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标准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拉开序幕

2012-03-29 01:26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化与技术评价中心徐元凤
电器工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标准制委会消费品

文/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化与技术评价中心 徐元凤/

日前,消费品标准风险排查整治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召集、王莉处长主持。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20家单位参加了此次会议。

消费品标准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是为了贯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要求相关行业标准化机构从标准风险和工作风险两方面开展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国标委王莉处长指出此次风险排查整治工作的总要求是尽量减少消费品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死角,促进标准科学、合理更好地满足国计民生的需求。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杨跃翔博士介绍了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依托“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信息监测系统”来进行风险监测,并依据“以消费品为重点监测产品,兼顾其他产品”的原则,将消费品分为“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器、日用电器”、“文具、玩具及婴幼儿用品”、“皮制品、纺织品、服装、鞋类”、“日用品与文体用品”、“音频、视频、信息技术、电信终端设备”、“家具及装饰装修材料”、“其他”等七类,并介绍了各类消费品风险监测因子状况。

会议就各领域标准风险和工作风险两个方面的排查情况进行了汇报和讨论。电工行业对列入排查的电动工具、电线电缆和插头插座产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排查情况如下:

标准方面:电动工具、电线电缆、电器附件均有对应的国家标委会,标准体系健全、完善,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情况良好,标准中重要技术指标均符合目前国内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注重民生安全,指标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电器附件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情况良好,其中20项电器附件标准纳入CCC强制性认证依据的检测标准。还有约20项标准纳入了自愿性认证。电动工具、电线电缆行业一部分列入国家强制性认证范围目录的标准,大部分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在行业的正规企业内推广情况良好,但由于市场监管力度、企业意识薄弱等多种原因,得不到全行业的执行,抽查显示不少非认证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标准化工作方面:电工行业各领域的标准制修订过程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办法进行,保证了标准制定过程的科学合理,上述三个领域在标准立项预研的充分性等均得到了保障。三个标委会均是从九十年代就成立的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位也均是行业领头的科研院所,在标委会管理方面经验丰富、成熟、管理严格,一直得到行业内的好评。

为贯彻落实“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电工行业提出有关建议:

1、建议做好大类产品标准的基础通用标准顶层设计

消费品由于种类繁多,特性及产品功能差异较大,各专业标准制定、标准体系建设不能一概而论。在市场的驱动下,产品快速更新带动了技术创新,产品标准不断发展,其共性要求,如安全、健康、避免危害伤害等成为消费者和利益方共同关注的技术问题,而规范和协调此类问题需要制定大类产品的基础通用标准。所以,消费品的基础通用标准需要做好技术设计并引入风险评估的技术理念。

2、建议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合作机制

由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需求等因素,传统领域技术融合度越来越高,很多标准已经不适宜单独放在一个行业制定,如《电器产品消防安全通用要求》标准,消防领域注重防火,而电器领域除了防火以外还需要考虑产品本身的综合性能,这类标准制定中需要建立有效的跨行业技术合作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完善标准技术内容,相互协调、互补不足,有效避免标准实施后的风险。

3、建议完善标准制修订过程管理

虽然标准制修订过程有严格的规定,但是由于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所以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存在意见反馈不充分、审查标准专家人数不足等问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或公示机制,使得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特别是征求意见阶段能够充分的征求各方意见,最大限度的完善标准技术内容。

4、建议强化标准的实施和产品质量认证

电线电缆、插头插座、电动工具安全要求标准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也是电气产品安全质量认证的依据标准。电工行业大部分优势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品牌意识强,自律性较强,按照标准生产和实施安全质量认证,产品质量风险低。但是部分中小企业,存在企业质量意识差,出现无序或恶性竞争,加上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企业心存侥幸,使其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仍然进入市场。如电线电缆企业为降低成本低价竞争,铜材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仍然进入市场,暴露出严重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希望有关机构加大标准的宣贯和产品认证宣传,加强培育有序健康的产品市场环境。

5、建议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对非法进入市场的产品,建议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禁止销售。市场出现的不合格产品,主要是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使产品质量和安全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对消费者产生危险和危害。希望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和宣传力度,加强行业中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使得标准真正起到规范行业、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作用。

关于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合作机制的建议得到了王处长的大力认同,她表示国家标准委下一步将着重研究跨行业的标准合作机制。

国标委工业二部魏宏副处长指出,希望各相关协会、标委会能持续跟踪研究国际标准情况并落实到人;对国内的相关消费品标准情况进行监控;对可能出现标准交叉的标委会建立联络员制度。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统一协调各标委会的需求。他强调,风险排查工作今后要作为各标委会的具体工作,纳入年终总结,出现应急事件需第一时间报告国家标准委,各标委会要关注“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信息监测系统”网上平台的信息。

猜你喜欢
标准制委会消费品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ISO焊接材料标准制修订一览表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新形势下检委会改革的路径思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中韩渔委会就2017年相互入渔安排达成协议
2015标准回顾 危险品、新产品等多项标准制修订
发改委拟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用制度
标准制修订
标委会召开2014年全体会议暨标准审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