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教育功能回归的几点思考
———以武汉市部分幼儿园家长满意度问卷的调查为例

2012-03-25 08:09俞文黄艺敏
成才 2012年12期
关键词:保教育儿家园

■俞文黄艺敏

促进幼儿教育功能回归的几点思考
———以武汉市部分幼儿园家长满意度问卷的调查为例

■俞文黄艺敏

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冲击,家长容易提出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育儿需求,有些幼儿园容易出现小学化办学倾向。这些状况的出现导致幼儿教育的功能偏离了正确的育儿轨道,导致幼儿园在办园理念上出现偏差。本文以武汉市部分幼儿园家长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为例,从牢固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的理念、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构筑家园良好互动软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幼儿教育功能回归的几点思考。

一、家长满意度调查的基本情况及结果分析

2011年5月,我们课题组对武汉市12所参与研究的幼儿园做了家长满意度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32份,有效回收约4276份,我们主要从家园互动通道和接触点入手,重点测度了影响家长满意度的六个因素:即保教服务可靠性、保教服务响应性、保教服务专业性、保教服务个体性、保教服务友好性和保教服务方便性(见表1)。

通过两个多月的数据整理,采用spss软件相关度分析方法,得出如下测量结果(见表2):

表1:家长满意度问卷测量因素的内容和目标

表2:幼儿园综合测量的结果分析

1.保教服务的响应性指标相关度最高。这说明当前家长将孩子是否在幼儿园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呵护非常看重;影响家长满意度高低的第二因素是“可靠性”,这说明家长对幼儿园提出的各种保教承诺的准确地履行非常看重,如给孩子喂药、穿脱衣服等;“个体性”因素排在第三位,这表明家长特别关注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另外,“方便性”即家长对幼儿园交流沟通的方便快捷非常关注,希望全方位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喜怒哀乐、点点滴滴。

2.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相关指标趋于理性。调查前我们以为家长最看重孩子能否在幼儿园学到知识;以为家长较看重幼儿园是否有优越的外部环境;以为家长最期望幼儿园能完全顺从自己意愿提供育儿服务等。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家长对幼儿园的看法逐步趋于理性(见表3),如市直机关幼儿园的新老家长多为政府公务员或高薪管理者,其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将保教“专业性”放在了首位;高校办幼儿园和教办园的新老家长多数在教育领域工作,他们把“响应性”放在第一位,即孩子应有的保教服务是否在幼儿园得到高效回应;高端的民办幼儿园的新老家长多半是商界打拼的精英,他们将保教服务的“方便性”作为最看重的因素,这反映出由于他们为生意奔波忙碌,非常期望幼儿园能为家长提供便利。

表3:影响性与家长满意度相关性情况统计表

二、对当前幼儿教育功能回归的几点思考

在满意度问卷选项中,我们发现当前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关注已非常深入,维权意识非常强,对于家园双方如何在消除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以回归正确幼儿教育的功能,我们提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1.牢固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是促进幼儿教育功能回归的前提

幼儿教育本质是对幼儿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尊重与独特性的彰显,是“助幼儿”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幼儿教育应该是教育者通过创设一定条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教育,把幼儿培养成为身心都健康发展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因此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在面对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变化时,牢固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是促进幼儿教育功能回归的前提,具体反映在:儿童教育应回归生活教育,回归自然的教育,回归快乐教育。让幼儿在多彩的生活中去感知,让幼儿在广博的自然中去学习,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成长。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帮助孩子大胆展现自己的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在与同伴的友好合作中体会成就感,在游戏中孕育活泼开朗的性格享受,使之身心愉悦,达到人格健全。

