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政治新闻语篇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

2012-03-29 00:21王晶芝
关键词:社论隐喻语篇

王晶芝,杨 忠

(1.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2.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隐喻在政治新闻语篇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

王晶芝1,2,杨 忠1

(1.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2.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隐喻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人类的认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政治语篇中用以说服群众,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服从自己的功效。国内外学者已对西方政治语篇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概念隐喻,通过对文章中概念隐喻的分类和功能分析,探讨政治隐喻与时代和国家所处环境的关系,从分析时代和国家所处环境的变化中探究政治隐喻在语篇中所起的作用。

概念隐喻;批评性话语分析;《人民日报》社论

20世纪80年代,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罗纳德·兰艾克(Ronald Langacken)提出了“空间语法”理论,从此揭开了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新篇章。而后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Johnson)从隐喻的角度对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推波助澜。隐喻概念最初是由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并在其著作《修辞学》和《诗学》中对隐喻的概念和现象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他把隐喻的本质概括为:“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1]。这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隐喻的。英国的里査兹对隐喻是这样描写的:“对一组事物用一个指称,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其目的是方便区别与另一组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一般说来,隐喻概念不是从具体的意象(例如飞、爬、走路等)来解释的,而是从属范畴来解释的(例如经过)”[2]。隐喻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仅仅是语言中,就连行动和思维里也存在隐喻。以“争论是战争”为例,“他将对方辩手的漏洞一一击破”,“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都是此类隐喻。莱考夫认为,隐喻概念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

首先,“结构隐喻是指通过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不同,但它们各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例如:

①还在玩游戏?你这是在浪费时间!

②我没时间看电视剧。

这两种表达方式都是基于“Time is money.”这个概念隐喻。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并且善加利用便可以创造价值,因此在人类的概念中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所以,某种程度上时间总是与金钱相联系的,如我们在停车场停车、打电话等都是以使用的时间长短来计费的,因而就有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一表达方式。

其次,本体隐喻是指把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认为是具体的、有形的东西。容器隐喻是本体隐喻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把可以构想出边界和空间的活动,或者抽象的事件和活动都比成具体的容器。由于人作为独立存在的实体,是从认识自身开始认识世界的,因此,把“人”这个为人所熟知的事物,投射到除了人体外,客观世界中抽象的、无形的或不熟悉的事物上,就可称为“本体隐喻”。例如:

③这男孩脑子转得飞快。

上述例句属于“The mind is a machine.”这个概念隐喻。人们在machine这个熟知的清晰概念的帮助下可以强化对mind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再次,方位隐喻意味着在统一系统内部,根据上下、前后、深浅等空间方位构建出来的隐喻[3]。方位概念隐喻产生构建得比较早,理解起来直接、形象。伴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一些空间概念逐渐地被人们广泛运用以使一些抽象的概念更易于理解,方位隐喻于是得以形成[4]。例如:

④这本书价钱很低。

“低”本来是空间概念,但在这里却用于形容书的价格。这是源于“High price is up;Low price is down.”这个概念隐喻。在人的经验中,“高”多用来形容强大和好的事物,而“低”则多表示弱者和低下的事物。

由此可见,概念隐喻的实质是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和概念整合。人们将源域中较为相对陌生和抽象的目标域投射到熟悉和具体的概念,通过将两者的意象联想和叠加,使源域(本体)和目标域(喻体)之间发展出一种新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对新事物的了解和认知。

近年来,国内有众多学者对隐喻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地研究,胡壮麟教授在其专著《认知隐喻学》中写到:“隐喻概念具有系统性……隐喻的系统性容许人们用其他概念来理解一个概念的特定方面,这意味着,这个概念的其他方面将处于隐蔽地位”[5];束定芳教授主要侧重于研究导致隐喻产生的认知和语言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的研究;李福印“旨在介绍隐喻在国外英语界的研究动态、发展过程及隐喻的研究对象”[6]。

1979年,福勒(Fowler)在其著作《语言与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批评语言学”这个概念。他在序言里写道:“我们每天讲的和听到的语言都含有关于现实的具体观念,表达方式与写作风格的差异说明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同看法”[7]。1989年,费尔克劳(Fairclough)在其出版的《语言与权力》一书中,尝试进行了注重对语篇进行社会学分析。冯·戴伊克(Van Dijk)则更重视在语境中的话语和语言运用对社会建构的影响。他提倡详细探究社会行为者头脑中的社会表征所起的作用。不重视这种社会认知一直是批评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缺陷之一[9]。

