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互促共进——《认知语言学在行动》介评

2012-03-20 10:01张克定
外国语文 2012年5期
关键词:习语构式语言学

张克定

(河南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1.引言

Tabakowska,Choiński和Wiraszka合编的《认知语言学在行动:从理论到应用再到理论》(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Action:From Theory to Application and Back)一书由De Gruyter Mouton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是以René Dirven为名誉主编,以Gitte Kristiansen 和 Francisco J.Ruiz de Mendoza Ibáez为主编的“认知语言学应用系列丛书”的第14卷。从书名可以看出,此书旨在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这在其他认知语言学著作中还没有明确论及。这一点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2.内容简介

此书是2007年7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10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的结晶,以大会主题“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Action:From Theory to Application and Back”为书名就更加彰显了这次大会的宗旨,在一定意义上也表明了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可能趋势。

该论文集由四个部分14篇论文和导言组成。导言对此次认知语言学大会的情况及所收入论文的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一部分为“从一个循环走向另一个循环”(From loop to cycle),包括三篇论文。首篇论文是René Dirven和 Francisco José Ruiz de Mendoza Ibáez的“认知语言学30年回顾”。该文首先对认知语言学30年来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特别强调了语法和认知的关系,指出了认知语言学的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如语言的非模块性概念(non-modular conception)和语法的概念突显性(conceptual prominence)。两位作者指出,体验性概念的哲学基础就是现象学中的体验实在论(embodied realism)。在探讨范畴化在词汇—语法连续统产生中的作用时,他们集中论述了识解、视角、合成性等关键概念。他们还详细阐述了(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和各种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s)(如Fillmore、Kay、O’Connor、Michaelis、Sag 等的构式语法,Goldberg 的构式语法,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和Bergen与Chang的体验构式语法(Emdodied Construction Grammar)等之间的交叉和差别。其次,他们批判性地回顾了多义性问题,赞同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互为补充的方法来寻求解决方案。最后,两位作者把概念融合视为一种普遍的认知现象,并将其视为一种对语法、语用和话语的非合成性的心理可行性解释。第二篇论文是Dirk Geeraerts的“语法的再语境化:认知语言学30年的潜在趋势”,中心议题也是认知语言学发展史中的历史趋势。作者首先讨论了认知语言学到底是辐射式集合还是图式网络的问题;继而论述了20世纪语言学中的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问题;第三,作者回顾分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中意义的核心地位以及词汇、语言使用与话语、社会语境等,并通过分析认知语言学的各个扩展阶段和语境的逐渐恢复,提出了认知语言学为一种再语境化途径的观点。最后,Geeraerts讨论了语境中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科学范式,是认知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篇论文为Laura Janda的“理论如何为教学提供信息,教学如何为理论提供信息”。作者运用实例说明,斯拉夫语言的认知研究的发现可以应用于语言教学,而应用成果又反过来影响认知理论。这说明,理论和应用是一种互动循环(mutual interaction),理论能够赋予应用灵感,应用也能够赋予理论灵感。也就是说,理论可以通过应用获得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进而促进应用的展开。

第二部分为“原型之语境”(The context for prototypes),主要探讨原型性(prototypicality)问题。Tore Nesset在其论文“为何不?原型与俄语动词中的后缀转移阻碍”中表明,辐射范畴的原型成员和边缘成员概念可以应用于解释俄语动词形态中的一些变化。作者探讨了由始源动词范畴原型和目标动词范畴原型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俄语动词后缀/a/向后缀/aj/转移的过程。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五个假设:1)简化假设:仅当涉及简化时,后缀转移才发生;2)相对简化假设:若涉及较高程度的简化,后缀转移更可能发生;3)目标一致假设:仅当与目标范畴一致时,后缀转移才发生;4)相对目标一致假设:当词根类型在目标范畴中的效力大于在始源范畴中的效力时,后缀转移更可能发生;5)以结果为取向假设:仅当对目标范畴的以结果为取向的概括没有满足时,后缀转移才发生。作者认为,原型理论有助于理解语言变化,也有助于理解语言变化中的阻碍。这一部分的另一篇论文为Esa Penttil的“基于原型的习语表达分类”。作者认为,习语性(idiomaticity)是一种复杂的、多层面的普遍现象。习语承载着各种各样的特性,如惯用化、非合成性、句法限制性、多词性。习语和非习语构成一个连续体,因此,习语性是一个程度问题,而不是一个二分的概念。据此,作者认为,基于原型的方法可以用以探索习语表达的特性,进而创建一种包括全部复杂因素的分类。在分析讨论中,作者强调,不同习语类别之间具有各式各样的关系,因此应该以连续体的方式而不是以范畴概念的方式来观察习语性现象。

