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媒体表达
——评2011年度成都新闻奖(报纸部分)获奖作品

2012-03-31 12:34黄基秉
关键词:系列报道党报成都

张 霁 黄基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71;成都大学,四川成都 610106)

构建和谐社会的媒体表达
——评2011年度成都新闻奖(报纸部分)获奖作品

张 霁 黄基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71;成都大学,四川成都 610106)

第29届成都新闻奖评选工作于2012年2月28日落下帷幕。2011年度成都市优秀新闻获奖作品也于2012年3月16日出炉,在纸质媒体送评的60篇稿件中,共评出一等奖7件、二等奖13件,三等奖20件。这些作品在价值导向、时代意义、表达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特色。本文以此次评选出的一等奖新闻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新闻报道在成都市的现代化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出的重要作用。

成都新闻奖;优秀新闻;发展报道;创新表达;和谐社

第29届成都新闻奖评选工作于2012年2月28日落下帷幕。2011年度成都市优秀新闻获奖作品也于2012年3月16日出炉。在纸质媒体送评的60篇稿件中,共评出一等奖7件、二等奖13件,三等奖20件。这些作品在价值导向、时代意义、表达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特色鲜明,堪称典范。

在本届成都市新闻奖的评选工作中我们发现,此次获奖作品题材丰富,包括消息、通讯、评论、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其中一等奖的七篇新闻报道分别是《成都日报》的评论《贯彻市委工作会系列本报评论员文章》、系列报道《一座城市的文明追求——成都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系列述评》、言论《一座城市发展的名义》、通讯《垃圾山:坚守19年——垃圾处置工曲民6000多个日夜的平凡人生》、《成都商报》的科技报道系列、“公民有话说‘听民生 缓堵点’”系列报道,《成都晚报》的“2011我奋斗”真人励志秀系列报道。

总的来说,此次获奖作品在新闻表达上将创新落到实处——从高度、深度、温度、速度四个方面进行创新,让宣传变成一种讲述、一种行动;文字风格集合了政治性、知识性、悦读性等方面的特点,“让硬新闻软着陆”,呈现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为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支持,让媒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 时代背景下的“四度新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纸质主流媒体责任重大,不仅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宣传使命;同时面对新的传媒环境,还要应对网络新媒体崛起的挑战。从另一方面来说,媒体作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舆论阵地,《成都日报》在如何扩大主流媒体声音的传播力度上苦下功夫,在新闻报道中纳入“报道深度、传播温度、理论高度、宣传速度”的“四度新闻”理念,营造出和谐、积极的社会氛围,有力地助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作为党报的旗帜和灵魂,评论是党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构建党报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重要法宝。《贯彻市委工作会系列——本报评论员文章》,文风清新,生动明快,展现出新时代党报评论文章的新风尚;结构上前后呼应,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出成都发展的机遇和方向,有效地传达出市委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旨,是党报理论创新的典型;评论将主流媒体的理论高度和温度有机结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听声音。

同时此次获得一等奖的系列报道《一座城市的文明追求——成都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系列述评》,共计18000余字,从2011年8月24日起,连续三天以整版的形式进行报道,无论是从内容叙述还是新闻的表达形式上都凝聚了《成都日报》编采人员的心血。

这组深度报道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全面地展示了成都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年来持续地深化文明建设的深刻认识、创新性举措和良好成效。同时将成都文明建设的事实与理性有效结合,从建设的背景中寻找出事实之间的联系,揭示出平常容易忽略的隐秘联系,让整个报道呈现出主流媒体的深度,生动而清晰地展示出成都的发展定位和城市特点,梳理出城市文明的重要意义,为文明城市建设做出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准备。

而在天府新区开工建设的时间节点,《成都日报》及时开设“报上讨论厅—新区三人行 天府新区‘文态’建设八方访谈报道”,为来自各方的声音搭建交流碰撞的平台,邀请专注于文化产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天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站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展望天府新区的美好未来。除此还借助于网络新媒体的形式,扩大主流媒体的宣传容量和范围,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用党报的高度助推成都市和谐社会氛围的构建,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增强了媒体见证历史变迁的时代意义。

新时期的党报新闻在牢牢把握政治性的前提下,努力寻求表达方式上的创新,宣传报道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机械记录,而是在新闻报道中自觉注入党报的“体温”,重视人文关怀、情感体验。在此次就文明城市建设的系列报道中“软、硬”适当:有对灾区重建的深切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事实呈现、跟进报道全域成都的发展进程、通过个人体验来展现城乡统筹发展成果、关注各项民生问题等等方面,让整个报道显得“硬事实”具体清晰,“软事实”细节呈现、感性温暖。通过深度、温度表达党报态度,用速度、高度打造党报言论力度,极大程度地扩大了党报声音的传播范围和持续时间,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 发展报道的现实意义

