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从哪里来

2012-03-25 09:24张作
全国新书目 201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

文/ 张作

艺术之书

艺术从哪里来

文/ 张作

这是一部全新视野下的世界艺术史,在通俗易懂的文字间,就能发现一个可信赖的艺术鉴赏向导。书中虽涉及漫长的历史时段和数量惊人的艺术创作流派,但始终遵循一个重要的根本原则,那就是聚焦于个体影像作品的深入分析。全书的核心是对收录的大师杰作的丰富内涵加以阐述。超过1000幅精美插图,并力求还原艺术作品之美,欣赏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影像。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艺术,艺术又起源何时何地,这个问题只有猜测,答案一直被重重迷雾所包围。

自有人存在以来,艺术注定就要萌芽。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走过了世界各个角落,陆续发现过人类早期文明的遗存。最近,考古学家Alistair Pike又在西班牙北部地区发现了出自尼安德特人之手的岩壁图画,它们已然穿越了4万年时空,比大名鼎鼎的拉斯考克斯洞穴壁画早了2万5千年,这些类似涂鸦的图画预示着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视觉符号的历史有了一个新开端。

不过晚些的拉斯考克斯洞穴壁画却让人感觉到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家拥有了更加精湛的技艺。据考证,他们取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充当颜料,再掺入动物油脂进行混合,以确保色彩持久鲜艳,图画中包括野牛、驯鹿和山羊。旧石器时代艺术家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再现出数万年以前的生存环境,并说明他们对自然的敬畏、抵抗与改造。

这能不能算是艺术的起源呢?这个历史起点已经足够久远,但史料中也明确记载着,直立人在非洲出现是180万年前的事,区区4万年的依据还真算不上充分,期间一定还有未知的线索等待探明。不过,艺术通过人被创造出来是确凿无疑的。同时,艺术也反过来重新塑造人,想想个体是如何在绘画、音乐或影视剧的熏染中重被塑造这一事实就知道了。

早期人类的艺术往往带有一种迷信色彩,不将这一因素带进观察范围内的话,恐怕就不可能理解冰川期威伦道夫女像为何要被雕刻成那么丑陋的生育崇拜形象。或者,即便是我们站在肖维特洞穴遗址(法国阿尔代什)的远古岩壁画面前仅一米的距离,我们又能对它说出什么呢?岩壁上难以揣测的几何图形,怪异的动物的混合图案会让我们脑中的意识保持清醒吗?这就是造成了现代人对原始艺术有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非具有专深的考古知识,否则就少有人能掌握先民信仰的神明与他们崇拜的图腾之间存在着的关系。在难以想象的数万年前,人类获得劳动工具的功用性进展,将不规则的石块打磨成尖的、圆的或者钝重的形状同时,我们是否需要相信这样的一个事实,新型石制工具的产生很可能促使技术美学在那一刹那迸发出来,即便是有人表示怀疑,一切不过是种机缘巧合,但他最终还是无法解释在这种巧合之后,艺术继续得到发展的事实。在一边证实这是艺术的同时,另一边就必然会有否认它为艺术的声调。

那么,到底什么是艺术呢?不一样的艺术家、美学家或艺术史家都会给出自己不一样的艺术定义,何况每一个人对艺术的看法都会受到时代观念的影响。曾为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当今杰出的英国画家史蒂芬·法辛牵头,组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艺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博物馆学者、作家等数十位成员的专家团队,编写了目前世界最为通行的一部《艺术通史》,旨在培养读者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懂得如何理解艺术。这部重要的艺术通史关注的是对具体艺术家、具体艺术作品的个案研究,从绘画、雕塑到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几乎触及了所有艺术品类,挖掘“个案”与“关联”,提炼每个时代或艺术流变的典型特征。再加注极具深度的评述,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到底是什么。

《艺术通史》第一版问世后,两年内就有了15种语言的版本,仅英文版一年就卖掉了16万册。

艺术品理解的困难在我们面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时也同样存在。2009年在广州发现并开始挖掘的大型先秦古墓群,其中出土的商周至南越国时期的古文物有上千种,当询问参观过这些出土文物的普通大众是否能够看懂它们时,很多人会说明如果了解了这些器物在当初是干什么用的就会明白更多。我们基本都是依靠功用性来区别不同时代和环境下的事物,比如那些盆盆罐罐,通过它们的形状、大小及使用功能我们会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对器皿上的图案、纹路及器物自身意义的不确定使我们仍是无法真正认识这些古代出土文物。

