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水库大坝帷幕灌浆设计方案

2012-03-20 06:28周志鸿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坝段坝址基岩

周志鸿

(新疆兵团十二师水务公司,乌鲁木齐830013)

1 水库概况

红岩水库建于1972年,为一座引水注入式山区水库,设计为库容3 600万m3,设计水位933 m。大坝全长622 m,最大坝高9 m,坝顶高程为936 m,防浪墙顶高程为937 m。该水库位于乌鲁木齐西山北坡一山间洼地内,水库因长年运行,存在诸多隐患,特别是坝基存在严重渗漏。

水库兴建时,坝基未进行防渗处理,坝基岩石存在渗水通道,坝后渗水出逸点较多,渗水量较大,坝基渗漏已影响到水库的正常蓄水和大坝的安全。两坝肩基岩裂隙发育,具有强透水性,但未进行防渗、加固处理,绕坝渗漏现象明显,在高水位情况下坝肩渗漏可能造成坝后坡的冲刷以引起管涌险情,严重影响水库正常蓄水。

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坝体分为砂砾石填筑坝段与天然山脊坝段两部份,整个坝体均采用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结构。其中0+000~0 +160、0+498.8~0+622坝段为砂砾石填筑坝段,0+160~0+498.8为天然山脊坝段。防渗体的上游为砂砾料保护层与40 cm厚浆砌石下铺设无纺布护坡,防渗体均伸入坝基岩石下1.0 m,并用混凝土塞全坝段封堵。

2.1 地形地貌

坝址区位于库区东端,地形呈“马鞍”型,左右坝肩为EW向延伸的基岩山脊,坝前、坝后为倾向相反的斜坡。坝址区地面高程927~935 m,左右坝肩山脊顶部高出坝顶30~50 m。坝前地形整体向库内缓倾,中部为凸起的山梁,山梁走向NE58°,两侧为冲沟。桩号0+220~0+370段坝前50 m处为原坝基开挖基坑,呈长条形与现坝线平行展布,宽20 m,深5 m左右,两侧为堆土,高出地面4~5 m。桩号0+370~0 +450段坝前10 m处为取土坑,该处砂砾石层被用作坝壳填筑料,取土坑深3~5 m,形态不规则。坝后坡两侧为凸起的基岩,中间为凹槽,坡脚被王家沟深切,地形坡度20°~35°,沟底与坝顶的高差为55~61 m;坝轴线大体呈南北向,长622 m,南北两侧形成小冲沟,呈“W”型与山脊相连。坝后王家沟底高程875 m,低于正常蓄水位61 m,王家沟是该区最低的侵蚀基准面,库水通过坝基渗漏向王家沟排泄。

2.2 地层岩性

坝址区出露侏罗系上统奇古组(J3q)、喀拉扎组(J3k)及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物和全新统坡积和人工堆积地层。

侏罗系上统奇古组(J3q)为泥质砂岩,夹薄层砂质泥岩,红褐色,产状为:85°NW∠65°~82°,呈薄层~中厚层状结构,层理特别发育,且发育斜交层理,岩体完整性较差,据试验,饱和抗压强度为16 MPa,属较软岩。

侏罗系上统喀拉扎组(J3k)岩性为砂岩,青灰色,灰白色,产状为:85°NW∠65°~82°,呈块状结构,层理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据试验,饱和抗压强度为33 MPa,属中硬岩。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Q3al):岩性为砂砾石层、砾质土层,主要分布于坝基及坝前斜坡地段。砂砾石层厚3~5 m,呈杂色,以灰褐色为主,砾石粒径一般为1~5 cm,大者可达15 cm,呈扁平状,磨园度一般,分选较好,以砾石为主,含泥量较高,砾石成份为花岗岩,灰岩,砾岩,砂岩,泥质砂岩等。砾质土层厚3~5 m,呈红褐色,棕红色,局部夹土黄色砂质粉土,饱和,稍密。为冰积物,混杂堆积,无分选,含泥量较大,砾石为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碎屑。

全新统坡积物(Q4dl)主要分布在右坝肩坡脚,岩性为碎石土层,红褐色,土黄色,松散,干燥。人工堆积物(Q4r)由3部分组成:①人工填筑坝体;②坝前原坝基(老坝线)开挖堆土;③左坝肩人工开采块石料时剩下的碎块石废料。