第三部分为“认知语法之语境”(Contexts for Cognitive Grammar),由四篇论文组成。开篇为Langacker的“控制与心/身二重性:认识与结果”。在该文中,Langacker着重讨论了心/身二重性问题及其在英语补语化(complementation)中的语言呈现形式。他认为,这一概念的进一步提炼和改进可以对语言中的补语化做出统一解释。他还声称,心/身二重性是“体验认知的自然结果”,因此“具有坚实的经验基础”。这种二重性系统地呈现于语言表达式之中,潜存于概念平面上的结果(effective)关系和认识(epistemic)关系之间。结果关系涉及事件(event)的发生,认识关系则与知识效度有关。而从结果关系到认识关系的推进表明与语言表达的结构复杂性程度(从实词谓语到直接补语、到不定式补语、到分句补语)有关;而且这两种对立关系可以在所有这些层次内以不同方式、依据各层次的固有特性明显呈现出来。最后,Langacker指出,这两种对立关系的系统性可以对补语及有关语言现象做出更加统一的解释。下一篇是Peter Willemse的“名词性参照点构式的话语视角”。作者特别关注名词性参照点构式指称性地嵌入话语语境的方式和参照点关系与其前后话语中的信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式。Willemse认为,应在大量的话语语境中展开对英语所有格名词短语的研究。在运用语料库对这一结构研究之后,作者提出,应采用把这种短语的话语状态识别为一种连续体的方法,而不应采取二分的方法。该研究对英语名词性参照点构式的描写本身和理论建构均具有启发意义。第三篇为Jari Sivonen的“间接路径的词汇化:聚焦于芬兰语移动动词”,主要分析芬兰语移动动词语义中的路径(path)问题。作者研究了15个可以侧显间接路径的常用移动动词,根据其隐含的路径形状,把这些动词区分为5组:不规则形状路径、规则形状路径、单拐弯路径、来回折转路径和交叉形状路径。这表明,对看似无关的语言现象之系统性的认识可以强化语言描写的一致性,同时也可以完善现存理论,如Talmy(2000)所提出的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s)和卫星语素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s)理论。Jakko Leino的“插入语的认知研究”试图证明构式语法对一个要把口语和句法理论结合起来的研究者来说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为此,作者分析了两种具有芬兰语口语特点的间接表达式,并对其在构成构式概念、言语结构及其两者关系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描述。作者认为,构式语法模式,正如其对各类书面变体的有效分析那样,也可以对口语中的句法结构进行有效分析,而构式的概念实际上比传统的句子或分句的概念更加有效。

第四部分为“语用语境”(The pragmatic context),所收入的两篇论文表明,语用语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Kirsten Vis、Wilbert Spooren和 José Sanders的“语篇和交谈中的主观性之修辞结构理论分析”探讨了公众话语的会话化问题。他们运用修辞结构理论(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对由1950年和2002年的国家报纸组成的两个荷兰语语料库和一个即席会话的语料库(2002年录)进行分析,比较了各个层面的话语连贯,探讨了内容以及句际之间的认识关系和言语行为关系,从而确定所研究语篇中主观性的程度。他们认为,话语层面是对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挑战(major challenge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在此基础上,他们证明,修辞结构理论可以说明语言信息层和概念表征层之间具有明晰的联系。应注意的是,他们证明的是这种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而不是最终的研究结果。Luna Filipovi?的“类型学遭遇证人叙事与记忆:交织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分析的是证人证词:即警察询问中,西班牙本族语者的笔录及其英译。作者以对运动事件的描述为关注焦点是,探讨了经验认知域的词汇化在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她认为,这些差异发生在西译英的过程之中,是由语言类型造成的。这一研究表明,对特定认知域中词汇化模式的系统研究可以揭示两种语言之间的重要类型学差异,从而有助于对语言类型学的总体认识。从语用平面来看,这一研究具有同样的意义。类型学差异的描写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语境中的语言特有现象,并可为口、笔译这样的语言职业培训提供重要线索和启示。

