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权市场发展亟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2012-03-09 02:53李保民
产权导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产权改革

■ 李保民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北京200050)

中国产权市场发展亟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 李保民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北京200050)

产权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产权市场,就要探索产权市场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就要把产权市场放到整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全过程中去研究。中国的产权市场要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要为中国企业做强做优服务,要为实现转型升级的结构调整服务。

当国际金融危机开始蔓延,人们普遍认为,依靠丰富和有力的政策手段,世界经济会很快走出危机的阴霾。现在看来,危机的影响超过了当初的预料。国际形势并没有完全按预期方向发展,而呈现出强烈的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各经济体转型维艰,北非和中东动荡加剧等等,可以说全球政治经济正处在错综复杂的十字路口。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

危机伊始,国际社会大都把焦点集中在金融领域。把危机看作是监管失控所引发的流动性和管理问题。于是,实行了一系列金融政策措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资本约束和监督管理,广泛引入了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制度,积极酝酿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等等。应当说,危机促进了市场监管和金融改革。但是,人们对危机的性质及其影响程度显然估计不足。这并非单纯的金融问题,也不是一场单纯的金融危机,而是社会经济多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危机暴露了全球治理的缺陷,折射了在现有产权安排基础之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弊端,加剧了一些经济体的政治经济矛盾,促进了财富的转移和重新分配,使世界经济陷入走走停停的低增长局面,也使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加剧。它所暴露出的产权制度、体制机制、政策理念和发展方式等上面的弊端,正在深刻影响着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生活。

金融危机正在改变产权结构,正在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改变整个世界。起初人们把危机处理概括为去杠杆化、去存货化。随着危机的发展,人们发现仅仅靠金融的再平衡难以走出危机的泥潭,于是强化了结构性改革以实现经济的再平衡。这样的改变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否则就难以改革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经济结构。然而这样的调整是痛苦的,无论改变过度消费发展模式,还是改变过度的储蓄发展模式,以至于改变产权经济结构,都并非易事。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是由多种因素影响长期形成的,是经济全球化下不同经济体搏弈的结果,改革会受路径依赖的影响,会遇到来自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压力。在美国,在欧洲,在中国都看到了这样的情形。目前,各国经济发展面临形势不同,各种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以产权为基石的利益诉求差异加大,矛盾和磨擦增多,要求妥善处理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关系,在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中促进结构调整。可以说,金融危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发达国家遇到了,我们也同时遇到了,这意味着简单地跟着走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中国产权市场创新之路怎样走,我认为,现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1 调整产权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产权市场的建设,产权交易品种和形式的发展,不能就产权市场的建设谈建设,不能就产权交易品种谈品种,而是要放在转型升级的大战略中做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加快改革发展的结合、入手处或着眼点就是结构调整。调整经济结构,具体表现的是产业、产品和行业结构,但说到底,就是产权结构的改革和调整。调整就需要流通,就需要产权交易。处于社会再生产流通环节中的产权交易,重要目标就是流转顺畅。流转顺畅,不仅仅是产权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利益调整,贯彻落实调结构、保民生、促增长的工作方针,使人民群众通过产权收益共享产权改革带来的发展成果。

在中国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事业单位改革和分类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资本监管,无形资产和软实力的提升,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外资的并购重组,企业改制重组中的多元化持股、资产合并整合,企业承包和委托经营等等方式,都离不开产权市场。进一步讲,企业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通过产权市场持续做大,做到大中有强,强中做大,努力做强,关键是做强。

企业做强做优,主要有四个要素和标准,或者说,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具有杂交优势的产权多元化,有利于发挥体制机制的优势,这也为国内外的公司实践所证明。二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之上的治理结构,有利于从体制机制上实施企业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理。三是提高核心竞争力。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地方发展特色经济,也要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做到特、新、专,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四是增强软实力。特色经济的概念包含了软实力。软实力包括企业文化、科学管理、商誉商标、品牌和人才等。软实力建设要和企业文化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概括起来讲,企业做强做优的首要和前提的制度安排是产权多元。

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步伐加快,企业股权结构逐步多元化。加快产权市场建设,完善国有产权流转机制,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国有企业做强做优,优在产权结构上,优在经营业绩上,主营业务整体上市,走资本证券化路。同时,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深化厂办大集体的改革,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走资产资本化之路。这些都为产权交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产权市场。如果一时建立不了,最起码要全国联网。此外,我们一直呼吁成立产权交易协会,现在类似的机构已经建立了,就要发挥其组织作用,打造产权交易沟通交流的平台。总体上讲,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少设,交易品种可以多创新。

