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嗪在甘蔗叶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2012-03-23 03:01杨世常康宁范新亮蔺乔仙陈寿宏夏银果许三绵张永港
中国糖料 2012年2期
关键词:叶部蔗区噻虫嗪

杨世常,康宁,范新亮,蔺乔仙,陈寿宏,夏银果,许三绵,张永港

(1.云南省德宏州甘蔗科学研究所,陇川678707;2.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罕糖厂,陇川678707)

噻虫嗪在甘蔗叶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杨世常1,康宁1,范新亮2,蔺乔仙1,陈寿宏1,夏银果1,许三绵1,张永港1

(1.云南省德宏州甘蔗科学研究所,陇川678707;2.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罕糖厂,陇川678707)

为了改善德宏蔗区甘蔗蓟马、蚜虫等主要叶部害虫防治次数多、劳动强度大、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差的现状,德宏州甘科所与先正达公司合作,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先后筛选出了25%阿克泰WG、40%福戈WG和70%锐胜种子处理水分散粉剂等噻虫嗪系列农药进行示范防治,并总结出了一套用工少、劳动强度小、防治效果显著、防控时间长的使用技术。

甘蔗;噻虫嗪;蓟马;蚜虫;防治

德宏州作为我国甘蔗优势产业带中重要的蔗糖原料生产基地,甘蔗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6万hm2左右,甘蔗产量400多万吨,是云南省重要的产糖地州之一。全州有40多个乡镇和6个农场种植甘蔗,蔗区人口70多万人,占德宏农业人口的80%左右;日处理甘蔗能力3.2万t,蔗区人均甘蔗收入占蔗区农民人均总收入的50%左右,是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州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其长期的连作和蔗农单一的种管模式,致使许多有害生物突显乃至暴发成灾。自2002年以来,德宏蔗区的甘蔗蓟马危害逐年加重,常年严重危害面积达1.3万hm2,并具有从水田向旱地、从低海拔向高海拔、从点到面发生危害加剧的趋势。其中,全州植蔗面积最大的陇川县蔗区危害最为严重,已连续9年甘蔗蓟马呈爆发性危害,每年严重受害面积近7000hm2,占该蔗区植蔗总面积的60%以上。甘蔗受蓟马、绵蚜等危害,一般减产13%~25%,重的减产50%以上,蔗糖分降低1~3个百分点,加大了农民的种蔗成本,给企业和农民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给蔗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新的威胁,已成为继品种及地下害虫因素之后,制约高产、高糖、高效和产业巩固提升的主要矛盾之一,引起了相关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然而,多年来甘蔗叶部害虫防治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仍然停留在乐果+敌敌畏防治的时代,防治次数和防治成本越来越高,防治的难度越来越大,防治效果却越来越差;仍然停留于见虫才打药、见危害症状才防治的被动局面。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改变传统的用药品种及习惯,2008年以来,我所与先正达公司合作,先后进行了噻虫嗪防治甘蔗蓟马及其它叶部害虫的试验示范,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1 噻虫嗪在甘蔗叶部害虫防治中的试验情况

据资料介绍,噻虫嗪(thiamethoxam),是由诺华公司于1991年开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相似,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死亡,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适宜多种作物,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无药害。产品主要有先正达有限公司生产的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0%锐胜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及复配剂40%福戈WG和22%阿立卡悬浮剂等,但都没有在甘蔗蓟马防治应用中的报道,仅2005年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龚恒亮等使用25%阿克泰WG防治甘蔗蚜虫试验的报道,但使用量少,仅用42~84g/hm2,并采用喷雾的方法进行防治。我所在进行噻虫嗪系列产品对甘蔗蓟马等叶部害虫的防治试验中,创新地提出了加大药剂使用剂量,采用根施的技术,结合甘蔗大培土与肥料均匀混合后施于蔗根,通过噻虫嗪的内吸传导活性传到甘蔗的茎叶组织中,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1.1 25%阿克泰WG防治甘蔗蓟马及蚜虫试验

