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物理实验教学

2012-03-19 17:53邓岩浩亓霞
物理通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验教学物理

邓岩浩 亓霞

(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26)

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为了适应培养目标,物理实验教学要侧重知识的应用、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习专业实验课及实训课奠定基础.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阶段,众多用人单位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为了满足各类用人单位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国家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对这类人才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实验教学是实践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选择适宜的实验仪器,能以科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物理实验是学生入学后,首先要学习的基础实验课,是接受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始.为了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应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做出调整.

1 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承担物理实验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在上课时,教师先讲解实验内容及相关事项,学生依据教材做实验.实验教材说明了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特别是基础实验,教材写的相当详细,学生按照要求对实验项目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完成实验.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开始实验学习是完全必要的.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基本理论,正确使用仪器,学会撰写较完整的实验报告,形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是有益的.这些教学模式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结晶,应当给予肯定;但长期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也有不足的方面:依赖性强,按教材上的实验步骤看一步做一步,对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没有思想准备,遇到问题由教师来处理,对实验项目缺乏整体了解.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激发出学生学习实验、操作实验的兴趣,这同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目标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和模式重新思考.

2 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模式

针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不足,我校做出了一些调整.采用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模式,把实验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验证性测量实验;另一类是提高与设计性实验.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采取差异化的教学.

2.1 验证性测量实验

选择一些基础性、技能性强的基本物理量测量实验项目,目的是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实验素质.这类实验基础性强,难度不高,实验项目较多,覆盖了物理实验的许多方面.例如,物体密度的测定、万用表的使用、等厚干涉的应用等实验项目.在教学中,采用现行的教学模式,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实验中教师与每名学生接触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根据每名学生的基础、能力提出不同要求,并分别给予相应的指导,使每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快地提高,达到或超过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2.2 提高与设计性实验

这类实验是以加强实践性,提高独立操作能力为目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与实际接近的实践环境,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类实验是以往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和加强的地方.实验项目要选择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如有可能,可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内容有关的实验项目,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比较高,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有帮助.例如,在旋光仪实验中,可选药品奎宁和奎尼丁为实验对象;在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实验中,也可以测量某些药品的粘度.

物理实验教学选择针对性强的实验项目,增加了实验项目的深度,提高了教学水平,也很好地服务于专业课.为了做好提高与设计性实验,可把实验分三个阶段来完成.

2.2.1 制定实验方案

在开实验课的前两周,把参考资料发给学生,资料里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和讨论的问题.学生独自分析和思考,写出实验原理,所用仪器,制定方案.方案里应包括对实验的预测,还有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怎样解决的预测,这期间实验室是半开放的.学生写出预习报告交给指导教师审核,检查实验是否可行,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学生可自由组成实验小组,如有可能也可打破班级,甚至可以跨专业组合,以便发挥自己的特长.

2.2.2 实验操作阶段

由于实验过程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在做实验时,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强.实验时最好让学生定性地完整地做一遍实验,粗略测量.让学生注意观察每一个细节,分析出现的问题,推测下一步的实验情况,并透过实验现象判断真实的情况,抓住事实的本质.在这期间指导教师要巡回察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如遇到困难较大的问题,可与学生交流,启发思路,同时要鼓励学生增强信心,不怕失败,战胜困难.经过粗略测量后,认为实验过程是可行的,然后再进行精确测量.测量时要做好记录,记录在哪个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尤其是特殊的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对设计的实验各部分做出判断,实验正确的地方给予肯定,某些错误的地方给予修改,最终达到实验预期结果.

2.2.3撰写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形式总结实验工作和报告科学成果的能力.实验报告按常规的格式书写,在提高与设计性实验报告要着重分析讨论,以及今后要改进的地方.分析讨论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方法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选择实验仪器是否恰当,实验步骤是否更合理,上述如有问题应如何改进.

(2)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如何减少或修正误差.

(3)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说明是否达到实验目的.

(4)总结这次实验的收获,学会自己获取知识和评价的能力,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提高实验技能是有帮助的.这样的总结对教师了解学生和实验过程,以及今后实验教学也是有益的.

3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开设一定数量的提高与设计性实验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启发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为了完成好实验,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主动找教师问一些不理解的问题,详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反复调试仪器.如果实验仪器在某方面不完备时,自己会想方设法完善实验.这样培养了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专业实训课,或者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独立完成工作奠定了基础.

物理实验采用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模式,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积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测量验证性实验项目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实验知识;在提高与设计性实验项目中,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了独立操作的技能.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在物理实验采用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技能很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赵艳,李相银.分层次、递进式教学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探索物理实验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物理与工程,2010,20(2)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