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处科三级公务员胜任力调查

2012-03-13 01:04胡月星
决策 2012年6期
关键词:鉴别能力进取心责任心

■胡月星

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公务员都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其中,也发现了一些细微变化。因此,在老中青“三结合”中,除了年龄互补之外,还要关注能力差异,注重发挥能力优势。

图朱杨

胜任力(Competence)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是衡量领导者的领导水平、领导绩效的主要指标体系。近年来,胜任特征渐渐地成为一个时髦的管理概念,并在西方国家掀起了应用热潮。以胜任力来鉴别高绩效者和优秀员工的方法逐渐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流行起来,那些把优秀者和一般者区分开的特性(即胜任力)正在诸如招募、甄选和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受国家公务员局职位管理司委托,我们承担了《竞争上岗司处科三级公务员胜任特征框架体系及测评方法研究》项目,发放调查问卷数千份。该成果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国家公务员核心胜任能力及其基本特征,而且对于公务员培训教育、选拔考核以及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公务员胜任力三大维度

国家公务员胜任特征通用模型结构由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关键品质要素三大维度构成。其中的每一维度都有一系列重要的基本要素和指标体系,由此,为开展国家公务员胜任特征考核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

(一)能力通用模型

在抽取诸要素的基础上由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开展了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工作。通过对2506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了公务员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结构,并绘制了胜任特征通用模型结构图。通用模型主要有必备知识、核心能力、关键品质要素三个层面构成。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被调查结果编码得出的28项能力要素进行了认真对比,从中选择出了公务员胜任特征必备的7项核心能力。

从28项能力要素分布趋势来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73,占8.04%)、政策贯彻能力(1077,占7.38%)、政治鉴别能力(1064,占 7.29%)、合作共事能力(990,占 6.79%)、综合分析能力(871,占5.97%)、协调能力(697,占 4.78%)和决策能力(653,占4.48%)这7项能力要素居于前7位,高于其他的能力要素。在此,选择频次最低的7项分别是:时间管理能力(56,占 0.38%)、追求结果能力(152,占1.04%)、激励能力(201,占1.38%)、心理调适能力(246,占 1.69%)、应对能力(265,占 1.82%)、调查研究能力(298,占2.04%)和信息整合能力(307,占2.10%)。由此得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策贯彻能力、政治鉴别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7个核心能力要素构成了国家公务员胜任特征中的关键能力要素指标。

(二)品质要素通用模型

根据调查问卷处理结果,对26项品质要素在排序问卷中出现的频次进行了统计,可以看出,选择前7位的分别是:务实精神(1504,占10.23%)、责任心(1310,占 8.91%)、廉洁 (1179,占8.02%)、进取心(1075,占 7.32%)、大局意识(1075,占 7.32%)、公道正派(964,占 6.56%)和诚信(801,占 5.45%)。可见,务实精神、责任心、廉洁、进取心、大局意识、公道正派和诚信7个品质要素构成了国家公务员核心胜任特征的关键品质要素指标。

(三)知识通用模型

通过调查访谈和编码分析,对集中显现的10项知识要素进行了计算机统计,可以看出分布前5位的分别是:政策法规(2137,占14.84%)、领导科学(2046,占 14.20%)、公共管理(1944,占13.50%)、业务管理(1928,占13.38%)、经济管理(1610,占11.18%)。可见,政策法规、领导科学、公共管理、业务管理、经济管理这5大知识要素是国家公务员胜任特征知识维度中的关键指标。有此构成了国家公务员核心胜任特征通用模型。

各因子调查结果差异比较

1、年龄差异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公务员都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其中,也发现了一些细微变化。对于选拔35岁及以下的年轻公务员来讲,除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之外,决策能力、协调力、综合分析能力是培养考核的重点;对于36岁至45岁的公务员,尽管能力发展比较平衡,但合作共事能力、政治鉴别能力、协调能力上不能忽视;对于46岁至55岁之间年龄段的公务员,虽然综合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比较好,但政策贯彻能力上的要求当更高;对于55岁以上的公务员,其强项是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贯彻能力以及合作共事能力都突出,但在决策、协调以及分析判断力方面也要提出新的要求。在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领导班子选拔考核和配备当中,完善年龄结构更要注重能力结构的调整改善,在老中青“三结合”中,除了年龄互补之外,还要关注能力差异,注重发挥能力优势。

从统计结果以及图表显示可以看出,各年龄段在务实精神、责任心两项品质要素选择上非常集中。比较而言,55岁以上年龄段公务员更看重“廉洁品质要素”,46岁左右的公务员更多强调为人处事当中的“公道正派”。7项关键品质要素选择上尽管略有差异,但从总体统计结果看来,务实精神、责任心、廉洁、进取心、公道正派等品质要素是各年龄段公务员胜任特征考核中的关键项目。

不同年龄段的公务员都把政策法规、领导科学、公共管理、业务管理以及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视为胜任工作的必备知识。

