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汤治疗心绞痛50例

2012-02-26 07:44王春媚北京市延庆县医院延庆102100
陕西中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胸痹丹参病程

王春媚 北京市延庆县医院 (延庆 102100)

自拟益心汤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此方作为治疗组,对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的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如下。`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8岁,平均54.06±8.05岁;病程1年~25年,平均病程5.16±3.57年。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1~77岁,平均57.27岁±8.60;病程2年~29年,平均病程5.54±4.1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作为诊断标准。临床分为静息型、初发型和恶化型心绞痛3型。按Brawnwald分级:Ⅰ级为严重的初发型心绞痛或恶化型心绞痛,无静息疼痛;Ⅱ级为亚急性静息型心绞痛(1个月内发生过,但48h无发作);Ⅲ级为急性静息型心绞痛(在48h有发作)。

中医辨证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诊断标准。心血瘀阻证: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痛引肩背或臂内侧,胸闷,心悸不宁,唇舌紫暗,脉细涩;气虚血瘀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紫,舌淡紫,脉弱而涩;气阴两虚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头晕,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弱而细涩。见主症(胸痛、胸闷)之一,其他症状2项,结合舌象、脉象,即可诊断。

排除标准 经检查证实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甲亢、颈椎病、胆心病、胃及食管反流等所致胸痛着;合并重度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心汤,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疗程4周。主方组成:太子参30g,麦门冬15g,五味子10g,丹参20g,砂仁、檀香各6g。随症加减:气虚加白术10g,生黄芪20g;气滞血瘀加红花、川芎各10g;阴寒凝滞加栝楼15g,薤白、桂枝各10g;痰湿加陈皮、半夏各10g;痛甚加三七3g(冲服),玄胡索15g,郁金10g;水肿加防己、猪苓各10g。

疗效标准参考文献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的标准制定。

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恢复到“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治疗后降低的ST段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7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治疗后ST段降低加重,T波加深,或T波由平坦变为倒置。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侯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侯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侯积分减少<30%;加重:临床症状、体征有加重,证侯积分减少<0。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临床资料经收集整理后,建立数据库,根据要求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治疗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n(%)]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n(%)]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n(%)]

两组性别 经卡方检验,χ2=0.04,p=0.84,年龄经t检验,t=-0.897,P=0.374,病程经t检验,t=-0.365,P=0.717,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讨 论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是其易患因素[3],是环境、不良生活习惯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所致疾病[4],是祖国医学“胸痹”范畴。临床上此类患者多为高龄,病程较长,普遍存在气阴不足症状,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气阴不足,脉道不充失于濡润,血行涩滞不利而致血脉瘀阻引起疼痛[5]。中医认为胸痹病机是本虚标实,《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以“阳微阴弦”的脉象,阐述了胸痹心痛的病机。祖国医学的气血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盛则血充,其虚则血竭”,两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病理上相互牵连、相互影响。气在血脉运行中起主导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虚则血衰。针对病机特点,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方法,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心汤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此方由丹参饮合生脉散组成。方中丹参饮源于陈修园《时方歌括》,原书云“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为主义当祥,檀砂佐使皆遵法,入咽咸知效验彰”。丹参活血化瘀而不伤气血,能治血瘀作痛;檀香温中理气,兼治心腹诸痛;砂仁温胃畅中,能疏散胸中郁闷。三药相伍配用,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生脉散又名生脉饮,方中人参易太子参。太子参性平,有近似人参的功效,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麦冬甘寒养阴;五味子酸收敛气。三药配伍有益气养阴之效。因此,该药具有很强的益气补虚、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作用。纵观全方,太子参、丹参共为君药,麦冬、五味子为臣药,砂仁、檀香共为佐使,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方证对应,故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饮全方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抗低压缺氧的能力,并降低血浆及主动脉壁内的总胆固醇、中性脂肪、β脂蛋白的含量,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明显减轻作用。生脉散全方具有强心的作用,能显著加强心肌DNA的合成,提高机体脏器的功能,激发心脏复苏潜力,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降低心肌耗氧量。

总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心汤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杂志,1981,9(1):75–76.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68–73.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

[4]张 勇,田 刚,殷艳蓉,等.青年冠心病46例与老年冠心病55例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1):67-69.

[5]陈维琴.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1,32(2):165-166.

猜你喜欢
胸痹丹参病程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辨证施护胸痹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