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鼻窦炎的症状、病因病理及CT诊断方法

2012-03-30 09:08李艳琴
当代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霉菌性鼻甲鼻窦

李艳琴

霉菌性鼻窦炎的症状、病因病理及CT诊断方法

李艳琴

目的分析霉菌性鼻窦炎的症状、病因、病理组织学表现及CT诊断方法。方法对31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侵袭型14例和非侵袭型17例,以脓涕,鼻塞伴头痛为主要症状,单侧多见,发病19例。结论霉菌性鼻窦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对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但确诊最终由病理学检查确定。

霉菌性鼻窦炎;症状;病因病理;诊断方法

霉菌性鼻窦炎又称真菌性鼻窦炎(fungal sinusitis,FS),是指鼻窦黏膜组织,甚至骨质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或鼻窦黏膜对真菌的反应性疾病,或真菌在鼻窦内呈团块状积聚的一类鼻窦常见的炎性疾病[1]。霉菌性鼻窦炎是临床少见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新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及诊断技术不断提高,霉菌性鼻窦炎在临床上有逐年增多趋势[2]。我院耳鼻喉科于2005年2月~2011年1月收住霉菌性鼻窦炎患者31例,分析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表现及CT诊断方法,以探讨其病因病理学特征及CT诊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病例均为我院耳鼻喉科于2005年2月~2011年1月收住的霉菌性鼻窦炎患者,主要以鼻塞不适伴流脓涕,涕中带血,鼻分泌物有臭味,头痛等不适就诊。其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31~69岁,平均47岁,病史半年~23年,其中<1年21例,1~2年8例,>20年2例。长期应用抗生素13例,合并糖尿病7例,慢性鼻炎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白血病1例。手术切除组织或分泌物进行霉菌培养并分类。分型:根据病变有无侵入黏膜动脉和鼻窦黏膜及骨壁坏死,将霉菌性鼻窦炎分为侵袭型和非侵袭型两型。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理检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2 诊断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手术切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标本由4%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用电镜观察作病理检查确诊,操作严格按规范进行。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31例病例中单纯上颌窦发病19例,累及筛窦12例,单侧发病29例,双侧发病2例。症状:脓涕,鼻塞伴头痛20例,涕中带血6例,间断性鼻衄3例,面颊部肿痛1例,伴眼突3例,失明2例,呕吐1例,发热1例。鼻镜检查:鼻腔黏膜及鼻甲充血重,中、下鼻甲表面常覆盖有灰白色干酪样物,其中鼻中隔偏曲17例,鼻黏膜充血16例,鼻甲肥大8例,鼻息肉5例。均给予手术切除及抗霉菌治疗。

2.2 CT检查结果 CT检查提示:患侧窦腔内均有高密度软组织块影或黏膜明显增厚,并含有密度不均匀的点状或斑片状及条索状钙化灶[3],部分患者有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吸收。单窦病变19例,筛窦2例,累及多窦7例,窦外侵犯3例;病变形态呈片状破棉絮样14例,充满型9例,肿块型8例;病变密度分布不均,16例可见斑点状高密度影。伴骨质破坏9例,上颌窦前壁增厚硬化6例,侵犯眼眶3例。合并鼻腔鼻旁窦结构异常18例,其中鼻中隔偏曲17例,鼻甲肥大8例,钩突弯曲3例,鼻息肉5例。

2.3 病理组织学形态 所有患者均在鼻窦镜下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标本做病理检查,常规HE染色,观察指标为霉菌菌丝,黏膜血管浸润及钙化,结果侵袭型14例,非侵袭型17例。侵袭型镜下可见纤毛柱状上皮黏膜组织中浸润有大量炎性细胞、细胞碎片及多核细胞等,坏死组织中有大量浓密缠饶的菌丝及黏膜血管受侵;非侵袭型镜下可见大量真菌菌丝及孢子,菌丝呈团状缠绕在一起。黏膜组织可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及黏膜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纤毛柱状上皮呈立方状或伴有鳞状上皮化生。HE染色见有斑片状钙化灶。

2.4 霉菌培养结果 23例经过培养检见霉菌,其中曲霉菌15例,毛霉菌8例,有8例未检出真菌。

3 讨论

3.1 发病原因 霉菌性鼻窦炎多由鼻窦解剖畸形、鼻息肉、鼻窦黏膜囊肿等原因导致的鼻窦口狭窄或阻塞而引起,引起窦腔内环境异常,包括pH值下降、缺氧及分泌物潴留等,为霉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最终导致人体发病。当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患有消耗性或代谢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也可诱发霉菌性鼻窦炎。本组患者中有13例长期应用抗生素。此外,31例病例中鼻腔、鼻窦解剖异常者占58.1%(18/31),包括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说明鼻腔鼻窦解剖畸形也与鼻窦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3.2 临床特点与病理 根据不同的病理学改变,霉菌性鼻窦炎可分为侵袭型和非侵袭型。非侵袭型最常见,包括霉菌球及变态反应性两种亚型,病变一般局限于窦内黏膜下产生黏膜水肿及化脓性炎症,形成炎性肉芽肿,对黏膜及骨质无侵袭力[4],临床可无症状或有鼻塞、脓涕或涕中带血丝、头痛等,预后良好。侵袭型包括慢性无痛型、急性爆发型和肉芽肿型,病变超出黏膜范围,导致黏膜坏死及骨质破坏,可向周围组织发展甚至侵及眶内和颅内。非侵袭型霉菌炎若诊断治疗不及时,也有转化为侵袭型的可能,因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霉菌性鼻窦炎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易误诊,虽然非侵袭型CT征象较典型,但诊断上仍要注意和炎症及肿瘤相鉴别,霉菌性鼻窦炎的确诊最终由病理学检查确定。

3.3 CT表现及病理基础 霉菌性鼻窦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对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依据。霉菌性鼻窦炎特异性的CT表现有:多伴有鼻腔鼻窦结构畸形;鼻窦内片状破棉絮样或肿块状软组织阴影;窦内软组织阴影中有斑点状高密度影等[5];病理组织学多表现为增殖型,影像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阴影或肿物,少数表现为渗出型,影像上呈液性阴影。少数侵袭型霉菌炎可呈肿瘤样表现,最终要依靠病理检查排除肿瘤。CT还有助于非侵袭型和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的鉴别,非侵袭型常局限于上颌窦等单个鼻窦内,而侵袭型多侵入多个鼻窦或累及邻近结构。

[1] 熊奇斌,柴先奇,罗许勇,等.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6例I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8):18-19.

[2] 程可佳,汪审清.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治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05,23(1):261.

[3] 李发宏.霉菌性副鼻窦炎CT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12):64-65.

[4] 马俊兵,耿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病理检查分析1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3):223-226.

[5] 王文军,夏纯祥,李维华,等.毛霉菌性鼻窦炎临床病理组织学观察[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9,28(6):424-427.

10.3969/j.issn.1009-4393.2012.1.073

433124 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病理科(李艳琴)

猜你喜欢
霉菌性鼻甲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多雨季节谨防家畜霉菌性胃肠炎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