第五部分为“认知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的社会文化语境”(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for CMT and CI),包括三篇论文。Diane Ponterotto的“习语表达式中的跨文化变异:认知隐喻理论的卓见和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说明,认知隐喻理论可以应用于跨语言分析,有助于理解习语翻译问题。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意大利语的习语表达式,作者考察了习语的跨语言表达的异同,强调了概念隐喻确认问题。Ponterotto指出,概念隐喻化的跨文化变异对翻译实践带来了一些限制。作者对跨文化差异的强调表明,由理论到应用再到理论这样一种循环是可能的:对译品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普遍隐喻化和语言特有或文化特有的隐喻化的对立。这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培训均有着实际的启发意义。最后两篇论文对基督教话语中的两个关键概念进行了认知语言学分析。Magorzata Pasicka在其论文“超越世俗?繁荣神学信仰的概念化”中,对她称之为繁荣神学的有魅力的基督教的一个分支——信仰运动的追随者们的用语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信仰的概念融合和隐喻概念化。她声称,信仰的概念融合和隐喻概念化是信仰运动的核心。她认为,作为对概念隐喻理论的一种丰富,融合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那些具有信仰运动的正自白(positive confession)用语特征的复杂隐喻和新隐喻,而信仰运动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的句法结构与隐喻和概念融合相结合,共同创造出一种几乎有形、平凡而非玄学的信仰全景。作者对信仰运动的语用目的的分析表明,心理分析和社会文化分析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新方向。最后一篇论文为Aleksander Gomola的“从‘上帝是父亲’到‘上帝是朋友’:基督教话语中对上帝隐喻的概念整合”。“上帝是朋友”是过程神学和女性主义神学中常用的一个隐喻。作者在概念融合理论框架内研究了这一隐喻背后的上帝概念,揭示了“上帝是朋友”隐喻和基督教话语中的其它一些固定隐喻(如“上帝是父亲”)之间的语义差别。Gomola详述了新概念的来源及其广泛应用的社会影响和宗教影响。一般认为,人不能用日常语言,即非隐喻的语言来谈论上帝。作者的分析表明,语言学家使用日常语言讨论人们用以谈论上帝的隐喻则是大有益处的。

3.简要评议

编者在导言中总结说,“理论为应用提供信息,应用为理论提供信息。理论和应用相互‘喂养’(feed),同时也为任何想要理解把人类语言和人类心智捆绑在一起的复杂联结之性质的人提供思考的食粮(food for thought)”。实际上,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这种相互“喂养”关系是一种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种不断相互完善、相互提高的过程。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那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1991:296-297)。在认知语言学中,这种理论与应用互促共进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一点已经在许多论著中显现出来,如 Kristiansen,Achard,Dirven and Ibáez(2006)、Goldberg(2006)、Robinson and Ellis(2008)、Boers and Lindstromberg(2008),等等。该书的四个主要部分还表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还和语境、语用、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这些方面所进行的跨域研究不仅可以促进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而且可以拓宽其应用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书为论文集,虽然主题是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互促共进的关系,然而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们期待着这样的系统而全面的著作早日问世。

[1]Boers,Frank and Seth Lindstromberg.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eaching Vocabulary and Phraseology[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8.

[2]Evans,Vyvyan.A Glossa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Z].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7.

[3]Goldberg,Adell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na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4]Kristiansen,Gitte,Michel Achard,René Dirven and Francisco J.Ruiz de Mendoza Ibá?ez(eds.).Cognitive Linguistics: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6.

[5]Langacker,Ronald W.Reference 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 -38.

[6]Robinson,Peter and Nick C.Ellis.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8.

[7]Taylor,John R.and Robert E.MacLaury.Language and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the World[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5.

[8]Talmy,Leonard.Lexical typologies[C]//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Timothy Shopen,Vol.III(2nd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66-168.

[9]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习语构式语言学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