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指导学困生进行有效学习

2012-03-01 08:29王海霞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英语英语

王海霞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着一个较为严重和备受英语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后进生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对它存极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感,加之小学阶段难度和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即使有学得不理想的学生,数量也很少,而且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也不是太大。初中由于词汇量的增加,语法现象增多,听说读写等要求的提高,很多在小学阶段学习平平的学生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这部分学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考试时大多是瞎蒙。据调查,其实这部分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影响学习的并不多。学困生的形成与家庭、社会、教师和学生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

1.家庭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就业率的提高,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不断增加。许多孩子缺少父母的监管、督促和关爱,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不当,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我对考试成绩通常在50分以下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这当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平时他们住校或与爷爷奶奶生活,到了周末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无人管”的状态。这部分学困生平时学习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差,作业马虎,甚至为不做作业制造各种借口。另外,许多家长对子女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认为这部分孩子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是再努力也难以进步,其实只要父母换换角度,总能看到孩子身上闪亮的地方。父母的鼓励所带给孩子的支持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父母与孩子心灵的交流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我一直关心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多种影响因素,其实家长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教育理念、生活实践尤其是亲情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温家宝总理曾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我想对这部分家长说的是:挣钱的机会很多,但误了孩子就是一生的大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任务各不相同,父母和老师不可错位。

2.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情感因素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投入,尤其是对学困生的态度,对学困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有一种无形的感召力。若教师信任、关怀学困生,对他们寄予殷切的希望,则有益于他们的学习。其实这部分学生的心灵极其脆弱,有时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让他们倍感欣慰。因此教师如果能正确地评价他们,对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加以认可,则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人人都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那就是当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有用的人的时候。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多一次表扬,多一次鼓励,就多一次进步。我班一位学生进班时考了17分,为全年级倒数第一。进入初二,第一次单元测试他考了43分,虽然分数不高,但我还是表扬了他,因为他已经由原来的倒数第一,进步到了倒数第六名。这以后我发现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听课到书写到作业等方面都与以前判若两人。俗话说:“细雨绵绵润细苗,烈日炎炎苗枯焦。”所以我觉得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英语教师应多一分关心,多有一点耐心,多一些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困生敞开心扉,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反之,如果教师对他们歧视和一味地批评,则会加强他们的逆反心理,也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

3.学生自身的因素

初中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和稳定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叛逆心理也尤为突出。在英语学习中,他们由于基础差,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卑心理很严重,许多人存在心理障碍。在课堂上他们不敢发言,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就连早读课也不敢大声朗读,因为他们害怕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法国教育家培根曾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努力追求好的习惯。”对这部分学生的种种不良习惯我们不能歧视,不能放任自流,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与自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针对以上的情况,作为孩子们的引航人,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呢?

1.搞好小学和初中英语之间的衔接教学

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学的要求和层次有所差别。对这部分学生首先要帮助他们分析掉队的原因,如果是小学阶段基础没有打牢,则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帮他们“补漏”。如果是学习态度问题,则要与他们多谈心,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平时懒,怕读,怕写,怕做笔记,书写差,作业马虎等。如果是家庭因素,则要与他们的家长沟通,共同肩负起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2.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他们有效学习

我发现学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学习也非常刻苦,但是效果却很差。比如,早读课一个小时连一个单词也默不出来,平时家庭作业质量很低。原因是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只能降低要求“因材施教”,给他们提出合理的目标,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适时加以肯定和认可。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1)早读课开始就给他们明确这节课的任务。比如让他们列出5个重要的单词或短语,让他们有目标地去读、去记,几天下来我发现,比起以前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完成同样的任务效果好得多。另外我还对他们给予及时的表扬,只要他们能完成自己制定的任务就算过关。这样一来,他们的自信心大大增加,学习的劲头也比以前高,而且让他们有了成就感。

(2)平时作业分层布置。对学困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基础题,比如词汇、单选、短语翻译等,而且鼓励他们多翻书,多熟悉课本。这样一来,就克服了他们的畏难心理,降低了他们的学习难度。而且对这部分学生尽量进行面批,及时指出他们在作业中犯的错误,让他们订正,然后再批改。

(3)采取“结对子”的形式。对学困生给他们每个人找一个“小老师”,平时在学习上有困难,可以随时有人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指导,另外这部分小老师对他们的学习还有监督的作用,而且每个月都评比出“最佳帮扶小组”。这样,既克服了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又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4)鼓励他们建立错题库。我让学困生整理出平时默写、作业、试卷上的错词和错题,指导他们写出答案并分析,再让他们定期拿出来重做,一次次缩小范围,这是帮助他们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召学生,以自己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去吸引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体谅学困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对他们寄予希望,并把这一份关心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在教学中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让他们从内心接纳老师,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这样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与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应多给一些关心,多有一点耐心,多献一份爱心。另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让学生喜欢英语,就要让学生喜欢上他们的英语老师。作为教师,应具备渊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要爱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留给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尊严。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帮助者。学困生较其他学生更容易犯错误,作为教师遇到问题时应冷静,与他们谈话时要心平气和,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给他們改正错误的机会,切忌将学生“一棍子打死”。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还要多一些”smile”,当然,对他们爱的同时应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困生真正地进步。

改变学困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应携起手来共同为了这些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天空。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初中英语英语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读英语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酷酷英语林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