2、学历差异比较

从不同层次学历水平对7项核心能力的选择上来看,政治鉴别能力上博士学历公务员较其他学历者敏感,但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选择上,则较大专、本科、硕士学历者为弱。在开展竞争上岗选拔考试当中,在看重其知识背景的同时,更要看重实际工作能力。在考试考核方法上,比如面试考核环节,应当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项关键指标,以避免出现“高分低能”或“高学历低效率”的现象。

从不同学历层次在7项关键品质要素选择差异的分布情况来看,集中体现在务实精神、责任心、廉洁、进取心等核心要素上。在“务实精神”上,尽管此项要素在各个学历层次上都高度认同,但大专、本科以及硕士学历者要略高于博士学历。而“责任心”本科、硕士学历要略高于大专、博士学历,呈中间大,两头弱的分布趋势。从进取心、公道正派、大局意识三项要素上来看,尤以硕士学历最为突出。

从不同学历公务员在知识要素选择柱状图来看,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类知识要素比较集中,博士学历者对国情国力方面的知识需求比较突出,而其他学历背景的公务员在领导科学、公共管理知识学习掌握上相对于博士学历体会更深一些。

3、工作年限差异比较

从不同工作年限对核心能力要素选择认同度来看,7项核心能力要素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策领悟能力、政治鉴别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都得到了高度认同。但在认同程度上,工作年限越长,对上述核心能力要素的肯定与认同程度越高。由此,从各工作年限的选择结果来看,如果不考虑职位要求以及职级差异,单纯从年限上制定不同的能力考核指标是不切实际的,在现实中也难以操作。

从不同工作年限的公务员在关键品质要素上的选择分布上来看,不论处于哪个工作年限,务实精神、责任心、廉洁、进取心、大局意识、公道正派以及诚信品质要素等7项都是所应具备的关键品质要素。同时也发现,在“大局意识”上,工作11至30年间的公务员比较突出,而在“公道正派”上,工作30年及以上的公务员更加看重。

综合各工作年限在知识维度诸要素上的选择频次统计结果,政策法规知识、领导科学知识、公共管理知识、业务管理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是所有年限公务员都需要具备的知识系统。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在公务员考试考核以及培训教育中,上述5大类知识要素应当是公务员需要具备和考核的重要知识内容。

4、行政级别差异比较

司、处、科三级公务员在核心能力要素选择差异比较来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策贯彻能力等28项核心能力要素上,司局级公务员选择比较集中的是政治鉴别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政策贯彻能力。县处级公务员选择比较集中的是政治鉴别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政策贯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科级及以下基层公务员选择频次集中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策贯彻能力、政治鉴别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此外,我们也看到,从通用核心能力要素选择频次上,不同行政级别在能力要素选择上也不尽相同。司局级公务员相对于处、科级公务员比较重视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鉴别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处、科级公务员比较重视的是政策贯彻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一细微差异,在公务员培训教育以及能力考核提升方面,都应当给予必要的关注。

从关键品质要素维度选择差异比较来看,司局级公务员对务实精神、公道正派、廉洁、责任心等品质要素的选择要高于处、科级公务员的选择比率。在进取心、诚信要素选择上,处、科级公务员关注较多。不同行政级别公务员所要求具备的关键品质要素,在侧重点上也略有差异。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10项知识要素共同构成了司、处、科三级公务员胜任特征知识维度的基本内容。在5项必备知识或最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素上的选择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在重要程度排序上稍有差异。在“业务管理”知识要素选择上,处、科级公务员较司局级公务员略显重要。

5、关键品质差异比较

比较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地市级机关、县级机关和乡镇公务员在关键品质要素上的选择差异,可以看出,在务实精神、责任心、廉洁、进取心、大局意识、公道正派以及诚信品质要素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在选择务实精神、廉洁、诚信三项核心要素上要高于省级、地市机关公务员;县级机关公务员在务实精神选择上频次最高;乡镇公务员更看重廉洁品质要素;而在进取心上,地方部门公务员要略高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选择频次。由此表明,对省、市、县等地方国家公务员,重要的是强调务实精神、责任心、大局意识、公道正派的品质要素修养。对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在考核上重点在廉洁自律、进取心、务实精神以及诚信。对于乡镇基层公务员,更多的要关注责任心、廉洁自律、诚信以及做事公道正派上的表现情况等。

从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到地市县乡等部门,都把公共管理知识、经济管理知识、领导科学知识、业务管理知识等前沿学科、应用学科的知识纳入学习的视野,说明在国家公务员学习考核当中,已经脱离了传统优势学科的局限,更多的关注边缘学科、管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应用学科领域的学习。

猜你喜欢
鉴别能力进取心责任心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巧用学习类APP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领导干部要有进取心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
破机关化立群众性 以危机感换进取心
浅论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
你是有进取心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