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除草剂对豚草的田间防治效果

2012-02-28 07:48黄水金陈红松郭建英
植物保护 2012年2期
关键词:草甘膦磺胺百草

黄水金, 陈 琼, 陈红松, 郭建英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昌 3302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3.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长沙 410128)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 olia Linn.)隶属菊科、豚草属,原产于北美,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草。该草的竞争力和适应力强,传播途径多,繁殖系数大,不但与作物争夺水、肥、光照和生存空间,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种子萌发与植株生长,降低土壤中的动物群落多样性,而且,豚草花粉可引起人类过敏反应,甚至引起并发性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1]。目前,该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形成了沈阳—铁岭—丹东、南京、武汉及南昌、九江等4个发生和扩散中心[2]。并且该草的发生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有的已侵入农田为害,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的潜在威胁。为控制豚草扩散蔓延,国内外对其防控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3]。在豚草小面积发生时,人工拔除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但人工拔草费时、费力、代价较高,且残株处理不当时,还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反而加速了豚草的扩散[4]。植物替代控制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适用于交通沿线防除豚草,但由于受地域和环境的制约,其应用范围有限[3-6]。化学防治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应用等优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应急防控措施[3-6]。本试验旨在筛选出能高效、安全、经济地控制豚草危害的除草剂品种,以期发挥其在豚草综合治理中的应急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及试验处理

A.41% 草 甘 膦 异 丙 胺 盐 水 剂 (glyphosate-is opropylammoniu m),孟山都(马来西亚)有限公司生产,设有效成分用量984、1 476、1 968 g/h m23个处理。B.200 g/L百草枯水剂(paraquat),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设有效成分用量480、690、900 g/h m23个处理。C.250 g/L氟磺胺草醚水剂(fomesafen),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设有效成分用量150、225、300 g/hm23个处理。D.240 g/L乳氟禾草灵乳油(lactofen),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设有效成分用量54、108、162 g/h m23个处理。E.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fluroxypyr),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设有效成分用量150、180、210 g/h m23个处理。F.58 g/L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悬浮剂(florasulam+flumetsulam),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设有效成分用量6.09、9.57、13.05 g/h m23个处理。G.清水空白对照。

1.2 试验设计

1.2.1 豚草苗期施药

试验区位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内的牧草种植区,其土壤为沙壤土,于2010年5月播种豚草,待豚草长至30 c m左右时(株高29.48 c m±6.66 c m),人工拔除株高15 c m以下和45 c m以上的豚草,其余豚草保留用于除草剂药效试验。该地块的主要草相是:豚草、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香附子(Cyper us rotundus)、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牵牛(Ipomoea nil)。试验共设19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小区),共9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9 m2。所有小区处理为随机区组排列。

1.2.2 豚草成株期施药

试验区位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旁边的涂家村,其土壤为水稻土,于2009年5月开沟排干水后播种豚草,大量种子落于田间越冬,翌年正常萌发生长,待豚草长至60 c m左右时(株高60.14c m±7.88 c m),人工拔除株高45 c m以下和75 c m以上的豚草,其余豚草保留用于除草剂药效试验。该田块的主要草相:豚草、稗草(Echinochloa cr usgalli)、空心莲 子 草 (Alter nanther a philoxeroides)、千 金 子(Leptochloa chinensis)和双穗雀稗(Paspal um pas paloides)。试验共设19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小区),共9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2 m2。所有小区处理为随机区组排列。

1.3 调查与施药方法

在施药前对整个小区进行基数调查,然后按用水量45 kg/667 m2的标准配制药液,用利农牌HD-400背负手动喷雾器进行均匀茎叶喷雾。施药后15d和30 d调查残存活草数,计算株防效,并且在药后30 d将整个小区的残存活豚草全部拔出,称量其鲜重,计算鲜重防效。

1.4 数据统计分析

参照赵善欢的方法,分别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7],并用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处理之间防治效果的差异水平。

株防效F1:

式(1)中: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存活株数;CK0为空白对照区药前存活株数;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存活株数;CK1为空白对照区药后存活株数。

鲜重防效F2:

式(2)中:T0为对照区鲜重;T1为药剂处理区鲜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苗期豚草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无论是药后15 d还是30 d,各除草剂对苗期豚草植株的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且药后30 d的防效优于药后15 d。施用除草剂后15 d,百草枯690 g/h m2的防效最好,达99.0%,但与草甘膦1 968 g/h m2、百草枯900 g/h m2、氟磺胺草醚300 g/h m2和乳氟禾草灵162 g/h m2间差异不显著,氯氟吡氧乙酸210 g/h m2的防效虽与百草枯690 g/h m2的存在显著差异,但亦达93.7%。药后30 d,草甘膦984、1 476 g/h m2和1 968 g/h m2、百草枯480、690 g/h m2和900 g/h m2、氟磺胺草醚150、225 g/h m2和300 g/h m2、乳氟禾草灵108 g/h m2和162 g/hm2及氯氟吡氧乙酸150、180和210 g/h m2对豚草具有很好的防效,均在90.2%以上,其对豚草鲜重的抑制效果亦非常显著,均超过91.4%。而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无论是药后15 d,还是药后30 d,各浓度处理对豚草的防效均较差。