在《中国艺术5000年》中提到了商代晚期金面人头像,这是四川境内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铸像,金面人头像似头戴圆顶帽,粗眉大眼,面部贴有高纯度的金质薄片,三棱形鼻梁,大嘴紧闭,双直耳,脖颈很粗,颈下铸成倒三角形,似可插嵌在物体上,但作何用途尚不得而知。头像表现手法夸张而近乎变形,面目冷峻,具有一种肃穆神秘的宗教意味。还有商代妇好墓玉人、西周青铜器鸟纹、战国猿形银带钩、古蜀青铜立人像等等器物或饰品,它们对中国古代先人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能对此了解多少呢?以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形式编著而成的《中国艺术5000年》,收录500多件国宝级文物,涉及绘画、雕塑、陶器、玉器、瓷器、漆器、家具、金银器等多个艺术门类,从史前到晚清,用高清的艺术复制品图像在文字的梳理下展示出了一条完整而生动的中国艺术发展脉络。

《中国艺术5000年》/中青雄狮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定价:598.00元/书号:978-7-5153-0325-3

《中国艺术5000年》是一部介绍中国艺术的大型画册。依历史先后划分,分别从雕塑、绘画、书法等多个艺术门类中精选各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呈现中国艺术的饕餮盛宴。

《中国史纲》/张荫麟 著/中华书局/定价:26.00元/ ISBN:9787101086287

七十年前的历史教科书,七十年后的国史必读书。

陈梦家说,《中国史纲》是“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

作者张荫麟是清华才子,与钱钟书齐名。他的老师梁启超、陈寅恪、吴宓等,无不对他寄予厚望。《中国史纲》是他37岁的短暂一生中留下的唯一专著。

《中国通史(八卷本)》/李伯钦、李肇翔 著/凤凰出版社/定价398.00元/ISBN:978-7-5506-1148-1

《中国通史》是一部开放的置于全球视野中的国史,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来叙述中国历史。历时三年,240余万字书稿、5000余幅珍贵书画器物照片重新整理审订。以“人”为聚焦中心,描述了先民们在不同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和族群融合。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联系。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权威、最好读、最丰富的中国通史。

《古希腊-罗马文明:社会、思想和文化》/(美)弗格森 著/李丽书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128.00元/I S B N:978-7-5617-9264-3

以翔实的资料作为支撑,同时具备了学术性和趣味性。介绍了公元前后各几百年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化、考古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冲突,许多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对于读者了解西方文明的源头大有裨益。

西方文明史:欧洲谱系——从史前到20世纪末/(法)皮埃尔·拉迈松(Pierre Lamaison)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188.00元/ ISBN:978-7-300-15151-9

利用各种图形资源和图像视觉语言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性,综合描述各种血缘关系、文化传播和政治模式。可以采用四种阅读方式:正文、艺术作品的复制品、地图以及谱系图表。第一部分“基础与继承”涉及人种学。第二部分把研究血缘关系的人类学所建立的各种模式运用到政治史中。第三部分着眼于种种重大的文化模式及文化模式的传播。

也就是说,唯当先弄清楚某一类艺术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或者人类生活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准确的理解某类艺术为什么会产生和它在表现什么。中国5000年的文化艺术史所涵盖的内容一定会比夜空里看到的星星还要多,想真正认识并理解中华艺术也绝非读上一两本书那么简单,这必须还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积累的过程,或许会花去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行。

2012年有两部很值得一读的中国史,推荐一本精炼的《中国史纲》,另外则是极为系统的一套8本的全彩《中国通史》。

《中国史纲》以中华民族的黎明时分——夏商周文明为序曲,推出了中国封建帝国之初戏剧性的一幕,如奴隶、都邑与商业等封建社会基本要素的产生和发展,其间艺术进入了青铜时代,从多数出土的文献文物上看,这一时期的艺术给人一种神秘感,威严、狞厉甚至有些可怖的色彩,然后经过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艺术觉醒,全书结束于北宋时期的内忧外患,而这一时期北宋朝的风俗人物画、青绿山水画和工笔花鸟画却发展到了中国艺术史上的高峰阶段。