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我所在陇川蔗区,采用25%阿克泰WG 40g/667m2分别在(处理1)小培土(5月4日)、大培土(6月23日)及(处理2)大培土(6月23日)、壮尾肥(9月2日)结合施肥,与常规用药(处理3)(40%丙辛+15%金好年)及空白(处理4)为对照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的甘蔗中耕管理期间,结合大培土,和壮尾肥两次分别用25%阿克泰WG 40g/667m2混合肥料施于蔗根,对甘蔗蓟马、绵蚜等主要叶部害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蓟马发生的初期、盛期、末期三次调查中,与空白对照相比,防效分别达到了95.9%、96.4%和99.8%,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100%(表1)。从本次试验中还发现,阿克泰既有用工少、劳动强度小(一次防治、无需使用喷雾器),防效显著(防虫效果达90%以上),持效期长、防控时间长(可控制120多天),对环境友好(由于采用了根施技术,不伤害天敌),减少了传播媒介、甘蔗叶部病害轻等特点。

1.2 噻虫嗪复配剂(40%福戈)对甘蔗蓟马及蚜虫的防治试验

为研究40%福戈WG对甘蔗叶部害虫的兼防作用,2009年6月26日和2010年6月21日在进行福戈等药防治甘蔗害虫的试验中,在叶部害虫发生初期进行了甘蔗绵蚜和蓟马发生情况的调查。两个试验结果均表明,福戈对甘蔗蓟马、蚜虫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与对照相比,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100%,对甘蔗蓟马的防效分别达到了97.4%和84.6%(表2)。

1.3 70%锐胜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防治甘蔗主要叶部害虫试验

为研究70%锐胜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甘蔗主要叶面害虫的防治效果,2009年5月,在陇川县景罕糖厂蔗区罕等村半坎村民小组普玉标户田块,进行了667m2锐胜10g、锐胜12g、福戈40g三个处理防治甘蔗叶面害虫药剂及使用剂量试验,以常规管理为对照,在叶面害虫发生的初期(6月10日)和中期(7月10日),分别进行了甘蔗主要叶面害虫防治情况的调查。试验结果表明,福戈和锐胜对甘蔗蓟马、蚜虫等主要甘蔗叶面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对照相比,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100%,对甘蔗蓟马的平均防效分别为锐胜10g/667m284.4%、锐胜12g/667m288.5%、福戈40g/667m293%,并对甘蔗飞虱、叶蝉等其它叶面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3)。

表1 25%阿克泰WG对甘蔗蓟马、绵蚜防效

表2 甘蔗叶部害虫防治效果

表3 各处理对甘蔗叶面害虫的防治效果

表4 10天一次定点调查的防治效果

2 噻虫嗪在甘蔗叶部害虫示范防治中的效果

2.1 阿克泰在甘蔗蓟马等叶部害虫示范防治中的效果

在2008年试验防治效果极其显著的基础上,经英茂公司和德宏州甘科所相关人员的反复论证,决定在陇川景罕糖厂蔗区历年甘蔗蓟马危害较重的景罕糖厂加油站至章风芒朽新公路沿线东以老公路为界,西以南碗河为界,面积约660hm2规划为示范防治区,为突出防治效果的对比性,还在示范防治区的两头及中间安排了常规防治对照区,同时,还在各乡镇蔗区零星进行了一定面积的示范,以扩大其示范宣传作用。通过造册登记,示范区共涉及4个乡镇,12个村委会,1141个农户,总示范面积660hm2,并带动周边各县市5个单元蔗区186hm2进行了示范防治。示范防治效果如下:

2.1.1 10天一次定点调查防治效果为适时掌握防治区的防治情况,为今后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5月30日开始,我所在示范防治区和常规防治区各设立了3个监测点,采用每10天调查一次的方法,适时监测甘蔗叶部害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情况。通过定点调查,截止8月10日,累计共进行7次调查,示范防治区平均单株蓟马虫口数为5.5头/株,常规防治区平均单株蓟马虫口数为97.3头/株,累计平均防效为94.3%(表4)。