2.建立幼儿为导向的办园管理机制是促进幼儿园教育功能回归的长效保证

我们发现不少幼儿园宣称自己坚持一切为幼儿发展的办园思想,但是经过仔细考察后发现,许多幼儿园实质上仅仅是停留在“幼儿一切健康成长服务”的口号和标语层面;虽然制定了诸多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保教活动方案,但在实施中对幼儿的关注度严重不足,在活动中比较彻底地放弃了幼儿导向的实际感受,如在组织家园互动活动上,幼儿及其家长的参与程度多停留在被告知上,透明的程度较低,仍是一种自“我”方便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行动;又如儿童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度的习得训练才是有效的,但目前一些幼儿园打着那种“为了孩子能够获得小学教育基本能力而进行的幼儿教育”,就采取一系列自欺欺人、追逐短期利益的“小学化”教育教学行动。这种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特色保教服务根本未彰显,仅停留在不规范、甚至反教育的较低的同质竞争水平上。

所以,要寻求幼儿教育功能回归,树立幼儿为导向的办园机制是保证,这种办园机制的幼儿园将始终关注幼儿发展规律及其家长合理需求,关注学前教育发展动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和周边竞争者的变化,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自己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具有动态的适切能力,这种幼儿园惟幼儿发展规律及家长合理需求而动、惟环境的变化而动、不惟经验而动、不惟自己的主观想法而动、更不惟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动,因为只有从幼儿及其家长的根本诉求和幼儿健康成长出发,幼儿教育功能回归才能成为长效。

3.全力打造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是促进幼儿教育功能回归的关键

幼儿教师是良好幼儿教育回归的传播者,也是提供良好幼儿教育服务、展现幼儿教育服务精神和态度的实践者。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对可靠、准确地履行保教服务承诺的能力,能设身处地地为每个幼儿着想的教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家长希望把孩子交给有爱心的教师手中。

因此,我们认为促进幼儿教育功能回归关键在于是否能培养出一批具有爱心、细心和创造力的教职工队伍。首先,教师这个职业就是爱的职业,有了爱才会有幼儿教育。其次,幼儿园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做个细心的教师。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自理能力差,需要我们像妈妈一样细心呵护的孩子。第三,只有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点燃和抓住孩子智慧的火花。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今幼儿的眼界日益开阔,小脑子里盛满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幼儿教师非常重要。

4.共筑家园良性互动软环境是促进幼儿教育功能回归的重要保障

在各园组织的家园大型活动调查中,发现看似教育效果基本相同,但由于软环境营造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附加效应。例如每年幼儿园的“六一”儿童节的表演活动,有的幼儿园由于秉持了科学的幼儿教育观,正确处理好了幼儿、教师和家长的三方平等关系,构建了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互动活动就能让孩子、家长和教职工对节日乐此不疲,家长在调查问卷中打分多在满分(6分)的位置值上;反之,由于观念陈旧而开展互动活动的幼儿园,家长们容易对节日产生畏惧和牢骚情绪,家长在问卷时,打分多在1、2、3分的位置值上。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要促进幼儿教育功能回归,减少成人世界浮躁心理带来的不良的育儿观,努力营造良好家园互动软环境尤为必要。主要途径是:

(1)幼儿园要不断创新育儿专业的指导能力。通过家长学校、热线电话、上门服务、家长座谈、网络等形式开展,让家长知晓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最有利、合适的保教质量,从教育观念与行为上引领家长逐步向回归幼教发展的主流上,共同提升家园育儿观念和教育措施。

(2)幼儿园要积极提供多样的保育特色服务。现在的家长多是独生子女养独生子女,如一到周末或假期,许多家长反映不知道给孩子做什么才是营养的。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可帮助家长提供假期幼儿食谱,又如为病患(拉肚子、感冒幼儿)幼儿准备健康食谱、为贫血幼儿提供营养餐等专项保育服务,这能积极营造家园之间共同关注育儿,找回幼儿教育本身应重点关注而容易被忽视的保育问题。

(3)幼儿园要主动创设家长间交流沟通的平台。我们发现,家长有许多好的育儿经验值得推广,家长间的互相学习,非常具有说服力和操作性,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幼儿园可以及时为家长间搭建平台,通过家长沙龙,创办幼儿园家长网,编写家长育儿心得集等,引导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念。家园紧密携手、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才能实现幼儿教育本真目的的回归。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防信息学院幼儿园)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保教育儿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寻找失落的家园
偷偷摸摸育儿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贫困地区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的重点指向
绿家园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