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止于“知”者

2012-03-30 09:36
环球时报 2012-03-30
关键词:清廷限度流言

作者:马勇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环球时报》26日发表社评《坚守社会对谣言的抵御防线》,正面解读最近一个时期在国内外、网络上下盛传的各种流言蜚语。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理性态度,是将社会热点、政治热点转换为一种可讨论的话题。相信如果能将这样的话题深入讨论下去,一定有助于重构一个更合理的信息发布机制,有助于中国社会和谐与稳定。

流言蜚语从本质上说,是人类由于好奇心驱动对未知的一种探究。而且,这种探究往往会积淀成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研究中国历史,从先秦到清末,直至当代,如果不注意谣言的传播,根本就无法解读。谣言记录了历史片段,也参与了历史创造。这是中国历史的真实,尽管是一种悲剧。

我们现在已经不太清楚1898年中国政治转折的真相了,过去一百多年都在说那是一场针对维新力量的政变。近年才有史证表明,真相是康有为等人鉴于政治变革的艰难而发动一场武装抗争,然后又因袁世凯不愿介入而仓皇出逃。但清廷在接获这些情报后并没有向社会公布,听任流言蜚语在国内外肆意传播。直至事件完全平息,清廷方才发布一道上谕详述事件始末。但先入为主,清廷的解读在过去一百年一直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大清王朝的政治信誉在这件事情上受到巨大损失。

从普通的认知规律上讲,当真相还没有呈现时,谁也没有办法阻止人们去想去说去拼图,去寻求事件的逻辑关联,尝试着讲出一个既能合乎历史真实又能合乎逻辑的不一样的故事。而从理论上讲,如果一个社会足够健康,就不应该害怕流言蜚语。

当然,从政治稳定层面说,流言蜚语可能对现存秩序有一定程度的伤害,但是也应该承认,基于重大政治事件而发生的流言蜚语,其实有很多就来自介入政治事件的人物之手,他们或许为了某些目的故意散布。所以,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所有的流言蜚语都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而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否则就根本不会有人信,流言蜚语也就失去传播的意义。

流言蜚语能否倒逼出真相,应该是个不必怀疑的问题。流言确实具有这样的功能,尽管真的很残忍。从后来的事实看,往往一方面那些极端的传言不攻自破,另一方面其实也在证实传言的部分可信性。这样的例子在过去几十年时常发生。因此,与其指责这些流言的制造者、传播者,不如从流言产生机制上寻求根本解决。

我注意到前一段时间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小病而住院,南非官方和媒体很自然地予以报道,社会没有恐慌,更没有流言蜚语,人们对曼德拉的关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如果我们也能够建立相对透明的信息机制,那么相关的流言蜚语就没有产生的余地。

很多年来,我们的媒体和舆论一直说“谣言止于智者”,因而几十年来对人民对舆论最低限度的要求就是不传谣不信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谣言反映了民众对国家前途的高度关注,说明关注者对这个国家抱有信心和期待。在这方面,我们的相关部门是否应该检讨:自己是不是太傲慢,没有关注到民众对信息的正当需求呢?仔细想想,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的说法值得重新思量。从文法上说,“智”有可能是个通假字,它的正字或许应该是“知”。“谣言止于知者”的意思当然很清晰:当信息最大限度公开了,当公民的知情权最大限度保障了,还会有流言蜚语,还会有谣言吗?▲(作者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清廷限度流言
How to Get Slim?
指责也该有限度
流言之下
科普反流言需要“快准狠”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用理智的剑,斩断流言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飘雪
话说“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