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的“镜”意象

2012-04-02 09:03刘洪忠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照镜明镜佳人

刘洪忠

(华侨大学 文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镜”字在字书里面与“鑑”、“鉴”、“监”同义互通,但相比于“鑑”、“鉴”、“监”,“镜”是一个后起字。《释名》曰:“镜,景也,有光景也。”《广雅》曰:“鉴谓之镜。”许慎《说文解字》十四篇上金部:“镜,景也。”清代学者段玉裁*:“景者,光也。金有光,可照物,谓之镜。”

“镜”是唐诗中出现频率甚高的一个意象。据统计,在浩瀚的《全唐诗》中,描写“镜”意象的诗歌占了十分之一左右。“白居易竟有咏镜诗89篇之多,李白有咏镜诗80余篇,杜甫29篇,元稹42篇,孟郊44篇,刘禹锡35篇,杜牧26篇,李商隐21篇,贾岛12篇,等等。”[1]唐诗中“镜”意象的频繁出现绝非偶然,本文拟从唐诗中“镜”意象频繁出现之原因、唐诗中“镜”意象的情感内涵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唐诗中“镜”意象频繁出现之原因

镜本是日常生活用品,当它被文学创作的主体选择成为一种文学形象而进入诗中时,诗人通常都会经过成熟的艺术构思。镜何以能够得到诗人的青睐而频繁现身于唐诗之中呢?我们可以通过唐代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以及“镜”意象的流衍这几个方面来窥探其原因。

(一)唐代的社会经济环境

由于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唐代的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大好局面。作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手工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日用青铜业中的铜镜铸造业直接进入其鼎盛阶段。唐代的铜镜表现出造型新颖、题材绚丽多彩和铸造艺术精湛的特点。

扬州是唐朝时铜镜的铸造中心。自隋炀帝时期大运河开凿以后,扬州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枢纽,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唐代有“扬一益二”之称。得益于发达的工商业,扬州既是一个消费城市,也是一个生产城市,当时制镜业的高度发展便是证明。《新唐书·地理志》载:“扬州广陵郡(治今扬州市),大都督府……土贡金银、铜器、青铜镜。”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经济的繁荣富足必定会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作为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诗歌自然地将镜作为歌咏的对象,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咏镜诗。

(二)唐代的生活环境

在唐代,镜子不局限于用作打扮,其功能还延伸到了佩饰。唐人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形成了佩镜的习俗。这在唐诗中亦有所反映。如路德延《小儿诗》云:

当胸挂,银珠对耳悬。[2]第四册,卷713:1450

唐人不仅在身上佩镜,更喜欢在居处饰镜。他们在宫殿住宅的墙壁、屏风、柱子以及门上安装铜镜。唐人佩镜表面上看是为了美观,实质上是为了借助镜的灵力避邪求吉。

镜子在交际、赠别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白居易的《以镜赠别》:

我道胜明月。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因君千里去,执此将为别。[2]第三册,卷422:330

诗人认为,镜虽似月却又胜月,明月因为自然界的影响,一年有十二缺,镜子却可以永久地圆、明、清。虽然镜中的自己已经貌丑年老,但是心却可以像镜子一样清澈虚空。因此,诗人将明镜作为纪念物,送给远行之人,希望明镜可以照亮他的前程。由此可见,镜子在唐代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镜”意象的流衍

对前代文学作品中“镜”意象的继承与发展,是唐诗中“镜”意象蔚为大观的重要原因。在历代咏镜诗中,梁简文帝萧纲的《咏镜》是现今所见时代最早的一首五言诗。

大诗人庾信亦有一首《咏镜》诗:

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3]

这首诗以铜镜作为题咏对象,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对镜子的外部形态和实际功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实在是妙不可言。庾信是第一位将铜镜比作月亮的诗人。

唐诗中不少镜子的诗歌与庾信的用法正好相反,是将月亮比作铜镜。李白《相和歌辞·长门怨二首》:“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诗中以镜喻月,突出青天上之月明亮的特点。商山三丈夫《秋月联句》中“秋月圆如镜”旨在表现月亮之圆。又有“天汉凉秋夜,澄澄一镜明”(刘云《望月》),“此时山月如衔镜,岩树参差互辉映”(李绅《过荆门》),“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元稹《初寒夜寄卢子蒙》),等等。

