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P层次分析法在中心城镇确定中的应用

2012-03-05 07:24廖晓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14期
关键词:分析法城镇县域

□文/廖晓娟 李 昶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重庆)

AHP层次分析法在中心城镇确定中的应用

□文/廖晓娟 李 昶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重庆)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合理确定县域中心城镇,有利于运用中心城镇的带动效益,推动整个县域发展。本文以三穗县为例,通过分析中心城镇的影响因素和选择合理方法来确定中心城镇。

中心城镇;AHP;影响因素

原标题:AHP层次分析法在中心城镇确定的应用研究——以三穗县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4日

在我国县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形成小城镇零星散落在各县域范围内,难以形成一定规模,对县域各产业经济规模化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为此,合理选择县域内的中心城镇,集中发展,建立自己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是我国县域发展的重要选择。

一、中心城镇

(一)中心城镇的概念。中心城镇是指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合理布局原则,在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经济规模,在各乡镇中发展比较快,能够对周边一些乡镇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建制镇。它在村镇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与一般建制镇和乡集镇的聚集相比功能较强,辐射范围相对较广的建制镇。中心镇位于城镇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向基层农村,是农村政治、经济和文教中心,物资和人流的初级集散地。

(二)中心城镇的影响因素。在我国县域城镇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加快中心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选择和确定合理的中心城镇,必须准确认识中心城镇的基本特征,从各实践检验来看,中心城镇具有的基本特征为:(1)客观性。从中心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来看,主要依据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环境容量等客观条件,能在一定区域内起到“中心”的作用。为此,需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城市化发展的一定规律的角度来选择和确定县域的中心城镇,避免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2)区位性。中心城镇要具有地理环境优越,通讯、交通方便,能源供应充足等优势,还需有一定历史的基础,才能有条件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向小城市方向发展;(3)辐射性。一方面可以吸引周边地区的工业、商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向其集聚;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商品、信息、技术等向周边地区扩散,起到一定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通过对中心城镇基本特征的分析,归纳出影响中心城镇确定和发展的一些典型的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城镇化程度、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区位交通、自然资源、能源供应、发展政策的影响等方面。

(三)发展中心城镇的重要性。县域中心城镇作为城镇体系的末梢,一方面承接着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发展对周边基层村镇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心城镇的示范性和辐射性对周围村镇起到带头共同发展的作用。

二、AHP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七十年代初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迪教授提出的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人们的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实现规范化、数量化的方法,在降低不确定因素和简化系统分析和计算工作的同时,有助于决策时保持思维过程和决策过程的一致性。该方法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加以量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该方法是于1982年引入我国,因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及系统、灵活的优点,迅速在我国城市规划、能源系统分析、经济管理等领域得到运用。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将要进行评价系统的相关参考方案的各种要素分解成若干层次,并将同一层次上的各要素按照上一层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判断,之后计算出各要素的权重,根据综合权重按最大权重原则确定最优的方案。其基本思路为:(1)将所要分析的问题进行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构造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2)确定分层次因素的判断标准;(3)通过专家意见并结合综合分析,构建两两判断矩阵;(4)求解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得出相关权重;(5)权重传递,进行归一化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得出最低层各指标对最高层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6)通过计算和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三、实例运用研究

(一)三穗县介绍。三穗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在东经108°32′至109°41′,北纬 26°47′至 27°05′之间。东与天柱县相连,南与剑河县为邻,西北与镇远县毗连,东北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交界。全境东西长41.6公里,南北宽24.8公里,总面积1,035.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八弓镇,八弓镇位于三穗县西北部,是全县最大的乡镇,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中心,与长吉乡、台烈镇、滚马乡、镇远羊坪镇接壤,总面积157.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距州府凯里87公里,距省府贵阳247公里。

三穗县各乡镇的发展现状为:台烈镇,是以发展旅游及加工业为主,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心镇,乡镇域面积为151.56平方公里,农业总产值4,635万元。长吉乡,紧邻县城,乡镇域面积为96.33平方公里,农业总产值5,115万元。瓦寨镇,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乡镇域面积为91平方公里,农业总产值5,666万元。桐林镇,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乡镇域面积为134平方公里,生产总值8,298万元,农业总产值5,931万元。雪洞镇,是以发展商贸为主,乡镇域面积为96平方公里,生产总值6,555.5万元,农业总产值3,738万元。滚马乡,是以发展商贸为主,乡镇域面积为84.58平方公里,生产总值6,240万元,农业总产值3,907万元。良上乡,是以自助旅游为主的生态型小城镇,乡镇域面积为132.78平方公里,生产总值3,006万元,农业总产值2,940万元。款场乡,是以资源开发为主,乡镇域面积为104.5平方公里,农业总产值3,144万元。

(二)三穗县中心城镇影响因素分析。由于中心城镇普遍具有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交通区位优越等特点,根据三穗县规划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坚持对周围乡镇辐射性原则,优先发展辐射性强的中心城镇的情况下,选择以下因素作为判断依据:经济基础、城镇化、交通状况、自然资源、发展政策、建设适应性、基础设施7个因素。

(三)三穗县中心城镇的确定

1、AHP层次分析法结构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中心城镇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合理确定中心城镇所需考虑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三穗县的具体情况,对最终确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建立出以下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 1)

2、构造判断矩阵及计算。在对三穗县确定中心城镇的结构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专家学者结合三穗县的实际情况利用九分位标度进行两两对比,给出评分后,确定各个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其次利用根法对其进行计算,确定各层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可得:B1~B7 的权重值依次为:0.1650、0.0780、0.3131、0.0544、0.0391、0.2368、0.1135;且 CI=0.0398,CR=0.0302。(表 1)

由以上计算可以得出:各层次进行的一致性检验的结果都小于0.1(即满足CR≤0.1),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3、权重组合计算。当得到一级、二级相对权重指标后,进行权重的组合,可以得到方案层几个方案之间的相对权重值,经过排序后可得到总排序,现根据需要选取权重值较高的四个乡镇排序为:台烈镇、瓦寨镇、桐林镇、长吉乡。根据模型计算出来的综合指标分析,满足中心城镇发展条件的乡镇,并结合三穗县政府对整个县域发展需求的情况,选择两个乡镇发展成为中心城镇,为此确定将台烈镇、瓦寨镇发展成为中心城镇。

表1 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

图1

四、总结

我国县域经济现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在多数散落的小城镇中合理地选取中心城镇,形成一定规模,并带动周围城镇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中心城镇,并提出在该方法的实际运用中,为了结果更加准确,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由于对某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可能非常多,在最终的确定上需要进行准确的分析,提炼出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在对这些因素进行评分时也需要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从而进行综合分析。

[1]周莲芳.县域中心城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2.

[2]程伟彬等.影响中心城镇建设发展的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09.5.

[3]戚黎蔚.AHP层次分析法在ITAT创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

F12

A

猜你喜欢
分析法城镇县域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