系统化的《中国通史》既然是一部8卷本的大部头,容量肯定是极为丰富的,它把中国的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也囊括进来,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等悉数登场,然后是母系社会过渡到的三皇五帝,直至大清朝从入关到衰亡,在这样一部浩浩荡荡铺陈开的历史背景之前,中华民族的艺术真的就像点缀在穹幕之上的珍珠玛瑙,交替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当东方中国的春秋战国文化空前繁荣之时,西方同样出现了一个激发古代、现代和未来千秋万代人类心灵的伟大时期,那便是古希腊世纪。中国的孔孟,西方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让东西方文明在智慧的高度上达到平衡。建筑方面,希腊古风时期的多立克式神庙在雅典、特尔斐、奥林匹亚、科林斯建成。雕刻、雕塑成为古希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象征,由于热衷于人类经验中的统一性最终使得希腊艺术发展出了人本主义、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三种主要思想。后来当罗马帝国起兵征服希腊城邦时,最吊诡的却是罗马人发现虽然在武力上征服了希腊,但自己却情愿臣服于希腊的思想和文化之中,所以罗马时期的艺术多半仍在延续着希腊艺术。

即使到了今天,还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希腊文化几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这好像有种浓浓的谱系学味道,关于皮埃尔·拉迈松(Pierre Lamaison)那本《西方文明史:欧洲谱系——从史前到20世纪末》,写作之初就站在欧洲历史的文化谱系一边了。他在导言里对读者说,欧洲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欧罗巴。“欧罗巴”是一位年轻女子的名字,她有可能是一个被宙斯拐走的腓尼基女子,另外一种可能是海神和忒提斯的女儿……

以一种溯源的做法对西方文明史刨根问底,对于许多历史爱好者和艺术爱好者来说是件好事。拉迈松本人差不多毕生都是围着谱系做文章,《不可能的联姻:热沃当的暴力与亲情》、《大家都是近亲?论古典时期欧洲各王朝的联姻战略和传统》、《超级近亲结合:地中海沿岸联姻中的乱伦、战略和禁止》,加上这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西方文明史:欧洲谱系——从史前到20世纪末》让他快成了当代最出名的谱系专业户了。接下来他为这本“谱系”图册设计了前所未有的构思方案,通过一张张附带地图的谱系表,兼顾现代欧洲政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为读者提供了了解欧洲漫长历史时期种种现象的有效方法,可以对进一步理解西方艺术起到非常好的帮助。

试图像拉迈松那样梳理世界艺术史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14世纪西方世界流行这样一种人文主义思想:要解放个性,反对宗教禁欲主义,为思想启蒙,提倡科学,还要求对人权给予充分肯定……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这个时期但丁写了《神曲》、薄伽丘完成《十日谈》、马基维利的《君主论》大大地畅销。绘画方面,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思潮的核心重地,经由米兰、那不勒斯、罗马、威尼斯向整个欧洲辐射。

也有不少人对这场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文艺复兴运动怀有最复杂的情感,诗人彼得拉克唏嘘着文人特有的敏感和同时存在着的矛盾,他表达了时代正不可遏制的衰败,但仿佛又同时闻到了世界的现代气味。瑞士的欧洲文化史研究专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的观点是按照影响范围将文艺复兴划分了大中小三类,最小范围内的仅仅是构成了古典形式和思想再生,一般性的划分则界定成规模较大的一次文化复兴运动,在最宽泛的定义上,他又将文艺复兴看成是中世纪和现代世界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

相信读者读一读以上艺术史,一定会对艺术有些新的认识,看法会更加准确。慢慢地我们会有一种感觉,艺术实际上就是一部艺术的“史”,上升到“史”这个角度,我们才把艺术看得更清楚。比如,如果有人问艺术是美的还是丑的?该怎么回答他呢?回答是美的。因为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艺术家将创造美看成艺术 的使命和本质,他们深思熟虑又表现倾力。而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为了挖掘艺术的美也都不余遗力,唯有艾柯对艺术做了一次公然的挑逗——审丑。