二、唐诗“镜”意象之情感内涵

(一)怀才不遇之苦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揽镜自照便是爱美的重要表现之一。诗人笔下的照镜行为首先表现为佳人照镜。长期蛰居在闺阁里的佳人,照镜为自己画眉梳洗。

王维《扶南曲歌词五首》其五:

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同心勿遽游,幸待春妆竟。[2]第一册,卷114:858

此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旭日升起时坐在镜子前为自己梳妆打扮的经典场面。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对美的追求尤为热情,她觉得脸上的粉黛抹得太轻了,嫌头上的钗插得还不够正。

李贺《美人梳头歌》: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2]第三册,卷382:45

梳头要照镜,否则就无法观察自己。这位佳人首先打开明镜,镜子饰着双鸾,像秋水般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然后佳人解开鬟髻,让头发自然地披散下来。尽管她站立在象床上,那浓密如云、纤细如丝的长发,仍然拖至地面,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玉钗从长发上滑落下来,却几乎听不到声响。镜子是女性梳头、打扮时必备的器物之一,它几乎成了女性世界的标志。

“女为悦己者容”,一旦欣赏自己的人不在身边,懒于梳妆也是自然之事了。戎昱《古意》:

女伴朝来说,知君欲弃捐。懒梳明镜下,羞到画堂前。有泪沾脂粉,无力理管弦。不知将巧笑,更遣向谁怜。[2]第二册,卷259:718-719

早晨从女伴那里得到情人打算抛弃自己的消息,佳人倍感伤心,哪还有心情在明镜下梳妆打扮?泪水沾湿了脸上的脂粉,很难再有心思去弹奏管弦。唐诗中大部分照镜的女子形象是男性诗人模拟女性的口吻创作出来的,只有少数是女性自作。唐代是一个士气高扬的时代,文人们建功立业的愿望尤为炽烈。但是真正如意的文人却为数甚少,大部分文人心中有一股不平之气,怀才不遇是他们苦闷的重要原因。诗人表面上写佳人青春已逝无人欣赏,实际上是想借此表达诗人自身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二)时光易逝之感叹

岁月的流逝会在人身上留下痕迹,无论谁都不能抗拒衰老。而这一切会在镜子中得到真实反映。不经意照镜时突然发现头上已经长出了白发,脸上也有了更多的皱纹,此情此景让文人发出了时光易逝的感叹。

张九龄《照镜见白发联句》: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2]第一册,卷38:333

从前怀有远大志向,光阴白白地度过,已经到了须发皆白的年龄。谁知明亮的镜子里,只有自己的形体和影子在自相怜悯。

李崇嗣《览镜》:

岁去红颜尽,愁来白发新。今朝开镜匣,疑是别逢人。[2]第一册,卷89:729

随着时光的流逝,容颜变得憔悴,带来的忧愁又增添了白发。今天早晨打开镜匣,错误地以为正与别人相逢。

白居易这方面的诗作颇多。如《感时》: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2]第三册,卷417:282

《对镜吟》:

白头老人照镜时,掩镜沉吟吟旧诗。二十年前一茎白,如今变作满头丝。[2]第三册,卷433:475

岁月不会因为诗人的挽留而放慢前进的脚步,面对镜中真实的自我变化,诗人不免生出感伤之情。镜子在映照出诗人容貌的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自我价值的思考。时光一去不复返,想到自己还功未成,名未就,诗人极易自怜、自责。因此,唐诗中的“镜”意象蕴含了时光易逝之感。

镜子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极为普通的物品,但是它却是不可替代的。在古典文学中,镜是经常被书写的意象,尤其在唐诗中,镜意象更是大放异彩。它反映了唐代繁荣的经济状况,展现了唐人的生活画面。镜意象蕴涵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是他们心灵的写照。

[参考文献]

[1] 孙克让.唐代诗镜文化的延伸[J].寻根,2007(6):34.

[2] 陈贻焮.增订*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 清倪璠.庾子山集*[M].上海:中华书局,1980:364.

猜你喜欢
照镜明镜佳人
浣溪沙·故乡晨曲
《我的修养要则》:共产党人修身正己的一面明镜
霞映佳人是云肩
少林功夫拳(四)
美庐
社会明镜
心中要高悬法律的明镜
一曲佳人歌,半世桃花劫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观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