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012-03-20 02:48李明辉
梧州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师范学院广西民族

李明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李明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从高校的功能及地方高校的特性出发,分析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的意义和优势,阐述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三种方式,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提出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地方高校;文化;引领

根据学校隶属关系的分类,我国高校可分为地方高校及部委高校。前者指分布在省级以下中心城市、由省或省级以下行政单位管辖、由省级或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拨付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各类高等院校[1]。据2008年统计,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2171所,占总量的95%[2]。地方高校的特点是地方性,是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现在普遍认同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校的三大功能是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高校是通过对文化的影响来实现高校的功能。何为文化?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3]。可见,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只有人类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成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与文化更有着潜在的和深层次的联系。一方面,文化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没有文化,便无所谓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极大地促进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中心活动是传播及创造文化。

一、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意义及优势

(一)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文化的功能逐渐凸显,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地方实力的重要因素。如今科技、信息和人才等文化因素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后劲的最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文化产业逐渐成熟,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不仅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同时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生产、文化再生产、文化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正在创造着经济上的奇迹,文化成为了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推动国家、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在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文化软实力的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逐步突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 “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地方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国家整体文化实力,更能使国家文化多样化[4]。目前,我国地方文化实力还相当薄弱,提升地方文化是地方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是高校教育基本功能实现的需要。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大学,它以培养官吏、牧师、法官、律师和医生为目的。1810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强调科学研究是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大学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大学开始具有了第二个社会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为其发展服务的思想,促进了美国产业革命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从而完善了现代大学的三大社会职能[5]。然而,这三大功能究其根本都离不开教育的基本功能。根据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教育的基本功能包括促进个体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前者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后者包括个体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正如前文所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高等教育通过传播文化知识、创造文化知识推进社会的发展是其基本功能实现的最佳方式。从教育的育人功能来看,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都离不开高校的文化熏陶。

(二)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优势

文化是人类思想的结果,其生命在于不断地创新,没有文化的更新和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真正发展。高校以其优越的条件和独特的地位在文化创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有较为宽松的思维环境,有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氛围,有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是文化创新的沃土;其次,高校拥有文化的种子,高校汇聚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不断地探索、交流,直接创造产生新文化,使文化这颗大树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同时,高校还通过培养人才引领社会文化,经过多年高校文化熏陶的学生源源不断地走上社会,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更使高校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得以实现。高校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传播先进文化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内容是人类的先进文化。高校不仅是教育机构,同时又是文化机构,教师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将最先进的文化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社会人,进而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

二、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方式

(一)传承优秀文化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即文化。一方面,文化是教育之根,没有文化便无教育的产生;另一方面,教育是文化生存的土壤,没有教育文化就失去其生命力。高等教育尤为如此,高等教育通过文化的教与学,使文化得以传承。高校文化传承的过程包含着文化选择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对文化进行研究,选择优秀的文化作为教育资料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文化才得以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被称为软实力,守护、传承文化软实力已是高校的新职能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保存、研究和传播文化的高地,传承优秀文化既是地方高校基于自身性质所应担当的天然使命,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

(二)创造新文化

高校是人才资源和科技生产力的结合点,在创造新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拥有众多的学科领域和专家学者,拥有科学民主精神理念,拥有开放自由学术氛围的高校在新思想,新技术的产生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是知识传播的中心,更成为了知识创造的摇篮。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高校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62.3%[3],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70%诞生于高等学校,这充分反映出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原创能力,诸如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都源于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推动着企业的技术进步,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些都极大地推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传播先进文化

高校是一个文化传承、创新的机构,更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传播的机构。高校的文化传播是有选择的,高校按照社会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主流文化作为先进文化,以此作为高校传播的文化,而非所有的文化都被作为高校传播的文化。这个选择的过程伴随着文化传播的产生而产生。文化按照存在的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存储形态的文化以及现实活跃的文化,前者依附于实物,而后者依附于人的思想。文化传播实现的关键环节也就是将存储形态的文化转变成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在此过程中,高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祖国南疆新兴城市——崇左市。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的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广西边疆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被誉为 “边陲明珠”、“南疆国门大学”。学校办学70多年来,始终与边区人民患难与共,经受着战火的洗礼,为中国革命和保家卫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祖国南疆精神文化的标志品牌,成为了南疆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彰显祖国南疆精神文化中心,促进祖国南疆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确立以服务地方发展的战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红八军的故乡——崇左市,是桂西南边境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学院服务地方的办学方向。“地方性”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学院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思路就应该凸显于服务地方的大学精神,在 “地方性”上做文章。要进一步明确以立足崇左、面向广西的办学战略,充分利用崇左的边关地理区位、民族文化资源及自然资源等优势打造民族艺术、民族体育、物流、旅游、贸易、外语、化工等特色学科,增强学院办学实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抓好重点课程、重点专业、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及名师工程建设,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学手段等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打造具有边境、民族、师范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加快崇左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打造 “特色产业强市”、“沿边开放高地”、“生态宜居家园”、“边关旅游胜地”、“和谐富裕崇左”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二)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崇左是骆越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全市民族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崇左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是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发展和民族文艺人才培养的摇篮,具有责无旁贷的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多年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及艺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工作,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艺术教学,培养各类民族体育、艺术人才,积极参加全国、全区各类赛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崇左市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和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学院要继续发挥地处多民族聚居地区的优势,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学科,开设民族艺术、民族传统体育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及学科,使民族文艺的创作、民族传统体育的训练与学院教学形成有机结合,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精髓文化,为崇左市民族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争取获得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成果,把学院建成富有边疆特色、民族特色的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

(三)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引领地方文化,是一项长远发展的战略。这是由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相比于其他,文化功能的发挥更具隐性。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不应着眼于近利,而要放眼大局,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稳步向前。因此,应高度重视长效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作为学院层面的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确保取得实效。其次,要成立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建成下联地方城乡社会,外联高层研究机构的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再次,要根据社会需求,定期发布科研项目,组织力量联合攻关,为地方文化决策服务;最后,要为研究地方文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时间上保证,资金上扶持,进修上优先,情感上激励。

[1]董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5).

[2]周春明,杜宁,常运琼.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形式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王培英,张世全,王汉萍.大字的文化功能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12).

[4]胡海文.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与策略[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5]王旭东.论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On the Role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Li Minghui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 532200,China)

Based on the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local univers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significance and advantag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Meanwhile,taking the cas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tionalities,it proposes three ways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ulture;promoting

G640

A

1673-8535(2012)01-0071-04

2011-12-20

李明辉 (1963-),男,广西北流市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坚)

猜你喜欢
师范学院广西民族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洛阳师范学院
多元民族
广西尼的呀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