表1 不同除草剂对苗期豚草的防治效果1)

2.2 对成株期豚草的防治效果

从表2可看出,与苗期防治效果相近,无论是药后15 d还是30 d,各除草剂对成株期豚草的防治效果亦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且药后30 d的防效优于药后15 d。药后15 d,草甘膦1 968 g/h m2、百草枯690 g/h m2和900 g/h m2的防效显著,均在90.1%以上;氟磺胺草醚300 g/h m2、乳氟禾草灵162 g/h m2和氯氟吡氧乙酸210 g/h m2亦有较好的防效(≥89.0%)。药后30 d,草甘膦1 968 g/h m2、百草枯690 g/h m2和900 g/h m2、氟磺胺草醚225 g/h m2和300 g/h m2、乳氟禾草灵162 g/h m2、氯氟吡氧乙酸180 g/h m2和210 g/h m2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较好(>90.1%)。但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在药后15 d和30 d,各浓度处理对豚草的防效均较差。

表2 不同除草剂对成株期豚草的防治效果1)

3 讨论

刘良玉 等[8]、甘 小 泽 等[9]、陈 贤 兴[10]、崔 建 臣等[11]和杜辉等[12]均报道草甘膦和百草枯对豚草具有直接杀伤作用,防治效果较好。张文明等[13]报道,氟磺胺草醚和草甘膦这两种除草剂药后15 d对豚草的防效均为100%。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野外,无论是苗期还是成株期,草甘膦1 968 g/h m2、百草枯690 g/h m2和900 g/h m2、氟磺胺草醚300 g/h m2、乳氟禾草灵162 g/h m2及氯氟吡氧乙酸210 g/h m2对豚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因此,作者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结论是一致的[8-13]。

根据豚草分布、各生境的特点、除草剂剂型及作用方式,建议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在防治荒坡地、滩涂和休闲地发生的豚草时,可施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1 968 g/h m2或百草枯690 g/h m2和900 g/h m2;防治果园中的豚草,采用定向喷雾技术施用草甘膦 1 968 g/h m2、百草枯 690 g/h m2和 900 g/h m2、氯氟吡氧乙酸210 g/hm2或氟磺胺草醚300 g/hm2;大豆田可施用氟磺胺草醚300 g/hm2和乳氟禾草灵162 g/h m2;水稻田埂、小麦和玉米地发生的豚草,则施用氯氟吡氧乙酸210 g/hm2。由于豚草苗期可从3月中下旬一直延续到10月下旬,历时7个月之久,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出苗高峰期[2,4],因此田间用药剂防除豚草以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宜。

在豚草防治方法中,各防治方法均有自身的优势和缺陷,除草剂防除虽见效快,但其污染环境。因此,在利用化学除草剂作为应急手段防治豚草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应用其他防治措施。在进行化学防除时,一定要注意除草剂的交替轮换使用,降低豚草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1] 胡颖钊,那美玲,张鹰.豚草花粉症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2,17(8):589-590.

[2] 万方浩,王韧.恶性害草豚草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J].杂草学报,1990,4(1):45-49.

[3] 陈红松,周忠实,郭建英,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 olia L.)种群控制的研究概况[J].植物保护,2009,35(2):20-24.

[4] 万方浩,刘万学,马骏,等.普通豚草和三裂叶豚草[M]∥万方浩,郑小波,郭建英.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62-692.

[5] 周早弘,舒洪岚.用生态经济型植物控制豚草的“绿色污染”[J].江西林业科技,2004(1):37-39.

[6] 昊海荣,强胜,段惠,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 olia L.)[J].杂草科学,2004(2):50-52.

[7] 赵善欢.植物化学保护[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7-9.

[8] 刘良玉,李辉,刘培庭.不同除草剂防除豚草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1998,4(2):55.

[9] 甘小泽,樊丹,姜达炳,等.豚草化学防治效果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S1):251-253.

[10]陈贤兴.运用正交设计法检验除草剂混用对豚草防除的效果[J].河南科学,2004,22(1):73-75.

[11]崔建臣,丁建云,潘洪吉,等.百草枯、草甘膦对三裂叶豚草和艾叶豚草的防效比较[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10):39-40.

[12]杜辉,史彩华,王富莲,等.豚草化学防除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1):183-184.

[13]张文明,娄远来,江荣昌.选择性除草剂对不同龄期豚草的防除研究[J].植物保护,1993,19(2):37-38.

猜你喜欢
草甘膦磺胺百草
神农尝百草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神农尝百草
法国拟2020年废除草甘膦的使用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神农尝百草
禁用草甘膦或将导致农民杂草防除成本增加
神农尝百草
养殖环节是畜产品安全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