2.1.2 每月一次大田调查防治效果为进一步掌握不同示范点的防治效果,每月进行了一次大田虫情调查。通过大田多点调查,示范防治区共调查52点,平均单株蓟马虫口数为3.7头/株,常规防治区共调查42点,平均单株蓟马虫口数为62.1头/株,3次调查平均防效为94%(表5)。

2.2 锐胜在甘蔗蓟马等叶部害虫示范防治中的效果

根据2008、2009两年,先正达公司在甘蔗上使用70%锐胜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防治甘蔗蓟马等叶部害虫的小面积多点观察结果,为进一步加大噻虫嗪不同制剂的示范防治力度,2010年4—6月,英茂公司在陇川、瑞丽、盈江、潞西等县市蔗区进行了2330hm2的大面积防治示范。在2010年7月份的田间虫情调查中,共调查31个点155棵甘蔗,平均单株蓟马9.1头,较常规防治少27.43头/株,平均防治效果达到了75.1%(表6)。

2.3 福戈在甘蔗蓟马等叶部害虫示范防治中的效果

根据2009年我所在甘蔗害虫综合防治试验中的表现,40%福戈WG不仅能防治螟虫、地下害虫,对甘蔗蓟马、蚜虫及其它主要叶部害虫也有显著的防效,为进一步验证福戈在甘蔗害虫综合防治中的效果,2010年4—6月,在陇川、瑞丽、盈江、潞西等县市蔗区进行了660hm2的大面积防治示范。在2010年7月份的田间虫情调查中,共调查44个点220棵甘蔗,平均单株蓟马6.1头/株,较常规防治少30.43头/株,平均防治效果达到了83.3%(表6)。

表5 每月一次大田调查的防治效果

表6 2010年7月德宏蔗区新型农药使用防效调查

3 噻虫嗪的根施技术

噻虫嗪根施的关键技术在于拌药,由于使用量少,要达到混合均匀一定要采用3次扩大法进行拌药,为确保拌药均匀,每次的拌肥料量不宜太多,一次拌667~1330m2为宜,现拌现撒,然后及时培土。拌药时,首先用一个清洁的盆或桶盛100~200m L清水,将噻虫嗪包装按用量剪开倒入水中,用木棍轻轻搅拌,使噻虫嗪完全溶于水;其次取3~5kg吸水性好的磷肥(最好是钙镁磷肥)放入盆中并充分搅拌均匀,使农药均匀渗透在肥料中;再次,将这3~5kg吸附有阿克泰的肥料与所拌肥料的1/4(按四分法)混合均匀,再与其它肥料全部混合均匀后即可施用。

4 噻虫嗪在甘蔗叶部害虫防治中的推广应用及前景

由于该技术具有省工省时、劳动强度小、效果显著、防控时间长、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深受蔗农欢迎。到目前为止,全州蔗区已累计示范推广了2.752万hm2,为当地甘蔗叶部害虫的防治发挥了极其显著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按全州每年植蔗5.3万hm2计,如全部采用该技术进行叶部害虫防治,蔗农将挽回甘蔗产量48万t,新增农业产值25600万元,节省喷药劳动力40多万个,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4.1 简化施药方法、降低了劳动成本

噻虫嗪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独特,与传统的杀虫剂完全不同。传统叶部害虫的防治方法是在叶部害虫发生时喷雾防治,一般需要喷药2~3次,喷雾防治劳动强度大,用工多,且极易造成人畜中毒,而使用噻虫嗪防治甘蔗叶部害虫,只需在甘蔗中耕管理时(5—6月份),将阿克泰混合肥料施于蔗根,然后培土,通过甘蔗根系的吸收及传导,有效防治甘蔗整个生长期间的叶部害虫,蔗农无需因防治甘蔗叶部害虫而使用喷雾器,因此,减少了防治甘蔗叶部害虫的劳动投入,降低了劳动成本,改变了多年来防治甘蔗叶部害虫使用喷雾器的历史。

