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红樱儿童小说中的叙事结构及其视角变化

2012-03-31 17:54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坏小子杨红樱马小跳

赵 苗

(忻州师范学院 专科部,山西 忻州 034000)

一、叙事结构

在杨红樱的儿童小说中,大量采用平行性叙事结构。“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男生日记》、《女生日记》等作品是许多小故事的连缀,这些故事不是连贯的,故事情节呈平行分布状态,读者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性阅读,这也是日本儿童文学批评家石井直人提出的“反复故事”的类型。如《五·三班的坏小子》全书分为《“坏小子”的故事》、《“坏小子”和女生的故事》、《“坏小子”和老师的故事》、《“坏小子”的军训故事》四部分;“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更是如此,如《寻找大熊猫》、《暑假奇遇》、《巨人的城堡》、《宠物集中营》等。在《女生日记》中,作者以她的女儿为原型,以日记的形式、平行性叙事结构,真实地记录了冉冬阳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这段时间的经历,侧重从生理、心理的变化展示儿童的快乐与烦恼。《男生日记》同样运用平行性叙事结构,描述主人公吴缅在小学毕业的暑假,跟随搞摄影的老爸去西藏旅游探险,以及回来升学、上学等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立、有个性、有思想的现代少年。《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也是运用平行性结构,从标题中就可以看出坏小子校园生活的乐趣,例如,“在肯德基店里遇到美女”、“主持人之梦成了泡影”、“来做我们的老师吧”、“跟老鱼头玩‘障眼法’”、“老师们眼中的另类老师”、“会跳芭啦芭啦舞的漂亮老师”,等等。这种平行性叙事结构简化了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一目了然,符合儿童的日常生活实际,也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

这种平行性的叙事方式,没有很强的时间连贯性和故事情节连贯性,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思考空间,吻合孩子爱幻想的特点。儿童文学理论家班马认为,小读者喜欢阅读的作品,在篇幅较长之外,还要能提供给读者一种长时间沉浸在其中的“体验”。“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所提供给读者的‘体验’,是一个完整故事段落的先后部分。而使用平行叙事结构的长篇儿童小说所提供的‘体验’,是一个一个完整故事段落的连接。故事情节的相对分散,可以选择性阅读,对信息时代的阅读者来说,平行叙事结构既能满足儿童阅读的需要,更能避免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无法长久阅读的弊病。”[1]

二、叙事视角的变化

“叙事视角是指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2](P191)叙事视角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小说的叙事视角,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外视角,作者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对作品中所有人物以及事件的每个方面都了如指掌,了解每个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可以纵观全局,条理分明地把小说的每个部分连贯起来,这样的叙事视角被称为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外视角或“广角镜头”;二是内视角,作者不介入,只是让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或者几个人物充当叙述者,从人物的视角来观察故事情节,体察情感。如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只能叙述“我”所知道的人或事,“我”是作品中故事的参与者和叙述者,第一人称叙事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如果由作品中的几个人物充当叙述者,在他们之间进行视角转换,也属于内视角,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时空。

杨红樱儿童小说的阅读对象是小学生,依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3](P398)。杨红樱的作品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和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的叙述方式为主。

(一)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外视角

在杨红樱的儿童小说中,大量运用了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述者就像掌控了人物的大脑,对其所思所想一清二楚,小读者也更容易看懂,很容易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同喜同悲,有一种亲切感。

在“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中,如 《跳跳电视台》“虐猫事件的背后”,讲的就是二年级的三个女生,她们在学校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也不错,却用极其残酷的方法虐待小猫,以此获得快感。这件事被“跳跳电视台”知道并采访,在这则故事的最后,作者这样分析与评价:“其实,这三个小女生都像那只小猫一样可怜,她们都是在缺少爱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她们心中也缺少爱。当遇到那只跟她们的命运相同的小猫时,便用折磨它来发泄心中的恨……”[4](P135)作者站在高处,将一个涉及到儿童心理扭曲的复杂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给小读者,符合他们的理解能力与思维发展,这样也就拉近了叙述者同人物以及读者的距离。

在“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开甲壳虫车的女校长》中,马小跳等人在返校日迟到了,班主任秦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当马小跳等人陈述迟到的真实原因时,秦老师露出一副不相信人的神情:“人家大学生勤工俭学,还要你们几个小学生教?”这个时候作者忍不住站出来评论:“为什么小学生就不能教大学生呢?如果秦老师不是带着成见,耐心地听他们讲完,就会发现,他们讲得合情合理,完全没有编造的痕迹。”[5](P25)很显然,作者站在马小跳等人的立场,理解孩子的心情,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二)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和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外视角相比,第一人称限知视角有其独特性,故事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看待人与事,不进入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是这一点,增加了作品中人物不可揣摩的神秘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符合儿童富于幻想的特点。在《女生日记》中,在冉冬阳看来,好朋友莫欣儿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每天放学后,她爸爸就开车来接她,并且她做什么事都可以做得最好,总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令人羡慕。可在“一个玩具,两个故事”中,通过 “我”的观察,莫欣儿的话有些怪:“冬阳,我很羡慕你,你是那么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不像我,我已经没有了我自己……”莫欣儿的话使“我”感到震惊,虽不太理解她话里的意思,但能感觉莫欣儿并不像她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开心。“我整天过得提心吊胆,”莫欣儿接着说道,“无论做什么,我必须做得最好,为的是让爸爸妈妈对我不失望。”[6](P113)“我”对莫欣儿的话不能理解,这样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一方面符合小读者富于幻想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小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有读下去的欲望。

杨红樱的儿童小说创作,运用平行性叙事方式,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和第一人称限知视角为主,充分表现了她对儿童心理特点和阅读特点的了解与适应,这也是很多小读者喜欢阅读其作品的原因之一。

[1]余雷.当代长篇儿童小说叙事结构分析[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2]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杨红樱.跳跳电视台[M].北京:接力出版社,2006.

[5]杨红樱.开甲壳虫车的女校长[M].北京:接力出版社,2007.

[6]杨红樱.女生日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坏小子杨红樱马小跳
不好,彩虹坏了
致马小跳的一封信
河上有座龟背桥(下)
必要的丧失
一个大喷嚏吓退了狼(下)
一个大喷嚏吓退了狼(上)
卡拉瓦乔:画坛“坏小子”如何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
淘气包马小跳
淘气包马小跳
夏天是个坏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