在本次获奖新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记者深入报道成都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新思路、新举措,展示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真实记录和强力推动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同时也看到在这个包容的社会里,快速发展的背后也会暴露出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现象。兴起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报道,其核心思想在于新闻报道如何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报道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监测发展风险——积极主动地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督促社会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此次获奖作品中,涌现出一批民生新闻的报道。这些报道在服务广大市民的同时,监测社会发展中的未知风险,缓解并督促消除了社会矛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为成都市的现代化发展贡献出了一份力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力量。

其中《成都商报》“公民有话说‘听民生 缓堵点’”大型民生互动报道,图文并茂地展示出老百姓对成都交通发展的心声,并将交委、交警、地铁、公交、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请到这一平台互动,督促相关部门真正解决了一系列交通出行问题,起到了上情下达的作用。在报道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报纸在市民阶层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其中“寻找成都公交盲区”、“这些路口如何畅”、“交通标志合理吗?”一系列“城市热点话题”,把“缓堵保畅”这个宏观命题拆分成各个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实地采访找出问题症结,让部门给出解决方案和时间表,扎实促进了问题的解决,让老百姓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有了充分了解。恢复了对政府部门的信息,缓解了交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为成都市的发展营造出和谐推进的良好氛围。

在二等奖作品中,《成都商报》的《大摩基金上演新基金黑幕》一文,通过记者的跟踪调查,拿到内幕人的有力证据,做出了自2002年财经杂志的基金黑幕之后,最为详尽的基金黑幕深度调查,在业界引起了高度关注。主流媒体不仅要着力于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

《成都晚报》的《拿社保卡住院 只要10元》均为新闻调查报道,通过记者长达两个多月的策划、暗访,揭露了我市某些民营医院大规模套取社保基金的不良现象,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真实还原了这些民营医院划卡消费套取社保基金的实质,督促有关部门对违规医药店进行整顿,堵住了医保漏洞,有效地打击了正在滋生的不良现象,维护了参保人员的利益和医保基金安全。记者不惧艰险深入调查、还原事实真相的职业精神也让人感动。主流媒体的督促作用,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化解了社会戾气,恢复了市民对社会发展的信心,为成都市的发展营造出和谐的良好氛围。

著名新闻人曾经说过“记者是什么?假如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他要注意往来的船只,注意地平线上发生的任何动向。”在新的时代发展进程中,主流媒体所呈现出的真实现状,让调查记者无愧于这个光荣而富于挑战的角色。

三 主流话语的表达创新

党报的主流话语有着绝对的权威与高度,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新闻除了内容上呈现出上文所提到的“四度”以外,同时还在表达方式上寻求创新,实现党报文章的“优美”转身。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成都日报》的言论《贯彻市委工作会系列评论员文章》和言论《一座城市发展的名义》。《一座城市发展的名义》一文在选题上保证主流话语的权威性的同时,保留了政论文和述评的风格,实现了理论文章的创造性表达、实事求是表达、形象化表达。创新策划立意,改变了以往“会前说成就、会后讲贯彻”模式;创新表达方式,改变评论形式的单一,将政论文与综述性报道的独特之处完美结合,既避免了综述性报道平铺直叙的肤浅和琐碎,又杜绝了普通式评论形而上的空泛和抽象;创新观察视野,整组文章站在全局的高度、全球的视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探究成都发展的航线和发展目标,有现实依据,更有理论基础;创新语言体系,改变政论语言的泛化。

同时,此组报道较好地处理全面准确与生动活泼的关系,改变以往遣词造句公文化规范化等千遍一律的语言模式,大胆使用隽永而富有张力的文字,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个性化的文字,一以贯之的气韵,荡气回肠的豪迈,让读者读到了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的政论美文,其耳目一新的表达体系,让党报的旗帜飘得更高、更加夺目。

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效果显著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从其内涵本质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回归。在感受了时代发展大乐章之后,媒体带领读者关注社会发展的小细节,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身边默默无闻奉献的那群人。《成都日报》的长篇通讯《垃圾山:坚守19年——垃圾处置工曲民6000多个日夜的平凡人生》和《村里来了个年轻人》系列报道等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方式,传达出这个时代发展过程中平凡却有力的声音。让读者跟着记者的脚步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发现基层最真实的风景;通过记者字里行间的情感传递,引导社会对默默奉献在社会平凡岗位的人们以尊敬;让更多读者了解这不为人知的群体,良好地展现了我市普通工人的真实生活。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本质回归,应该说这是一种视野的回归,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真实的人生,丰富了党报的表达形式。

还有获得二等奖的《村里来了个年轻人》系列报道,将读者的视野再一次聚焦到“成都市全国最早推行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城市之一”这样一个新闻点上来。《成都日报》关注扎根基层一线的大学生“村官”,记者用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写作手法,真实再现了这一群体的现实和梦想,探讨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为其他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案例。