4.2 防虫效果极其显著

使用阿克泰、锐胜、福戈等药进行甘蔗叶部害虫防治,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小面积正规试验中,对甘蔗蓟马和绵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阿克泰97.4%和100%,福戈97.4%和100%,锐胜88.5%和100%;在2009年660hm2阿克泰防治甘蔗叶部害虫的示范中,平均防治效果蓟马94.3%、绵蚜虫100%;在2010年大面积推广应用中,经多点次调查,对甘蔗蓟马的平均防治效果阿克泰为84.9%、福戈83.3%、锐胜75.1%,没有发现绵蚜虫的危害。

4.3 防控时间长

5—6月甘蔗大培土时,667m2使用量阿克泰30~40g、锐胜10~12g、福戈40g,基本能控制甘蔗一生不受绵蚜虫、蓟马等主要叶部害虫的危害;同时对飞虱、叶蝉、介壳虫、螨类等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4.4 挽回产量损失,效果明显

在2008年阿克泰防治甘蔗叶部害虫的正规试验中,施用阿克泰的比常规管理(对照)增产603.4~1639.5㎏/667m2;在2009年福戈防治甘蔗害虫试验中,与对照相比,增2375㎏/667m2;在2009年景罕糖厂蔗区660hm2阿克泰防治甘蔗叶部害虫的大面积示范防治中,经英茂公司原料部、景罕糖厂农务科和州甘科所植保研究室相关人员于2009年12月20日共同进行田间同田对比测产,结果表明,阿克泰示范防治区比常规防治区平均增产1076㎏/667m2。

[1]龚恒亮,刘玉彩,林明江,等.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蔗绵蚜试验[J].甘蔗糖业,2008(4):12-15.

[2]陈寿宏,杨世常,罗本秋,等.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蔗蓟马试验总结[J].甘蔗糖业,2009(2):8-11.

[3]杨世常,陈寿宏,夏银果,等.甘蔗蓟马防治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J].中国糖料,2010(2):49-54.

App lication of Thiamethoxam to Control Sugarcane Leaf Pest

YANG Shi-chang1,KANG Ning1,FAN Xin-liang2,LIN Qiao-xian1,CHEN Shou-hong1,XIA Yin-guo1, XU San-mian1,ZHANG Yong-gang1

(1.Institute of Sugarcane Sciences,Deh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Longchuan 678707,China; 2.Jinghan Sugar Factory of Hongde Yingmao Sugar Co.,Ltd.,Longchuan 678707,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dverse effects ofmultiple applying pesticides,great labour intensity,pesticide resistance and bad control,of controlling sugarcane thrip and aphid in Dehong area,the test for new pesticides and applying methods were conducted.The pesticides,25%Thiamethoxam WG,40%Virtako(DuPont's chlorantraniliprole+thiamethoxam)WG and 70%Ruisheng were determined in control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and methods for little work output,small labour intensity,effective control and long control endurance were proposed.

sugarcane;Thiamethoxam;thrip;aphid;control

S435.661

A

1007-2624(2012)02-0027-04

2011-09-14

杨世常(1968-),男,云南省梁河县人,植保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甘蔗病虫草害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叶部蔗区噻虫嗪
面向移动端的苹果叶部病虫害轻量级识别模型
广西糖料蔗种植区干旱遥感时空分析
基于YOLOv3的多类烟草叶部病害检测研究
境外蔗区(缅甸佤邦勐波县)土壤理化状况分析与评价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噻虫嗪在农田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①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基于颜色差异性的植物叶片病害图像分割方法
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的现状、成效及展望
竹醋液对水中噻虫嗪的光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