艾柯这部继他《美的历史》之后,又一重量级的艺术史反过头来从审丑的角度第一次对如何理解艺术做出分析,通过对恶毒的、丑陋的、色情的以及令人作呕甚至恐怖的艺术对象细致入微的分析,尝试把丑作为历史和文化批评的一部分挑衅人们对艺术根深蒂固的审美思维。而实际上,世界上的美有多少,丑就会有多少,因为丑和美毕竟是相对的,且是一种永恒的对立。艾柯把这种对立关系是以非常严肃和冷静的态度看待的,所以他在其开篇就申明:每个世纪都有哲学家和艺术家提出“美”的定义,借助于他们的作品,我们能够建构一部审美观念史。“丑”却不是这样。大多时候,丑被界定为美的反面,但几乎不曾有谁针对丑写一部专论。丑沦落为边缘作品顺带一提的东西。因此,美的历史可以援引范围很广的理论文献(我们由此推导出一个特定时代的品味),丑的历史则必须在关于人或事物的视觉图像与文字材料里穷搜线索。

《丑的历史》/(意大利)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著/彭淮栋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定价:98元/ISBN:978-7-5117-0740-6

丑是什么?丑只是美的反面吗?丑的范畴有哪些?继全球惊艳的《美的历史》之后,博学大师艾柯再推《丑的历史》,以丰富的图文资料与独特的见解深度剖析世人对“丑”的成见,颠覆传统审美观,形成一部异彩纷呈的审丑观念史。他亲自保证:“《丑》比《美》更精彩。”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著 王大庆译/定价:56.00元/ISBN:978-7-208-10586-7

一部展现古希腊无穷魅力的文化史巨著,是文化历史学大师布克哈特里程碑式的力作。本书系布氏身后出版的演说集《希腊文化史》的最新英文选译本,芬利、穆瑞等当代古典学名家曾为之付出了长期而又艰苦的努力。书中,布克哈特展现了对古希腊文化本质的深刻的洞察力,他对希腊的赛会精神、悲观主义、希腊民族及其城邦政体的优势和弱点,以及希腊的艺术、宗教、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对后来的古典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也因而被誉为现代关于希腊文化的第一次也是最好的阐述。

《古罗马艺术如数家珍》/(德)托马斯·R.霍夫曼 著/程昱 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定价:¥38.00 /I S B N:9787546346489

古埃及艺术如数家珍/(德)佐恩 著/时晓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定价:¥38.00 /I S B N:9787546346472

古埃及三千年的历史中艺术创作担当着重要的政治和宗教功能。这个帝国到了中间期开始衰落,战争频起,黑暗的时代里,艺术中心自行分崩离析,酝酿着在下一个统一的埃及王朝重新崛起。而在另一个帝国,罗马人掀起了一股对古希腊文化的狂热,获得古希腊艺术品成为了一种时尚,建立了多个复制希腊艺术品的作坊。这时候,思想和技术的交流、艺术家和赞助人之间的交流都达到了顶峰。

《约瑟夫·德·梅斯特反启蒙思想中的野蛮与文明》/张智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定价:28.00元/ISBN:978-7-309-09124-3

梅斯特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是对梅斯特思想与启蒙运动之间关系的再思考。伯林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创造性的。他将梅斯特置于“反启蒙运动”中进行考察,开辟了研究的新视角。伯林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今,梅斯特也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一名反启蒙理论家。一些研究者受到伯林的启发,已经从反启蒙角度出发进行了一些更为深入的研究。本书沿着反启蒙的路径,集中考察梅斯特思想中“文明和野蛮”这对概念,并试图通过它们来具体探讨梅斯特思想与18世纪启蒙话语、大革命话语之间的关系。

《中国画百事通》/郎承文 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定价:80.00元/ ISBN:9787534031595

郎承文主编的这本《中国画百事通》是一部全面认识中国画的工具书。该书阐述中国画的作者、作品、画论、画法、题款、用印、流派以及中国画的各种形式和装裱等,全书插图2000余幅及技法示例图180余幅,图文并茂。读者只要一书在手,可以通读,也可以捡自己所需要的章节来细读。

《西方音乐简史(修订第9版)》/米罗·沃尔德(Milo Wold)等著/刘丹霓 译/定价:49.80元/ISBN:978-7-5100-4039-9

以大纲式的手法对西方音乐发展进行了清晰描述,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音乐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做了细致分析。列举了各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有力地说明了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艺术百家:马 莉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