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甲霜灵对大豆根腐病菌的毒力研究

2012-03-12 06:21杨明秀张艳菊张齐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疫霉甲霜根腐病

杨明秀,张艳菊,张齐凤,叶 楠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大豆根部病害,也是黑龙江省大豆产区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病面积达70万hm2,占大豆播种面积1/3以上。传播方式为土传,危害较重,一般减产10%~30%,重病地区可减产60%,甚至绝产[1]。在三江平原的大豆产区危害尤为严重,近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大豆产区危害较为严重[2]。大豆根腐病是由多种土传真菌单一或复合侵染引起,病原种类包括镰孢菌、丝核菌、疫霉菌、腐霉菌等多个属的病原真菌[3-6]。由于致病病原菌种类繁多,导致大豆根腐病的防治较为困难。目前生产上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已引起关注,寻找环境相容性好、防效高替代农药产品迫在眉睫。精甲霜灵([R)-metalaxyl-M]由Novartis公司开发生产,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具有立体旋光活性的杀菌剂。

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及苗期盆栽试验测定35%精甲霜灵(Mefenoxam)种子处理乳剂对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的毒力,为大豆根腐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病原菌: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 dermat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由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室提供。

供试大豆品种:合丰25。

供试药剂及使用浓度: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53%精甲霜灵·锰锌(Mefenoxam-mancozeb)可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5%甲霜灵(Metalaxyl)可湿性粉剂(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0%代森锰锌(Mancozeb)可湿性粉剂(利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50%福美双(Thiram)可湿性粉剂(佳木斯农药厂生产);50%多菌灵(Carbendazim)可湿性粉剂(河南省孟州市平原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供试培养基:PDA培养基和高粱粒培养基用于培养瓜果腐霉菌、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孢菌,CA培养基用于培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

1.2 方法

1.2.1 供试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测定

对大豆根腐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测定采用生长速率法。从新培养的菌落边缘用直径为9 mm打孔器制备菌碟,接种于不同药剂的培养基上,每皿一片。以不加药剂的培养基为空白对照,每处理设3次重复。置于25℃恒温箱内培养至对照菌菌落直径大于6 cm时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生长抑制率。

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菌碟直径)-(处理菌落直径-菌碟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碟直径)×100%

1.2.2 供试药剂对大豆根腐病菌卵孢子形成的影响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用CA培养基培养5 d,瓜果腐霉菌用PDA培养基培养3 d后均用9 mm打孔器制备菌碟,置于用灭菌水配制的不同药剂中,3次重复,7 d后调查卵孢子的数量。

1.2.3 供试药剂对大豆根腐病原菌的苗期防治效果

1.2.3.1 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扩繁

瓜果腐霉菌、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孢菌采用高粱培养基培养,取高粱100 g放入250 mL的三角瓶中,用水浸泡12 h,然后除去水分,高压灭菌。每瓶中接入直径为9 mm的菌块5块,25℃培养7~10 d,备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用CA培养基培养,25℃培养1周备用。

1.2.3.2 精甲霜灵对大豆根腐病菌的苗期防效试验

于大豆播种前1 d各处理分别称取一定量的种子,按药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2%比例进行种子包衣,使药剂与种子充分混拌,拌匀后晾干。将10 g高粱粒培养的瓜果腐霉菌、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孢菌和10 g CA培养基培养的大豆疫霉根腐病菌与灭菌蛭石充分混匀后装入直径为10 cm的营养钵中,每钵播种12粒,每个处理3盆,即3次重复。1个月后调查病情指数,每个处理调查30株,计算防治效果。试验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大豆根腐病的分级标准参照郭永霞等方法[7]。

2 结果与分析

2.1 精甲霜灵对大豆根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测定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鞭毛菌亚门的瓜果腐霉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100%,高于或与对照药剂防治效果相同。对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84.82%和59.99%,均高于对照药剂53%精甲霜灵·锰锌可分散粒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作用;但都低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大豆根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Table 1 Inhibitory 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cine treatments on mycelium growth of soybean root rot pathogens