近年来,批评性话语分析在国内也获得了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学者辛斌教授曾在其论文中阐述了语篇与意识形态的相互辩证关系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的[8]。

莱考夫和约翰逊作出了开创隐喻研究新篇章的贡献。海湾战争中美国领导人成功地运用隐喻动员人们参与了战争。另外,还有很多其他学者对政治隐喻也进行过研究,如罗勒(Rohrer)和查特里斯·布莱克(Charteris-Black)等等。他们从不同维度分析了政治话语中的隐喻:或关注隐喻的认知特征,以探讨政党的认知模式和政治态度;或强调隐喻的语用功能,以考察政党的政治立场和话语策略。而对国内政治语篇的分析却仍未形成系统化、广泛化的趋势[10]。本文要对国内政治语篇中的隐喻和语言表达做尝试性地探讨,以此了解中国的政治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使用及其运用的可行性。

本文作者通过对1978年到2008年间《人民日报》所刊载的元旦社论部分文稿进行研究分析,以重大纪事划分年代,并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篇社论文章对其所体现出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论证认知语言学中语言与认知关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对隐喻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运用的可行性和考证不同政治背景下的概念隐喻的功能,以进一步加深对政治隐喻的了解,从而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政治语篇提供一个平台。

(一)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概念隐喻类型考证

首先以从1978年到2008年这30年间重要年代和纪事为标准,将其分为三个时间段:(1)1978—1991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1992—200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3)2002至今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上述三个时间段的划分基础上选取4篇元旦社论,初步拟定选取1979年(为第一阶段代表);1992年和1998年(为第二阶段代表);2008年(为第三阶段代表)的元旦社论文稿中出现的隐喻来进行分析。示例如下:

要打掉精神枷锁,真正解放思想。(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今年要在巩固治理整顿的成果和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把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

(1992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写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篇章。

(199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顺应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00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上述4个例句中分别采用了战争隐喻、建筑隐喻、旅途隐喻和方向隐喻,表明了不同时期各种隐喻的不同使用情况。

(二)概念隐喻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关系的历时考证

本研究发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隐喻,如家庭隐喻和建筑隐喻的使用情况因受到社会背景和国家状况的影响发生了稳定性方面的微妙的变化。例如,战争隐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加快逐渐消失在元旦社论中。因此,隐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形式,更可以直接反映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隐喻的使用和类型也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背景对隐喻的功能的需求的变化造成的。如建国初期,大量战争隐喻的使用是为了凝聚民族感情和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而改革开放以来,更多形式的隐喻出现了,例如文章隐喻等,这些隐喻形式都较为柔和,意境较为高雅。所以,隐喻的使用不仅与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更在隐喻的功能方面与时代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认知隐喻学本身的发展时间较为短暂,理论和实践基础还不是十分成熟、完善,特别是对政治隐喻的研究和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也有对其深入研究的必要。目前,国内概念隐喻研究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关注,概念隐喻理论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尤其是从跨文化中外对比的角度,具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11]。

[1]Aristotle.Rhetoric and Poetics[M].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54.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0-69.

[3]赵维森.论隐喻的相似性[J].延安大学学报,2007(4).

[4]唐汉娟.概念隐喻——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8(3):26.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22.

[6]张全生.中国隐喻研究十年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9):116.

[7]Fowler R,Hodge B,Kress G,Trew T.Language and Control[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9.

[8]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7-59.

[9]冯·戴伊克.话语 心理 社会[M].施旭,等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154-169.

[10]郑丽.法律语言介词历时演变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36.

[11]王晶芝,杨忠.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9.

On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Metaphor in Political News Discourse

WANG Jing-zhi1,2,YANG Zhong1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diachronic study of metaphors in People's Daily,especially about the func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Metaphors,as a common language phenomenon,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cognition.Metaphors are widely used in political discourses to persuade people into accepting the speakers'ideas.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already analyzed the western political discourses.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and categorize conceptual metaph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political metaphors and the times and the environment where the country is.In addition,the function of political metaphors will be studied in the article.

Conceptual Metaphor;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Editorial of People's Daily

H03

A

1001-6201(2012)03-0111-03

2011-12-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YY0220406)。

王晶芝(1968-),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杨忠(1949-),男,吉林永吉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树武]

猜你喜欢
社论隐喻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