通过记者在基层一线扎实的采访,以感性的笔触还原了垃圾处理工的平凡人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三贴近”原则,清新、朴实的文风增强了党报宣传的感染力,同时也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加强了新闻队伍的建设。

五 科技报道的社会化创新

一直以来,科技新闻以专业术语的晦涩而“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成都商报》的科技创新报道,立足成都本地的科技创新,展示了大量反映成都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活动的互动、对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科技报道,打破了科技报道的一贯模式,集合了知识性、趣味性的报道,构建起受众的“悦读感”。

此次报道中,从选题上来看主要包括人物和科技项目两个方面。其中“寻找成都乔布斯”活动,让科技走出高深莫测的实验室,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让读者看到高尖端科学背后的另一种面貌,以新的视角来认识身边的科学家。同时还让读者参与到科技人物的发掘上,认识身边的科学家,将文章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活动实现了媒体与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对成都的科技创新人物进行明星式全景式报道也“软化”了科技新闻,让故事取代了科学术语,吸引了成都市民对科技人物的关注。其次此次系列报道还聚焦成都的重点实验室、前沿科技项目,从高尖端科技中寻找和市民生活临近的话题,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拉近了和读者的关系。《地沟油为何身份难测》、《人类未来的粮食,“微藻”》等文章,将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融为一体,在全市营造出热爱科技创新、尊重科技创新的大氛围。

六 “励志真人秀”的“媒介移植”

本次获奖新闻中《成都晚报》的“2011我奋斗”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据相关数据显示,本次活动共吸引了1200余人报名参加,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支持。本次活动始终坚持励志进取的主流价值,体现出了媒体的策划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调动、发掘社会青年阶层的奋斗活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提到真人秀,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电视节目,然而此次《成都晚报》将曾经只属于电视广播的真人秀节目“移植”到了纸质媒介中,开全国纸质媒体的先河,采用纪实性的报道手法,历时9个月,全程见证和记录成都二十名35岁以下年轻人的奋斗历程,弘扬励志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体现出媒体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其主流导向的社会价值大大超越了活动本身。

在活动的过程中,《成都晚报》借鉴了电视选秀节目中海选、晋级、“pk”等比赛规则,让整个活动具有亲和力。成功的大众传媒必然要在公信力、影响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作为一份具有受众亲和力的市民类报纸,其传播内容与媒介的定位的匹配度直接影响着媒介的公信力。《成都晚报》“2011我奋斗”大型纪实报道,为时代发展设置议程:让市民加入到奋斗的队伍中来,让大家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梦想,鼓励大家迈出实现梦想的脚步,勇敢地为梦想而奋斗,打破了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的传播壁垒,让当前的主流价值取向闪耀出时代的光芒,符合晚报的社会定位。最为重要的是,在大规模的活动进行中,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奋斗的队伍中来:无论是成功人士还是青年学子,都能从报道中寻找到内心的共鸣,让积极向上、奋斗进取的主流价值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从形式上就扩大了此次纪实报道的影响力,对于当前年轻人的价值观教育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成都晚报》自身也在活动中积聚起传媒影响力,进一步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对本届获奖作品的学习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一是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体现了媒体的策划、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由于持续时间、报道形式、内容丰富等特点,很容易引起广大读者关注。因此媒体在操作系列报道的时候,宏观策划要保证前期、后期力度的均衡,在遵循一定的版面规律、时间规律中实现系列报道的价值导向。

二是新闻标题。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人们阅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速食文化导致微阅读、一句话新闻成为受众消费的主要内容。对于平面媒体来说,新闻标题的艺术表达有助于吸引读者眼球,拉近媒体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但是在打磨新闻标题的同时,不应忽略新闻标题的基本要素,如“在陌生和包容的成都我要为他开个废品收购点”,饱含感情的标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新闻人物的命运。而“包容”一词略显多余,成都在中国的城市版图中,其包容、开放、自信的姿态有目共睹、深入人心。在一篇记录个人命运的新闻中赘述,容易引起读者质疑记者融入太多的个人情绪,打折新闻价值。因此在朴实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

综上所述,本届获奖作品在价值导向、时代意义、表达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特色鲜明,不愧为优秀作品。新闻报道的宣传作用是构建当前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闻的主流价值导向,强化其舆论引导作用,为时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期待来年涌现出更多、更具特色的优秀新闻作品。

:

[1]张立伟,《中国发展新闻学建设的五块基石》,原载《新闻记者杂志》2009年8期。

[2]强月新,《主流话语 多彩表达》,原载《新闻前哨》2011年3期。

[3]参见《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的相关报道。

G64

A

1004-342(2012)05-31-04

2012-03-16

张霁(1987-),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研究生;黄基秉(1953-),男,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高级记者,成都市新闻奖评委。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党报成都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成都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