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传播(专题讨论)

2012-04-07 13:54张荣翼
关键词:样板戏论文文学

特约主持人:张荣翼

(武汉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2)

文学与传播(专题讨论)

特约主持人:张荣翼

(武汉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2)

主持人语:世界在变化。这种变化也会体现在文学研究领域。

20世纪初期,俄国现实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把文学研究由传统的注重文学思想、所指涉的对象转到将文学语言视为文学的本体的变化;到了20世纪中期的结构主义如日中天的时候,文学的文体成为了文学最受关注的对象。再到20世纪的末叶,传播文学的媒体通过文化诗学等研究,又成为了新一轮的关注热点。目前这种趋势还在持续进行。梳理这一变化过程,大体上可以看到,以前是把文学的语言、文体和传播的媒体作为文学的载体,所谓“文以载道”的承载者就是通过语言、文体和传播媒体来达成,这种载体对于要传达的思想和所指涉的对象是一种工具性的作用,所以也就有“得意忘言”、“得意忘象”一类的说法。而在变化之后的文学研究中,不是把载体看成简单的工具,而是文学以何种途径显现,那么文学也就可能在显现中体现出意义!如穆桂英的故事,作为一部传说,或作为一段史传,它所传达的意思、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大为不同的。穆桂英故事在民间流传,和改写为一部文学剧本,乃至于通过影视媒体来传达,所体现的内涵也是不同的。渔夫“得鱼忘筌”是可以的,但是也还需要晒网、补网,以随时备用;而诗人要想得意忘言,可能就把诗的根基丢掉了!

传媒对于文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需要研讨的对象和领域,早在20世纪的30年代,德国学者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这一题域,就严肃地将其重要性加以揭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观点也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学术影响。在20世纪的尾声阶段,中国大陆也有了对传媒与文学的关系问题的普遍关注。年轻学者张经武提出国内研究普遍不足的观点,认为:“这些学者对传媒时代的文学发展和变化这个论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阐释,但他们要么把这个论题扩大为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研究,要么只着眼于一种传媒、一种文学样式、一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缺乏从传媒这一关键要素出发对文学发展作出的具体阐释,更缺乏从传媒角度对当下文学变局的系统性分析。”①参见张经武《传媒对于当下文学的意义》,载《今传媒》2012年第3期。对此评述,笔者持保留性意见;但也同意毕竟传媒问题不是从中国自身文化和社会孕育出的问题,而是对外借鉴的产物,其中一些显得不成熟的状况是可以理解的。

本组论文三篇,各有不同的视角,但又在“传媒与文学”这一总的议题上可以统一。

李松的论文《抵制与厌弃:“文化大革命”期间“样板戏”传播的困境》,是李松近年来一直在探讨的“样板戏”研究。如果从传媒角度看的话,那么,“样板戏”可以说形成了一种“三方会谈”的特殊效果:一是作为当时主导力量的在权者的提倡,他要表达出符合当时需求的政治意识形态;二是民众对于“样板戏”中的民间文化成分的某种认同感,如《沙家浜》中阿庆嫂、《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在智斗中体现的机智;《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中喜儿、吴清华作为女性的顽强抗争,而在此背后毕竟有一位男性引导者作为路标,可以满足女性的抗争意识的同时也保留男性隐含的自尊意识,等等。第三方面则是体现了传媒的力量。在全民只有几个“样板戏”作为文艺鉴赏对象的情形下,“样板戏”的一些文艺上的探索是有特点的,如钢琴伴唱京剧,在京剧唱段中引入“帮腔”,达成演唱的和声效果。可是也就是在当时广播中的反复播放,与那个时代的个人经历的记忆联系在一起,以至每当听到耳熟能详的“样板戏”音响就如同唤醒了曾经经历的噩梦。从传播角度来考察“样板戏”的问题,可以让我们有考察问题的新的角度。

黄晓华论文《书刊发行与晚清翻译小说的“后现代”修辞》,从书刊发行角度来看文学传播,其中所选取的视角是“翻译”,而所关注的是其中的“后现代”修辞,这样一些因素的组合,使得论文必然体现出较多新意。论文中三节分别有“作者之死”、“可写文本”和“延异”这些后现代理论的概念。论文中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对于文学传播、文学翻译问题的研讨都有参考价值。在翻译文学中,空间的错位的同时也交织了时间的错位,黄晓华论文中所关注的问题对于比较文学的思考也有裨益。

笔者的论文是《文学传播中的文化问题》,从文学传播的语言文化、传媒文化和审美文化三方面来进行论述,然后最终将文学传播理解为文化传播的一个方面。相对前述两篇论文有一个特殊视角来加以专门化的论说,相当于一种“通论”。

文学在变化,文学研究也在不断变革,谁也不能在文学研究中得到一种永恒的真理性的洞见,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得到关于文学的带有时代印记的思考,这种思考有可能给予后来的研究者不同程度和深度的启迪。

张荣翼(1956—),男,重庆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目前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副会长。1985年以来,在《文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文史哲》《社会科学》《文艺争鸣》《社会科学辑刊》《清华大学学报》等近70家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合著、教材16部。代表性著作有《文学批评学论稿》(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5年第二次印刷),《流行艺术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阐释的魅力》(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冲突与重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材”《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初版,1996年第二版,多次重印)等。

猜你喜欢
样板戏论文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下复观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
样板戏及样板戏研究的另一面
——评张丽军《“样板戏”在乡土中国的接受美学研究》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我与文学三十年