2 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改革方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一个整体,不能偏颇,但在一个企业、一定的时期是有所侧重的。改革攻坚阶段,尤其要在“产权清晰”上下功夫,改到深处是产权,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是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障碍之一。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知难而进,明确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理论的突破旨在改革的攻坚。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吹响了深化改革的新号角,是我们深化产权制度和企业改革的行动纲领。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由所有制实现形式所决定的,反映不同利益主体对某一财产的占有、支配和收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作为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产权具有排它性、独立性、可分解性和收益性。当前“产权清晰”的改革工作重点一是明确产权主体,二是理顺产权关系,三是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目前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主要任务,是以产权多元化为突破口落实出资人职责。

实现产权多元化是中国产权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体制保障。总结各个方面的实际经验,可以着重从以下八个方面进一步探索:

第一,发展和吸引非国有产权主体。这实际上是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从放宽投资领域,拓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方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国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

第二,引进和利用外商外资。这实际上是在行动上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进程中,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内资开放。国家鼓励中小企业根据国家利用外资政策,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办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允许外商外资以直接投资方式并购境内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进一步简化了投资项目的核准程序,对外商外资项目也只核准“项目申请报告”,扩大了省级政府的核准权限,对鼓励、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权限由3000万美元提高到1亿美元,对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权限由3000万美元提高到5000万美元。

第三,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主要指各类基金,如产业基金、风险基金、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等,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机构,经纪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债权转股权后,即成为企业的股东,对企业持股或控股,派员参加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比例。要培养一批诚信、守法、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机构投资者在改革中要发挥积极作用,形成后发优势。业主自营式解决不了规模问题,私人大股东产生了垄断问题,公众持股产生了内部人控制问题,机构出资人有可能产生最合理的产权方式。

第四,支持和鼓励个人投资入股。如职工集资入股,自然人投资入股。实现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产,工者有其股,形成联股联利又联心的动力机制。积极构建按劳取酬加按资分配的制度,在发展中规范。

第五,激励和帮助经营管理者投资入股,并持有大股。允许国有和集体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吸收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参股,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时,允许业务骨干作为公司发起人。

第六,建立和完善职工持股会。职工持股会是专门从事企业内部职工持股资金管理、认购公司股份、行使股东义务、维护出资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职工持股会会员以出资额为限,对持股会承担责任。职工持股会的资金不能进行本企业以外的其他投资活动。职工持股会依法登记后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职工持股会章程开展活动。但在实际工作中,借口职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停止了对职工持股会的审批登记,要求企业在改制上市时妥善处理。实际做法是:交给工会代管、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交给信托机构、顶名制以及强制注册。

第七,改进和推动无形资产作价入股。让知识、专利、技术和经营、管理以及资本等,参与要素分配的制度,从制度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是充分肯定特殊劳动和脑力劳动或复杂劳动的具体体现。

第八,鼓励和促进公有产权之间互相参股入股,交叉持股。现状是多部门投资,利益部门化,可以在一定时期形成制衡机制。

总之,产权多元化是企业加强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的制度保障,也是与社会资本、国际资本、金融资本相结合的产权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3 促进产权流转,建立顺畅的进退机制

现阶段,建立流转顺畅的产权流动机制的客观条件非常有利。而完善国有产权流转机制,要充分发挥产权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一是信息披露功能。有问题找市场,而不是找政府,搞内幕交易;二是价格发现功能。市场决定交易价格;三是服务功能。最好是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四是监督评价功能。不是简单看程序合适不合适,更重要的是看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监督的同时实现信息反馈。

促进产权流动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客观要求。产权流动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增量促进存量。因为现在并不缺钱,最重要的是怎么把钱花得恰到好处,这就需要顺畅的产权流转体制机制做保障。

一是新增的财政收入非常可观。2009年财政收入是6万多亿元,2010年是8万多亿元,2011年财政收入有望突破10万亿元。如何用好新增的财政收入这笔钱,把它用到基础设备、民生工程、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就需要通过金融创新让它发挥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展。

二是银行存款已达到上百万亿元,除了企业存款以外,居民个人储蓄都达到了27万亿元。这些巨额存款是银行的负债资产,银行既要让这笔钱用得恰到好处,促进经济发展,还要防范风险,加强风险管理。

三是外汇储备目前高达3.2万多亿美元。如何用好外汇储备,让资金流转起来,造福人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四是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有8500多亿元。投资方式不多,尽管也提高了投资国家重点设施基础设施的比例达到15%,但还是不够。

五是全国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已达到1.1万亿元。

六是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达2万多亿元,可以用来投资的有数百亿元。

七是全国企业年金的规模也达到3000多亿元。

八是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有上万亿元之多。

加快产权交易,可以为这些资金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可以利用金融创新工具,也可以利用产融结合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产融结合可以促进新兴战略企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还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此外,产融结合还会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产融结合中,企业既是银行的债权人,又是银行的股东,对现有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形成了挑战。所以,推动产融结合,也将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总而言之,中国产权市场发展亟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当务之急是调整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促进产权流转,为产权市场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产权市场发展的基本方针应当是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要发展产权市场就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没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就没有产权市场的大发展。改革是通向规范发展之路的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产权改革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改革之路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改革备忘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改革创新(二)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