2.3 地质构造

坝址区为单斜地层,无大的断层发育,发育的主要构造为层间挤压断层和三组节理。坝址区出露的砂质泥岩夹薄层泥岩,层理发育,受构造变动中,层间挤压,形成断层破碎带,断层产状85°NW∠65°~82°,与岩层产状一致,破碎带主要由挤压片理和碎裂岩构成。岩层走向与坝线垂直,倾角较陡,形成坝基渗漏的通道,不利于坝基防渗。

据水库放水洞、引水洞及坝址区测绘统计,坝址区主要发育三组节理,节理面产状分别为55°NW∠14°、70°SE∠30°和10°SE∠22°,延伸长5~10 m,节理面粗糙、微张,与层面贯通并形成坝基渗漏的通道,在坝后沿节理面库水渗漏溢出。

3 帷幕灌浆设计

坝基、坝肩部位基岩裂隙发育,具有强透水性,同时部分基岩层面和坝轴线近乎垂直,形成渗水通道,2000年续建配套施工时对坝基的防渗处理仅深入到基岩强风化层内1 m,对坝基处理深度不够,以至漏水严重。考虑到防渗处理深度较深,坝基和坝肩防渗采用帷幕灌浆处理,大坝段帷幕灌浆设单排,右坝肩帷幕灌浆设双排。

3.1 灌浆帷幕位置的确定

灌浆帷幕桩号范围:0-062~0+622。可分为3段:①大坝段,桩号0+000~0+622;②右坝肩段,桩号0+000~0-062。③连接段,位于大坝0+000桩号处,连接大坝段帷幕与右坝肩帷幕。

大坝段帷幕轴线与防渗墙重合,右坝肩段帷幕轴线与大坝轴线重合,连接段轴线位于0+000处,与大坝轴线垂直。

右坝肩现状为水库右岸山体,山体陡峻,为此在前段(桩号0+000~0-020)设计开挖一段灌浆工作槽,工作槽地面高程与坝顶高程一致,为936.00 m,底宽与坝顶宽度一致,为5 m,工作槽长20 m,开挖断面边坡为1∶1,坡面采取喷锚支护措施。后段(桩号0-020~0-068)设计采用开挖一座灌浆平洞,考虑到施工工作面的要求,平洞桩号较灌浆桩号增加了6 m。平洞底高程与坝顶高程一致,为936.00 m,洞长48 m,洞身为城门洞形,底宽3 m,侧墙高2 m,中间拱顶高3.5 m,洞壁采取钢支承支护措施。

3.2 帷幕防渗标准的确定

根据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3级及其以下坝的坝基处理应达到透水率5~10 Lu位置,本工程帷幕防渗标准确定为5 Lu。

3.3 灌浆压力的确定

灌浆压力是控制和提高灌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宜选用较高的压力。考虑到红岩水库基岩的岩性和深度,以及灌浆方法和灌浆孔次序等因素,灌浆方法、灌浆施工参数(灌浆压力、浆液配合比、起始配合比、结束标准)可通过灌浆试验进行复核确定。

3.4 帷幕深度的确定

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D为帷幕深度,m;H0为坝前最大水深,m;C为常数,一般取8~25 m。

同时考虑帷幕深入基岩的相对不透水层(即弱风化层,q≤5 Lu),计算得帷幕深度D≈25~35 m。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验决定实际的或最终的灌浆深度。

3.5 帷幕的厚度、孔距设计

大坝段和连接段考虑设单排帷幕,根据地质资料,右坝肩的绕坝渗流严重,是整个大坝防渗的重点部位之一,为此右坝肩段采取双排帷幕,帷幕方向与基岩层面垂直,采用斜孔。

大坝帷幕0+400~0+622段,孔距采用2 m;大坝帷幕0 +000~0+400段、连接段右坝肩段,孔距采用1.5 m。

[1] 张景秀.坝基防渗与灌浆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125.

[2] 宋玉才,燕乔,等.砂砾石地基垂直直防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40.

[3] 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SL174—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4] 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65.

[5] 白永年,吴士宁,等.土石坝加固[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371.

[6] 周春选.下坂地水库坝基防渗技术[C]//水利水电土石坝工程信息网.土石坝技术2007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22.

猜你喜欢
坝段坝址基岩
浅析步亭水库坝址、坝线的方案比选
白石水库坝体结构稳定性计算评价
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大坝泄流底孔坝段混凝土入仓方式研究
酒泉市洪水河水库坝址方案比选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基于改进物元的大坝基岩安全评价
乌拉泊水库副坝段除险加固前后渗流监测资料分析
河北省基岩热储开发利用前景
仙洞沟水库坝址选择分析
宝汉高速汉中至陕川界项目(石门至喜神坝段)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