兼有国家干部的身份,高管互调可以加强监督,避免中国惯性的利益链条,防止滋生腐败或裙带关系,抑制恶性竞争,也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央企的监管。

当然,更深入的问题在于:在彼此竞争的大型央企高管对调格局中,民众却始终无法看到公开的市场规则程序。相当多的声音认为:此举是新一轮利益集团的政治博弈。

近些年央企腐败案的背后,多少都会呈现官场权力争斗的魅影。当下中国,央企经过数轮改革,已然成为行业巨无霸,其所在领域更成为中国经济格局中极为重要的棋子。执政层亦一直强调:央企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是国民经济支柱。

作为企业领导人,央企高管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这些企业,甚至足够影响一个行业。同时,其个人影响力也由于企业影响力的扩张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当下的央企,已然成为各方政治博弈的重要战场,不同的战略选择,将央企掌门人推上了政治博弈的前台。

在这种格局之下,央企高管已然不再是单纯的企业掌门人。

当然,作为公司普通职员的李丹,无缘这些深层次的关注,在她看来——我只是个小职员,我为我的生活,或者说生存而工作,至于公司为什么会升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故事,我不认为我的关注有任何意义。

或许她是对的。

猜你喜欢
李丹人事高管
Dynamics of an SVIR Epidemic Model with Markovian Switching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顽皮的小雨滴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