2.2 精甲霜灵对大豆根腐病菌卵孢子形成的影响

由表2可知,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卵孢子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25倍物镜下平均每视野孢子比对照卵孢子数量多31个;50%氟啶胺可湿性粉剂对大豆疫霉菌卵孢子形成影响最大,25倍物镜下平均每视野孢子比对照卵孢子数量多100个。瓜果腐霉菌为10倍物镜下平均每视野卵孢子数量,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瓜果腐霉菌卵孢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卵孢子数量为0。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大豆根腐病菌卵孢子产生的影响Table 2 Inhibitory 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cine treatments on thallospore of soybean root rot pathogens

2.3 精甲霜灵对大豆根腐病菌的苗期防效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35%精甲霜灵SD在包衣量为0.2%时对尖孢镰孢菌、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和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0.93%、65.63%、63.71%和76.54%。方差分析表明,35%精甲霜灵SD在包衣量为0.2%时对大豆根腐病菌的主要病原菌的防效均高于或与对照药剂防治效果相同。

表3 不同药剂处理对大豆根腐病菌的苗期防治效果Table 3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cine treatments on soybean root rot pathogens at seeding period

3 讨论与结论

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防治效果较为显著,研究表明,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大豆疫霉菌的卵孢子产生有促进作用,因此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翌年的发生是否产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甲霜灵(Metalaxyl,商品名Ridomil)属于苯烯酰胺类杀菌剂,具有低毒、高效和持效期长等特性,1977年推广应用。国外研究表明,甲霜灵具有优良的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尤其对卵菌纲中的霜霉属、疫霉属和腐霉属的病原菌具有很强活性[8]。由于甲霜灵对病菌的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容易对其产生抗性突变,已知有许多研究报道多种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抗性[9]。如甘肃兰州、天水、武威等地区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普遍产生较高抗性,抗性水平最高可达388.0倍[10]。精甲霜灵是甲霜灵两个异构体中的一个,不仅具备甲霜灵等苯甲酰胺类杀菌剂的抑菌作用机制,可能还因其独特的手性结构,增强杀菌剂与靶标位点的亲和性以及对病原菌细胞膜结构的影响。所以在相同的用药浓度下,精甲霜灵在田间表现出的防病效果明显高于甲霜灵[11]。因此,对甲霜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不适宜再使用此种药剂,未产生抗药性的地区也应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或与其他杀菌剂混用以减缓抗药性菌株的产生。本研究表明,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是甲霜灵理想的替代杀菌剂。

[1] 梁喜龙,郑殿峰,左豫虎.大豆根腐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3,15(4):30-34.

[2] 邢安,文景芝,吕国忠,等.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株上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8):5-9.

[3] 王光华,周克勤,金剑,等.生防微生物BRF-1对大豆根腐病的拮抗作用[J].大豆科学,2004,23(3):187-191.

[4] 温广月,许艳丽,李春杰,等.6株生防细菌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初步评价[J].大豆科学,2005,24(2):131-125.

[5] 吕慧颖,孔凡江,许修宏,等.东北三省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表现[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23(4):16-18.

[6] 白剑宇,白丽燕,王登元,等.大豆根腐病病原菌PCR-RFLP鉴定体系的建立[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33(2):151-154.

[7] 郭永霞,袁昕,辛惠甫,等.多菌灵与福美双不同比例混剂拌种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2):38.

[8] Gisi U,Cohen Y.Resistance to phenylamide fungicides:A case study with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volving mating type and race structure[J].Annual Review Phytopathology,1996,34:549-572.

[9] 吴向辉,高智谋,陆保君,等.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26-327.

[10] 刘永刚,张海英,郭建国,等.甘肃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9(7):23-26.

[11] 刘西莉,马安捷,林吉柏,等.精甲霜灵与外消旋体甲霜灵对掘氏疫霉菌的抑菌活性比较[J].农药学学报,2003,5(3):45-49.

猜你喜欢
疫霉甲霜根腐病
手性农药甲霜灵在土壤微生物中降解的研究*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饲用南瓜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五株大豆疫霉鉴定及其致病力差异机制初步研究
雷帕霉素联合甲霜·噁霉灵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制效应
对放线菌Sy11有诱导作用的致病疫霉信号分子研究
生物法拆分外消旋甲霜灵制备R-甲霜灵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25%甲霜·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液相色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